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创主席:抓住机遇克服挑战全面革新把越南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国家

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近日撰写题为“在快速变化的世界转型世界里抓住机遇克服挑战继续统筹兼顾全面推进革新,把越南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国家”的文章。
张晋创主席:抓住机遇克服挑战全面革新把越南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国家 ảnh 1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图片来源:越通社-VNA)

张晋创主席:抓住机遇克服挑战全面革新把越南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国家

在越南国家实施革新30周年、全国面向庆祝建国70周年和越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背景下,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撰写题为“在快速变化的世界转型世界里抓住机遇克服挑战继续统筹兼顾全面推进革新,把越南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国家”的文章。

文章指出,革新事业实施三十年来是越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越南革新事业的规模和深层意义主要体现在从一个官僚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社会,大力推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实现把越南建成“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目标。

越南实施革新30年后已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已经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事业建设基本的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经济结构逐步向现代化方向转移,工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贸易、服务业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且一向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外贸总额猛增,越南一些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经济产业吸引大量外国投资资金,初步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和供应链。农村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并贴近市场需求,发挥热带农业产业优势。此外,一些重点经济区开始形成与发展,在充分挖掘地区潜力与优势的基础上,拉动国家经济增长。

目前,越南工业园区、都市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企业和企业家队伍日益发展壮大,成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力量。人口结构和劳动力呈现农业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的趋势。人力资源质量日益改善,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等。

然而,越南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事业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十年来,当我们日益深度和广度融入国际社会,许多内在弱点,尤其是体制、管理方面的不足随之显现出来,影响到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拉大我国与先进工业国甚至是地区各国之间的差距。增长质量,效果,竞争力,经济自主能力仍较有限。文化、社会、教育培训、科技、医疗、环境等领域还存在不足之处,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一些地区人民生活条件仍遇到许多困难等。

文章称,当今世界正在发生迅速变化,越南国家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之后,世界的发展正在面临新转折点。全球的规则、标准和体制正在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革。以高度承诺水平的各新一代贸易协定将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与环保、社会公平、人类发展等问题并行不悖,要求参与各方应尽快作出调整,以及时适应新情况。各国均有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知识、技术和创新在各国成功发展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利用知识产权和促进创新的国家正在引领世界的发展。作为后来者,越南已加大新科技成就利用力度,但随着各国快速转向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也导致竞争更加酷烈以及扩大各国发展差距。因此,迫使我们要有新的发展方式,就是利用科技、创新和高质量人力资源创造优势,同时参加全球的生产网路、价值链和知识系统。

国际安全形势近期复杂多变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各大强国竞争激烈以不断扩大影响力,非传统安全问题逐渐突出的形势威胁着可持续发展过程,使各国,尤其是小国面对种种困难。发展资源严重缺乏,尤其是自然资源;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间的矛盾;不发达国家人口爆炸和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以及环保等问题日益凸显。地区内,东海上主权侵犯和争端日益复杂,为越南保护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以及维护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和平环境带来严重挑战。

在此背景下,越共十二大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革新事业全面同步开展,坚定维护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维护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和平稳定环境、尽早把越南基本建设成为现代化工业国家的一次大会。这是越南革新30年后的巨大良机,是我们将思维进行强烈革新;完善社会主义取向的市场经济发展体制;努力全面、深化改革国家管理体系;主动融入国际社会以推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事业。

文章认为,越南应按照符合一个正在快速变化世界的科学论据革新有关大力推进工业化、现代化事业的思维和方式。下个阶段越南工业化、现代化事业与市场经济和融入国际社会发展过程紧密相连,其中以科学技术、知识和高素质人力资源为主要动力。工业化、现代化是全民和整个社会的共同事业。在此过程中,人民与企业在法律基础上平等经营,无论是哪个所有制形式和经济成份。

文章表示,越南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与建设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相结合。这是依照市场经济规律全面与同步运行的经济体,同时保障社会主义定向和符合国家每个发展阶段,是现代市场经济体,拥有国家的管理,旨在实现“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的目标。

发展科学技术、高素质人力资源和建设配套且现代的基础设施是一个突破口。知识与创新是大力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过程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应让科学技术和教育培训真正作为第一个国策,是发展现代生产力、发展知识经济、提高经济体生产率、质量与效果的最重要动力。通过发挥一切个人、企业和组织的创新能力建设国家革新和创新系统,制定鼓励与协助各企业革新技术,应用现代技术的政策。

