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东盟在中国外交中有着重要地位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7日接受东盟各国媒体采访时表示,“2013年是东盟与中国值得庆贺的一年”。

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10年前,中国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同东盟建立起《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中国首次与地区国家组织建立国际战略伙伴关系,显示了东盟在中国外交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7日接受东盟各国媒体采访时表示,“2013年是东盟与中国值得庆贺的一年”。

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10年前,中国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同东盟建立起《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中国首次与地区国家组织建立国际战略伙伴关系,显示了东盟在中国外交中的重要地位。

李克强总理表示,在国际形势风云激荡、世界经济调整发展的背景下,东盟与中国抓住了机遇,乘和平与发展的大势而上,开创了合作的“黄金十年”。双方坚持战略对话,锲而不舍地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上加强相互了解和支持。双方不断推进务实合作,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中国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12年,东盟与中国双向贸易额达4000多亿美元,是10年前的 5倍。中国成为东盟第二大游客来源地,双方每周往来航班达1000多架次。

李克强总理对10年来东盟与中国始终团结协作攻克时艰给予高度评价。双方紧密配合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和在应对印度洋海啸、非典(SARS)、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疫情中同舟共济,守望相助。

李克强总理指出,东盟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之所以取得可喜进展,关键在于它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顺应了地区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李克强总理强调,东盟与中国的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因此,双方应寻求新的战略突破,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东盟-中国命运共同体,在已经开创“黄金十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东盟—中国关系未来新的“钻石十年”,为本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李克强总理认为,为实现“钻石十年”战略合作框架目标,中国愿同东盟各国积极探讨关于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双方战略互信奠定稳固政治基础。

双方应加强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完善东盟与中国防长会议机制,在防灾救灾、网络安全、打击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深化合作。
双方应打造东盟与中国自贸区“升级版”,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合作等领域采取实质性举措,继续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力争实现2020年双向贸易总额达 1 万亿美元的目标。

中国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优先为东盟一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此外,双方应加强金融合作共同防范新的风险,扩大双边本币互换的规模和范围,增加跨境贸易本币结算试点和强化清迈倡议多变化合作;发展海上合作伙伴关系,推动海洋经济、海上互联互通、海上环保和科研、海上搜寻救难等领域务实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李克强总理表示,作为亚洲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命运相连。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因此,中国将持之以恒地坚持致力于周边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妥善管控矛盾和分歧。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中国坚持支持东盟的发展壮大,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李克强总理指出,东亚合作的发展给本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无论形势如何变化,都应始终坚持维护东亚和平稳定的大环境,坚持聚焦发展和改善民生,尤其是集中精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保持地区持续发展的势头。中国主张坚持“东亚合作精神”,坚持东盟主导、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等一些行之有效的原则,发扬光大具有东亚特色的区域合作模式。

在谈到东海问题时,李克强总理表示,在东海问题上,中国与东盟国家有过许多深入的探讨,也有了共识的。

2002年中国和东盟国家签署了《东海各方行为宣言》,这是维护东海和平稳定的基础性文件。《宣言》确立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则,这些原则体现了亚洲国家处理复杂矛盾的智慧。

关于经济方面,李克强总理表示,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保持定力,沉着应对,稳定和创新宏观经济政策,一方面坚持不扩大赤字,不放松也不收紧货币,另一方面,采取一系列综合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改革,激发市场活力,调整经济结构,抓住时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这些步骤与稳定增长的目标是相一致的,有效地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2013年前6个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6%,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自7月份以来,中国经济呈现稳中向好走势并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从对外开放中获益匪浅,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为东亚和世界作出很多贡献。今后,中国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骤推进,将有条件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预计,在未来5年,中国进口总额将达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4亿人次。中国愿与东盟和东亚国家分享这一巨大的商机,为东盟和东亚国家乃至世界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希望各国积极参与到其中,为我们之间的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越通社-VNA)

更多

越南代表团先后与古巴BioCubaFarma生物技术集团及Labiofam集团举行工作会议。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古巴深化生物技术领域合作

越通社驻哈瓦那记者报道,10月11日,由越南绿色经济研究院发起的“越南—古巴农业生物技术与自然健康护理网络”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正式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

越共中央委员、政府党委委员、科技部党委书记、科技部部长阮孟雄。图自越通社

政府党代会: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越南共产党政府第一次代表大会(2025-2030年任期)框架下,越共中央委员、政府党委委员、科技部党委书记、科技部部长阮孟雄发表题为《党的领导在推动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发展中的作用——为建设繁荣强盛的越南而奋斗》的专题报告。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向北宁省民众提供多种生活必需品支援。图自baochinhphu.vn

接收日本援助物资 支援北部受灾群众

10月13日下午,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防汛抗灾与堤坝管理局在河内内排机场举行仪式,接收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向越南受灾群众提供的紧急援助物资

政府监察总署党委常委、副总监察长黎进达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政府党代会:革新立法思维 维护行政纪律与秩序

《监察法》(2025年版)在重要的历史背景下完成,有助于建设精简、高效、有力的监察体系,提升国家管理能力,强化权力监督,防止腐败与消极现象,维护国家与人民的利益。《监察法》(2025年版)是不断创新的象征,有助于建设廉洁、创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新纪元的繁荣发展而行动的政府。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在会上发表指导性讲话。图自越通社

苏林总书记:政府党委明确目标,带领国家坚定迈入繁荣发展新时代

世界形势仍在迅速变化。我国正处于历史性转型阶段,推进两级地方政府模式;发展空间正在重新规划;多项战略方针、指导方向及突破性举措正在推进。这是把握机遇、抢占先机的关键时刻,需要将越南智慧与人类先进知识相结合,尽早建立“战略自主”状态,全力以赴实现并维持高水平、可持续的发展速度,圆满完成两个百年战略目标。

2025年秋季博览会将在越南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图自越通社

裴青山主持召开2025年秋季博览会筹备工作会议

在10月12日傍晚举行的2025年秋季博览会筹备工作检查会议上,越南政府副总理裴青山要求有关部门和参展单位,参加2025年秋季博览会的商品必须是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并且要严把质量关。

河内市的一角。图自越通社

河内市党代会:远见、担当与奋进之志

金秋十月,首都党委、政府和人民正积极筹备越共河内市第十八次代表大会(2025-2030年任期)。这一重大政治事件将开启首都发展的新阶段,彰显其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国家心脏的地位,迈向2030年目标与2045年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