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省平辽县岱依族文化中的炉灶

据《越南之声》,在越南人及广宁省平辽县岱依族的文化中,炉灶具有重要的地位。这是人们煮饭做菜、保持居所明亮和温暖的地方。岱依族重视炉灶,因此专设祭祀灶神的地方,以驱除魔鬼,防范猛兽,祈求全家吉祥温饱。
广宁省平辽县岱依族文化中的炉灶 ảnh 1横模乡同青村居民潘玉生的百年老宅。(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河内——据《越南之声》,在越南人及广宁省平辽县岱依族的文化中,炉灶具有重要的地位。这是人们煮饭做菜、保持居所明亮和温暖的地方。岱依族重视炉灶,因此专设祭祀灶神的地方,以驱除魔鬼,防范猛兽,祈求全家吉祥温饱。

在一派欣欣向荣的县城,要找到横模乡同青村中土墙平房的潘玉生家并不难。这是同青村保留的10套岱依族传统住房中最显眼的一套。房子里有岱依族的传统灶塘。

潘玉生告诉我们,对高山区各族同胞来说,灶塘的火焰不仅是生命的象征,还体现人类对恶劣气候的抵御能力。

他说:“这是山区,冬天人们常围坐在灶塘旁。气温降到七八度时,小孩、老人一整天都待在屋里。哪一年天气冷,包括孙儿、兄弟都会坐在炉灶旁一边取暖,一边煮粽子。”

广宁省平辽县岱依族文化中的炉灶 ảnh 2平辽镇平等区岱依族人罗久光家中的传统炉灶。(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岱依族传统炉灶用很普通的材质做成,比如:砖头、用不掺卵石的泥土抹,一般只抹一层,因此火焰总是红彤彤的,保暖相当持久。炉灶包括主灶塘和副灶塘。主灶塘通常是封闭的,泥土一直抹到放置大锅的地方,用来煮猪食或煮饭酿酒。副灶塘小些,用砖头砌成并用土抹,或者用三脚架代替,用来煮粥、做菜。

平辽镇平等区的罗久光告诉记者:“以前,祖宗也是这么做的,到我们儿孙这一代,还是这么做。没太大改进。就按岱依族传统延续下去。这种灶塘煮粽子可好了。只要放两根大柴,火就很旺了。”

据罗久光介绍,对山区居民来说,炉灶会设在庄重的地方。它虽然小,但却充满着山区居民的生活气息和传统文化,因此炉灶也有哀乐的时候。他总是叮嘱儿孙必须维护民族传统。

广宁省平辽县岱依族文化中的炉灶 ảnh 3潘玉生家的炉灶。(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罗久光的儿媳妇农氏芳表示:“我是儿媳妇,嫁过来后发现家里还保持传统,觉得很好。儿孙要学习祖宗。每逢春节,外孙内孙都团聚在一起,围坐在灶塘旁,很快乐,很温馨。”

平辽县岱依族人深信,家里一直有一位灶神。因此,在主灶塘旁一定要放上一根竹筒,这是家中灶神的所在地。灶神将保持炉火永不熄灭,给全家人带来吉祥和幸福。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春节或举办与炉灶有关的大事时,他们都要烧香祭神。年三十和年初一,他们用肉、饼、酒祭神。有些家庭还供有鱼。

岱依族对炉灶在家中的布置有特殊规定。根据规定,炉灶不能和祖先供台同一个方向。岱依族将炉灶视为神,因此这是神圣的地方,并有多种禁忌。建炉灶也要考虑周全、讲究,不得触犯神灵。家主要选好日子建炉灶。通常在偶数月的奇数日,或奇数月的偶数日,可以新建和修葺灶塘。不过,最好的日子是年三十,因为,此时,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的情况。(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海防市吉婆群岛。baodautu.vn

越南——亚洲电影新热土

越南以其秀丽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亲善友好的人民、具有竞争力的制作成本以及开放、便利的政策,正崭露头角,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电影取景地,特别受到好莱坞的关注。

