石舍村独特的竹蜻蜓制作业

石舍村以竹蜻蜓制作业闻名。以竹子为原料,河内市石七县石舍乡西方寺屯的才华工匠做出了十分生动可爱并使人感到惊喜的竹蜻蜓。
石舍村独特的竹蜻蜓制作业 ảnh 1石舍村独特的竹蜻蜓制作业。(图片来源:因特网)

越通社河内——石舍村以竹蜻蜓制作业闻名。以竹子为原料,河内市石七县石舍乡西方寺屯的才华工匠做出了十分生动可爱并使人感到惊喜的竹蜻蜓。
         
石舍村的竹蜻蜓制作业发展有近20年了。当初,村民做竹蜻蜓卖给来西方寺参观拜佛的游客做纪念品。竹蜻蜓既有趣又美观,价格也便宜,仅5千至1万越盾,因此销量不错。做多少就卖多少。由于供不应求,因此村里许多家庭也开始做竹蜻蜓,挣点外快。慢慢地,它成为了安村的主要行业。

竹蜻蜓制作能手杜文连表示:“做竹蜻蜓的工序包括削竹皮、晒干,切成蜻蜓的翅膀、身子、嘴等不同部分,把嘴卷曲,将翅膀和身子合起来,最后是涂漆、画花纹。最难的是拼合翅膀和身子,要能让蜻蜓平衡地立在树上才行。两边要精确对称,这样蜻蜓才能立着并达到要求。不仅做竹蜻蜓,我村还做竹鸟、竹蝴蝶、竹孔雀、竹乌龟等。”

石舍村独特的竹蜻蜓制作业 ảnh 2

石舍村独特的竹蜻蜓制作业。(图片来源:​因特网)


         
踏访该村,人们随处可见手持竹蜻蜓、高兴地边跑边跳的孩子,以及一个挨着一个的竹蜻蜓专卖店和正在认真地做着五颜六色的竹蜻蜓的工匠。石舍乡最著名的竹蜻蜓生产厂是阮文再和姜氏新夫妇开的。他家做的蜻蜓以耐用、美观、款式丰富而受到青睐。
         
阮文再告诉我们:“我是村里第一个做该行的人。起初,竹蜻蜓只是给小孩当玩具而已,后来拿出去卖。做多少卖多少,从此渐渐地发展起来了。我村做的竹蜻蜓被评价为比其它地方的好看。其它一些地方做的没有我村的精致、美观、鲜艳和耐用。更难得的是,这里的蜻蜓100只都一模一样,都能立着。”
         
做竹蜻蜓是石舍乡居民的一种喜好。尽管村里竹子较多,但为了确保产品的柔韧、耐用,许多家庭要费功夫地去永福、和平、宣光等出产薄而硬的野竹的省份买竹子回来做。粗粗一看,人们多以为做个小蜻蜓似乎没什么难的,但实际上没那么简单,甚至可称为一门艺术。

做一只竹蜻蜓要经过10道工序,要求工匠在每一个细节中都要精密、准确。这样,竹蜻蜓才像真的,才能平衡地立在树枝、手指、绳子、线等东西上。为了让蜻蜓更美、更有趣,工匠们还要画上花纹。
         
每一只竹子做的蜻蜓、鸟、孔雀、乌龟等,都折射出越南乡村的多彩生活。五彩缤纷的竹蜻蜓成为了游客熟悉的形象。
         
阮文再说:“我村的竹蜻蜓销往北中南各地,是游览河内、会安、岘港、芽庄、富国、胡志明市等省市游客喜爱的礼物。此外,还销售到了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市场,旅外越侨也来买。外国游客来我家参观,听我们介绍这些蜻蜓可立在所有东西上,甚至细线上,他们很感兴趣。”
         
竹蜻蜓是孩子们的一种有趣玩具,是屋里的装饰品,也是越南乡村朴素的纪念品。石舍乡工匠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了美丽、可爱的竹蜻蜓,把越南乡村文化带到了更远的地方。(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屏幕截图

澳大利亚摄影师“痴迷越南”的旅程

7月3日,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刊登了澳大利亚记者兼摄影师罗南·奥康奈尔撰写的一篇文章,其中盛赞越南的自然风光与美食,并表达了其对被誉为“亚洲最具吸引力目的地”的越南众多著名景点的深刻印象。

国际学生体验越南传统刺绣技艺。图自越通社

在文莱推广越南文化与手工艺产品

为加强文化外交,推广越南国家形象,越南驻文莱大使馆近日与文莱国际学校(International School Brunei - ISB)联合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旨在介绍越南文学作品和传统刺绣艺术。

越南驻瑞士大使梅潘勇发致开幕词。图自越通社

在联合国举办的越南图片展吸引国际友人关注

越南政府人权指导委员会常设办公室与越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于6月30日在瑞士日内瓦联合举办了题为“越南——本色、人文与融入”的图片展。此次展览不仅突显越南文化之美,还生动呈现了保障基本人权的努力。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队和中国队跻身2025年岘港国际烟花节决赛

6月29日下午,2025年岘港国际烟花节(DIFF 2025)组委会召开会议,公布即将在7月12日晚举行的决赛中开展角逐的两支优秀烟花队伍分别为越南的Z121 Vina Pyrotech队和中国的Jiangxi Yanfeng队。

前国会主席阮氏金银参观展览。图自越通社

17件国宝首次亮相胡志明市

6月29日,由胡志明市文化体育厅承办的 “国宝——胡志明遗产杰作”专题展在胡志明市历史博物馆开展,向胡志明市公众介绍17件国宝。

越南和法国儿童一起表演Bonjour Vietnam。图自越通社

越南你好2025:全球越裔青年讲述民族文化的舞台

从6月28日至29日,位于法国首都巴黎的越南文化中心成为一股充满活力的文化汇聚之地。该活动由ART SPACE协会与法国越南文化中心联合举行,吸引数千人前来参加。越南驻法国大使丁全胜和越南旅游大使阿诺娅·苏珊·杜索尔·佩然(Anoa Suzzanne Dussol Perran)出席活动。

第三届岘港亚洲电影节开幕。图自越通社

第三届岘港亚洲电影节开幕

6月29日晚,越南电影发展促进协会与岘港市人民委员会及有关单位在岘港Ariyana国际会议宫联合举办2025年第三届岘港亚洲电影节(DANAFF III)开幕式。

意大利和越南专家监督L塔群清理工作,为修复工作做准备。图自越通社

美山塔庙区的新发现

过去两个多星期,由意大利C.M. Lerici基金会主任帕特里齐娅·佐莱塞博士(Dr. Patrizia Zolese)带领的意大利与越南考古专家小组在广南省美山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的L组塔群展开科学清理和分层发掘工作。

谅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证书授证仪式现场。图自越通社

谅山世界地质公园正式授牌

6月28日下午,谅山省人民委员会举行谅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地质公园证书授证仪式。这一称号标志着谅山省正式加入由全球50个国家229个地质公园组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

扎比琴是宁顺省拉格莱族独特的传统乐器之一。图自越南画报

让扎比琴声永远响起

扎比琴是宁顺省拉格莱族独特的传统乐器之一。这种琴是一代代拉格莱族同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出现在拉格莱族的各种仪式和社区活动中。如今,扎比琴仍被拉格莱族艺人们精心保护着,希望后代能够传承下去,让扎比琴声永远响起。

海防市吉婆群岛。baodautu.vn

越南——亚洲电影新热土

越南以其秀丽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亲善友好的人民、具有竞争力的制作成本以及开放、便利的政策,正崭露头角,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电影取景地,特别受到好莱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