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东盟在中国外交中有着重要地位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7日接受东盟各国媒体采访时表示,“2013年是东盟与中国值得庆贺的一年”。

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10年前,中国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同东盟建立起《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中国首次与地区国家组织建立国际战略伙伴关系,显示了东盟在中国外交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7日接受东盟各国媒体采访时表示,“2013年是东盟与中国值得庆贺的一年”。

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10年前,中国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同东盟建立起《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中国首次与地区国家组织建立国际战略伙伴关系,显示了东盟在中国外交中的重要地位。

李克强总理表示,在国际形势风云激荡、世界经济调整发展的背景下,东盟与中国抓住了机遇,乘和平与发展的大势而上,开创了合作的“黄金十年”。双方坚持战略对话,锲而不舍地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上加强相互了解和支持。双方不断推进务实合作,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中国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12年,东盟与中国双向贸易额达4000多亿美元,是10年前的 5倍。中国成为东盟第二大游客来源地,双方每周往来航班达1000多架次。

李克强总理对10年来东盟与中国始终团结协作攻克时艰给予高度评价。双方紧密配合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和在应对印度洋海啸、非典(SARS)、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疫情中同舟共济,守望相助。

李克强总理指出,东盟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之所以取得可喜进展,关键在于它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顺应了地区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李克强总理强调,东盟与中国的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因此,双方应寻求新的战略突破,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东盟-中国命运共同体,在已经开创“黄金十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东盟—中国关系未来新的“钻石十年”,为本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李克强总理认为,为实现“钻石十年”战略合作框架目标,中国愿同东盟各国积极探讨关于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双方战略互信奠定稳固政治基础。

双方应加强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完善东盟与中国防长会议机制,在防灾救灾、网络安全、打击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深化合作。
双方应打造东盟与中国自贸区“升级版”,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合作等领域采取实质性举措,继续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力争实现2020年双向贸易总额达 1 万亿美元的目标。

中国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优先为东盟一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此外,双方应加强金融合作共同防范新的风险,扩大双边本币互换的规模和范围,增加跨境贸易本币结算试点和强化清迈倡议多变化合作;发展海上合作伙伴关系,推动海洋经济、海上互联互通、海上环保和科研、海上搜寻救难等领域务实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李克强总理表示,作为亚洲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命运相连。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因此,中国将持之以恒地坚持致力于周边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妥善管控矛盾和分歧。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中国坚持支持东盟的发展壮大,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李克强总理指出,东亚合作的发展给本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无论形势如何变化,都应始终坚持维护东亚和平稳定的大环境,坚持聚焦发展和改善民生,尤其是集中精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保持地区持续发展的势头。中国主张坚持“东亚合作精神”,坚持东盟主导、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等一些行之有效的原则,发扬光大具有东亚特色的区域合作模式。

在谈到东海问题时,李克强总理表示,在东海问题上,中国与东盟国家有过许多深入的探讨,也有了共识的。

2002年中国和东盟国家签署了《东海各方行为宣言》,这是维护东海和平稳定的基础性文件。《宣言》确立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则,这些原则体现了亚洲国家处理复杂矛盾的智慧。

关于经济方面,李克强总理表示,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保持定力,沉着应对,稳定和创新宏观经济政策,一方面坚持不扩大赤字,不放松也不收紧货币,另一方面,采取一系列综合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改革,激发市场活力,调整经济结构,抓住时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这些步骤与稳定增长的目标是相一致的,有效地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2013年前6个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6%,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自7月份以来,中国经济呈现稳中向好走势并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从对外开放中获益匪浅,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为东亚和世界作出很多贡献。今后,中国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骤推进,将有条件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预计,在未来5年,中国进口总额将达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4亿人次。中国愿与东盟和东亚国家分享这一巨大的商机,为东盟和东亚国家乃至世界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希望各国积极参与到其中,为我们之间的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越通社-VNA)

更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越南首席代表乔纳森·华莱士·贝克。图自越通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越代表:越南将继续为对话、和平与创造力发声

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43届大会上,越南再次获得会员国信任,当选为本届大会副主席。这是越南连续第二次担任该职务。大会同时通过决议,建议联合国考虑根据越南倡议发起“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共有71个国家共同提案。

潘文江大将和柬埔寨国防大臣笛西哈大将向171号界碑致敬。图自越通社

第二次越柬边境国防友好交流活动在柬举行

11月14日,第二次越柬边境国防友好交流活动在柬埔寨桔井省巴域市举行。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书记、国防部长潘文江大将率越南国防部高级代表团经木牌国际口岸赴柬参加活动。

林同省人民委员会主席胡文梅祝贺新当选的省人民议会主席刘文忠(右)以及新当选为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的外事厅厅长黄文平(中)。图自越通社

刘文忠当选林同省人民议会主席

11月14日,林同省第十届人民议会(2021-2026年任期)召开第五次会议。与会代表表决通过9项重要内容,并选举省委副书记、省人民议会代表刘文忠担任林同省人民议会主席(2021-2026年任期)。

前太原省人民委员会主席范黄山任北宁省省委副书记。图自越通社

前太原省人民委员会主席范黄山任北宁省省委副书记

原太原省省委副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范黄山同志调任北宁省省委副书记,并获得北宁省人民委员会主席候选人提名;原北宁省省委副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王国俊同志则调任太原省省委副书记,并获得太原省人民委员会主席候选人提名。

附图 图自越通社

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意见征询:提升越南地位的新动力

在世界局势快速变化的背景下,融入国际一体化日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地位和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提交越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草案首次提出将“对外与国际融入”提升至与国防、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体现了党在新形势下关于国家发展和保卫祖国战略思维的重要提升。

越南新闻工作者代表团与《韩国日报》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在人工智能时代进一步推动越韩两国新闻界合作

据越通社驻首尔记者报道,11月10日至14日,应韩国记者协会(JAK)邀请,由越共中央委员、《人民报》总编辑、越南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黎国明率领的越南记协代表团对韩国进行工作访问。

法国海军舰艇抵达岘港市进行友好访问。图自越通社

法国海军舰艇抵达岘港市进行友好访问

11 月 14 日,由瓦勒朗·法夫尔·达西耶中校(Wallerand Faivre D'Arcier)指挥的法国海军“普雷里亚尔”号(Prairial)巡逻护卫舰抵达仙沙港,开始对岘港市为期 6 天(2025 年 11 月 14—19 日)的友好访问。

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工作代表团与捷克参议院领导举行工作会议。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捷克促进战略合作

由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副院长、中央理论委员会副主席阮孟雄率领的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工作代表团从11月10日至13日对捷克进行了工作访问。

老街省第十六届人民议会第五次专题会议现场。图自越通社

阮俊英高票当选老街省人民委员会主席

11月14日上午,在老街省第十六届人民议会(2021-2026年任期)第五次专题会议上,与会代表选举阮俊英同志担任2021-2026年任期老街省人民委员会主席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