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行政区划调整15周年:稳居北部地区经济火车头地位

2023年8月1日是第十二届国会关于河内市行政区划调整的第15/2008/QH12号决议实施15周年。15年来,河内市已在各领域出现巨大变化,为首都后续各年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河内行政区划调整15周年:稳居北部地区经济火车头地位 ảnh 1河内地区生产总值(GRDP)贡献率达12.59%。图自人民报

越通社河内——2023年8月1日是第十二届国会关于河内市行政区划调整的第15/2008/QH12号决议实施15周年。15年来,河内市已在各领域出现巨大变化,为首都后续各年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河内市行政区划调整,面积扩大15年后,河内市已成为世界上人口和面积巨大的首都之一。充分利用该优势,河内市将朝着快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加快发展速度,稳居全球经济火车头的地位。

在新规模的基础上,河内市已努力推动增长,对全国增长做出积极贡献。尽管面积仅占1%,人口占8.1%,但河内地区生产总值(GRDP)贡献率达12.59%,对国际预算贡献17.07%,进出口额占4.61%。

2008-2010年阶段,GRDP增长规模年均达9.68%.2011-2022年阶段,GRDP年均增长6.67%。2020-2021年阶段,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GRDP增长较低,但从2022年已恢复增长。2022年GRDP规模(按2010年固定价)达772.2万亿越盾(折合人民币2382.88亿元),是2010年的2.17倍。2022年人均收入达1.418亿越盾(折合人民币4.37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5倍。

行政区划调整后,河内市工业生产活动已朝着积极方向转移并取得良好增长水平,GRDP中的工业产业比重日益提高。2010年占比达11.8%,2015年占14.38%,2020年占15.82%,2022年占15.95%。各产业结构积极调整,提升加工制造业比重,在数字控制、自动化、纳米、等离子体、激光、生物技术等领域发展高新技术。

每年城市选择和承认主要工业产品。2010年,城市获承认的产品仅为53个,截至2022年为196个(132家企业),主要工业产品营业收入超250万亿越盾(折合人民币771.45亿元)。拥有主要工业产品的企业真正成为首都工业产业的核心企业。

各工业区、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发展工作得到推动。截至目前,城市已引进对总面积超过2100公顷的101个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发展的投资。

河内行政区划调整15周年:稳居北部地区经济火车头地位 ảnh 22022年出口总额超过170亿美元,是2010年的2.1倍。图自越通社

河内市注重援助手工艺村、农村工业厂家发展,为推进郊区经济结构朝着工业-农业-服务方向转移,为人民创造就业和提升收入做出贡献。目前,河内市手工艺村1350个,吸引数万名劳动者。

尽管经济条件面临许多困难,但城市贸易活动仍保持增长。2011-2015年阶段平均社会消费品和服务零售总额增长12.84%,2016-2020年阶段增长9.14%,2021-2022年阶段增长9.3%。

2022年社会消费品和服务零售总额达约698万亿越盾(折合人民币215. 68亿元),是2010年的3.4倍。2022年出口总额超过170亿美元,是2010年的2.1倍。贸易基础设施得到关注发展。截至目前,河内市购物中心29家,超市135家,市场453家,便利店、食品经营点2000多家、自动售货机415台。

从2008年至今河内市财政预算收入都完成和超额完成中央下达的目标。

内地收入从2008年的80.5%提升至2023年的91.7%。2008-2022年阶段,全社会投资发展总资金近4040万亿越盾,年均增长11.04%。

投资社会化工作得到推进,尤其是在供水、停车场、废物处理、废水处理、基础设施、教育和卫生等领域。河内市新引进的外资项目4500个,注册资金超330亿美元。

河内市各外商企业除了实施技术转让、为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参加生产网络和全球供应链外,他们对预算收入贡献10%,企业中劳动者人数占11%,全社会发展投资资金占11%。

据河内市人民委员会的评价,行政区划调整15周年后,首都经济已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经济结构朝着积极方向转移,增长模式向纵深转移,增长质量、竞争力得到改善,投资效果提升。

营商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私营经济部门继续强劲发展。河内市人民委员会主席陈士青表示,今后,河内市将主动发挥全国经济火车头的作用,动员一切资源,有效开发各潜力和优势来推动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完)

越通社

更多

扩展“无香烟绿色区域”模式宣传牌。图自越通社

扩展“无香烟绿色区域”模式

越南约有1500万吸烟者,每年产生的香烟垃圾量达数千吨,加剧塑料垃圾危机。为种植烟草,每年约有450万公顷森林被毁,排放达8.54亿吨二氧化碳。

在越南高校中,河内国家大学排名最高,位列第158位。图自互联网

越南25所高校跻身2026年亚洲大学排名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近日公布了《2026年亚洲大学排名》(QS AUR 2026)。越南共有25所高校上榜,其中8所首次入榜。与上一期相比,有7所高校排名上升,1所保持不变,9所下降。

顺化暴雨致逾5.46万栋房屋受淹。图自越通社

顺化获拨逾3290亿越盾用于灾后恢复重建

据顺化市民防指挥委员会4日晚通报,该市目前已累计接收来自中央预算、越南祖国阵线系统及其他地方援助资金逾3290亿越盾,将全部用于近期持续暴雨洪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

受2025年11月2日晚至11月3日早持续强降雨的影响,岘港市许多地区出现严重内涝,造成当地交通拥堵,使人们出行困难。图自越通社

越南各地紧急应对第13号台风“海鸥” 全力保障民众安全

据国家水文气象预报中心消息,受第13号台风“金瓯” 影响,11月6日至7日期间,岘港至得乐一带将出现特大暴雨,普遍降雨量达200-400毫米,部分地区超过600毫米/次。广治省南部至庆和省和林同省各省也将出现大雨,局部地区降雨量超过450毫米/次。

游客参观金瓯省展位。图自越通社

2025年秋季博览会:西部水乡美食“留住”游客的脚步

走进河内东英国家会展中心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时,人们将会沉浸在一片广阔而生动的空间中,重现越南美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尤其是,西南地区各省市为博览会带来了众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淳朴而独特,却令人印象深刻的各种土特产。

渔船到港口避风。图自越通社

广义省主动应对第13号台风 减少台风造成损失

第13号台风(国际名称为“KALMAEGI”-台风海鸥)将从11月6日至7日进入东海并直接影响中部各省份,最大风力可达17级。第13号台风登陆后可能对广义省沿海地区造成严重损失。当前,当地政府和职能力量正积极采取早期防范措施,努力将损失降至最低。

参观顺化大内的首批游客。图自越通社

洪水过后顺化古都遗迹群恢复开放迎客

据顺化古都遗迹保护中心的消息,11月4日上午,顺化古都遗迹群各参观景点已恢复开放,迎接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同时继续开展从11月2日至3日发生的洪水灾后恢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