在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高素质人力资源是知识和创新的直接创造力量。在大力同步革新教育培训尤其是大学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基础上,应鼓励投资发展高素质人力资源,鼓励旅居海外越南科学家和外国人参加越南国内科学技术活动。

文章强调,现代基础设施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事业的基础与前提。发展配套的基础设施系统是解决国家工业化、现代化事业存在问题的迫切要求。

应加快完善全国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进度,继续对大型且重要的交通工程项目进行投资,确保全国各个大型经济中心之间、各个贸易枢纽之间交通顺畅;优先发展北南交通干线、东西经济走廊等重点交通路线和重点机场和海港;大力发展电网系统,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主动融入国际社会,旨在加快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并提高国家竞争力,同时主动预防并减少融入国际社会进程给越南经济带来的风险,建设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等。

继续扩大双边和多边的新一代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和谈判范围,同时为有效展开所签署的各项协定做好筹备工作;扩大市场范围,旨在加大对外国出口活动并大力吸引各国投资资金、科技、先进管理水平等资源,以推动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另一方面,全面深化国家管理体系改革。在加快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同时,应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标准的国家管理体系。

文章最后强调,在国内外形势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最高政治决心,同时全面且同步地推进革新、推动创新、集中落实各项核心任务等方面,越南将一定将最大限度利用各个机会,度过困难和挑战,尽早完把越南基本建设成为现代化工业国家的目标。(完)

读者可登录越通社网站http://vnanet.vn获取更多信息。

更多

与会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越共莱州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正式开幕

9月18日下午,越共莱州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2025-2030年任期)在莱州省会议-文化中心正式开幕。代表全省31578名党员的350名正式代表与会。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常委、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郑文决大将出席大会并发表指导性讲话。

与会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越南国会主席陈青敏出席第46届东盟议会联盟大会开幕式

据越通社特派记者报道,9月18日上午,第46届东盟议会联盟大会(AIPA-46)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隆重开幕,来自成员国议会/国会、观察员以及AIPA发展伙伴等代表团一同出席。越南国会主席陈青敏率领越南国会高级代表团出席开幕式。

越共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常委、国防部副部长黄春战上将与印度尼西亚国防部长沙弗里∙沙姆苏丁(Sjafrie Sjamsoeddin)合影。图自越通社

越印尼防务合作日益务实高效

9月18日,越共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常务委员、越南国防部副部长黄春战上将在印度尼西亚国防部总部会见了该国国防部长沙弗里∙沙姆苏丁(Sjafrie Sjamsoeddin)。

第四届越南—印度尼西亚国防政策对话全景。图自越通社

第四届越南—印度尼西亚国防政策对话正式开幕

9月18日,第四届越南—印度尼西亚国防政策对话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越共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常委、国防部副部长黄春战上将与印尼国防部秘书长特里·布迪·乌托莫(Tri Budi Utomo)中将共同主持对话。

越南与主动积极融入精神。图自越通社

评论:越南与主动积极融入精神

在9月16日由政治局、书记处组织的全国贯彻落实4项决议会议上,第59号决议关于国际融入的内容体现了国家在融入进程中思维与做法的重大转变。

越南建设部副部长阮祥闻与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李晓龙举行会谈。图自baomoi,com

越南加强与中国、马来西亚的城市发展合作

越南建设部称,从9月14日至17日,由越南建设部副部长阮祥闻率领的代表团分别与中国和马来西亚代表团举行重要双边会谈,旨在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领域的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美国大华盛顿都会区(DMV)企业家与爱国越南人俱乐部主任加里·青阮。图自越通社

旅美越侨对国家主席梁强访美之旅充满期待

国家主席梁强夫妇将率领越南高级代表团于9月21日至24日赴美国出席第80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一般性辩论,并在美国开展双边活动。这不仅是肯定越南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提升的地位的机会,更展现旅美越南侨胞对与祖国建立更紧密联系的期待。

河内市劳动联合会与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进行经验交流。图自越通社

越中工会深化合作交流

9月17日,河内市劳动联合会副主席阮氏秋水在河内会见了到访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副部长刘飞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