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 ——提及越南儒家科举教育不可不提文庙-国子监。文庙国子监是越南大越教育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也是向国际朋友传播越南文化价值的文化历史遗迹。
文庙--国子监是越南首都河内最为丰富多样的遗迹群之一,位于升龙京城南边,分为两大部分,文庙用以供奉孔子,国子监是越南史上的第一所大学。
李朝时期尤其是从李仁宗皇帝登基之后,已视教育为国家的重中之重。历经数百年的发展,科举教育时盛时衰,但仍成功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培养国家人才的重任。
儒家教育已培养出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有气节、有德行的士大夫,以及众多优秀人才和文化名人。
文庙--国子监是越南首都河内最为丰富多样的遗迹群之一,位于升龙京城南边,分为两大部分,文庙用以供奉孔子,国子监是越南史上的第一所大学。至今,每年 文庙--国子监吸引成千上万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也是举行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每年正月望日诗歌大会等文化活动的场所。
文庙建于公元 1070 年,是由越南李朝皇帝李圣宗在升龙京城 ( 今河内 )敕 建的。 1076 年,李仁宗皇帝又在文庙后面修建国子监,起初只供皇亲国戚的子弟读书, 1223 年陈朝皇帝将国子监改名为国学院,逐渐扩大招生范围,百姓子弟也可以就读。
文庙门前耸立四根大柱,又称仪门,两边是下马碑。昔日,经过文庙大门前两座下马碑时,无论是公侯还是卿将,无论座国轿子还是骑马都必须下来走步。从而可知,文庙是一个十分庄严的地方。
文庙门除正门外,还有左右两侧门。在节日和考试时,皇帝和各主考官走正门,考生则从左右侧门出入。
门前的两条石雕龙被确定为阮朝年制的。走进正门的第一部分叫做入道区,直达第二大门的砖路将引人第二道门-- 大中门,举目望去,奎文阁在庭院里巍然耸立着。奎文阁,不仅建造精巧、匠心独具,而且处于文庙的中心,仿佛一颗奎星冉冉升起,放出熠熠光辉,照耀着文坛。
奎文门分左右三道门, 奎文阁居中, 左右各为蓄文和壁文,象征着文章要含蓄、真切,同时也要文辞优美。
奎文阁整个木质构架在 4 根石柱上,阁上四面窗框呈圆形,与石柱间形成的方形,组成“天圆地方“的意境。
河内师范大学河内学教授、博士阮氏碧霞说道:“比起文庙总体建筑,奎文阁建得较晚,于1805年才建设的。但这里是古时名儒聚会论经讲文之地。”
奎文阁同遥相对应的大成门之间,一方明净的池水倒映着蓝天白云,这就是著名的天光井。这是采集天上灵光以成地上华章之地。
天光井东西两侧,整齐地排列着82块进士碑,每侧有41块。一只只活灵活现的石龟昂着头,驮着这一块块雕工精细的进士碑。第一块进士碑已经被驮了500多年。这以后,每一次进士考试,便树起一块石碑。
龟驮负石碑有着长存之意,期望越南教育事业日益发展,同时肯定越南人才值得尊敬并世代铭记。
河内师范大学河内学教授、博士阮氏碧霞说道:“文庙里的各进士碑就是推崇学业和贤才,龟驮负石碑体现了上述愿望。”
进士碑上的碑文是用汉字写的,笔锋不同。每块进士碑都是一幅书法作品,碑上的雕饰丰富多样,反映了艺术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其被视为越南艺人的智慧 和精巧之手的证据。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庙--国子监82块进士碑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河内师范大学越南学系学生武氏盛表示说:“这是我首次来到文庙,听阮老师讲述关于文庙的历史,让我对文庙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对自己作为越南人而感到十分自豪。”
澳大利亚游客 Joan Monty分享说:“我和丈夫都是老师,所以我认识到教育在你们国家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因为早在几百年前你们国家的教育已经形成了。”
提及越南儒家科举教育不可不提文庙-国子监。如今,文庙-国子监是越南的文化历史遗址,也是越南向国际朋友推广越南文化价值之地,亦是向青年一代宣传越南民族尊师重道精神传统的教育基地。(完)
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