广德陶器。图自越通社

保护和弘扬广德陶器价值与手工艺村旅游发展相结合

广德古陶是富安省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该省目前正在举行多场专题研讨会、展览会和研究活动,旨在全面、系统地评估和识别广德陶瓷文化遗产的价值,从而提出保护和弘扬这一遗产并与发展传统手工艺村旅游相结合的解决方案。

发布会场景。图自越通社

2025年首届百年传统富国鱼露节即将举行

2025年6月18日,越南传统鱼露协会与富国鱼露生产协会在坚江省富国市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以“玉岛之魂”为主题的2025年首届百年传统富国鱼露节的相关消息。

芭蕾舞剧《堂·吉诃德》将带领观众沉浸于堂·吉诃德骑士"梦想"与"现实"交织的奇幻之旅。图自VNOB

世界芭蕾巨作《堂·吉诃德》首次在越南上演

据越南歌舞剧院(VNOB)的消息,世界著名芭蕾舞剧《堂·吉诃德》(Don Quixote)将于6月27日至28日晚在还剑湖剧院上演。越南观众将首次有机会欣赏到知名编舞家马里乌斯·佩蒂帕(Marius Petipa)的原版芭蕾舞作品。

河内的声音

河内的声音

提到河内,大家会立即想到古老、寂静和优雅。但还有另一个河内,都市的河内。从一大早,运动喇叭响起,到深夜灯火依然璀璨。那是一个不眠的河内。

越南驻保加利亚大使馆向保加利亚副总统介绍越南的手工艺品。图自越通社

越南出席在保加利亚举行的亚洲文化节

越通社驻欧洲记者报道,近日,亚洲文化节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正式举行,吸引了近两万人参与。在热闹的氛围中,越南驻保加利亚大使馆的展位格外引人注目,有助于将越南这一“S”形国度的色彩与灵魂生动地推广到国际友人。

越南外交部常务副部长阮明宇在活动上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安子-永严-昆山-劫泊遗迹群:13年申遗之旅

越通社驻法国记者报道,6月16日,越南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代表团同广宁省和有关单位在法国越南文化中心举行安子-永严-昆山-劫泊遗迹群历史文化宗教推广活动。该遗迹群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关文件预计于2026年7月提交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7届会议。

顺化富牌国际机场T2航站楼荣获2025年国家建筑奖金奖。(图片来源:组委会)

彰显绿色印记

近年来,在全球化和气候变化的强烈影响背景下,越南当代建筑正在发生深刻转变。许多建筑工程和室内设计不仅满足审美与功能需求,更注重可持续性、环境友好,并保护民族文化特色,在国际舞台上确立地位。

顺化荷叶斗笠制作人阮清草。图自《越南画报》

顺化荷叶斗笠

顺化荷叶斗笠是传统斗笠手工制作业与创新材料的荷叶巧妙结合。这一理念源于既要维持传统文化特色,又要体现设计上的革新与创意。

河内市委副书记、市人民委员会主席陈士青主持召开了越南国庆80周年纪念活动。图自越通社

河内市为国庆80周年庆典做好准备

河内市文化体育局局长范春才表示,预计将有约4万人参加国庆80周年纪念活动、阅兵和游行活动,包括嘉宾、阅兵队伍和广大人民群众。这是国家级的重要事件,受到党、国家及中央各机关的高度关注。

2025年越南柬埔寨文化周上的文艺节目,图自越通社

2025年越南柬埔寨文化周开幕

2025年越南柬埔寨文化周10日晚在越南薄辽省文化中心隆重开幕。该活动由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与柬埔寨王国文化与艺术部联合举办。

艺人鸟烈与宫戈拉竹琴。图自《越南之声》

遮罗族同胞独特的宫戈拉竹琴

遮罗族现有约3万人,主要居住在同奈、平阳、平福、巴地头顿等省份。他们至今仍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宫戈拉竹琴是遮罗族人独具特色、富有创意的乐器。

位于沙坝的吉吉村是游客来到老街时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图自nhandan.vn

保护与弘扬各民族文化价值

近年来,老街省在西北地区旅游人数上始终名列前茅。2019年,游客人数接近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9.8万亿越盾;至2024年底,游客人数已超过8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7万亿越盾。旅游业正逐步成为该省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