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领导人会议发表联合宣言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第五次领导人会议12月20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并发表了联合宣言。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第五次领导人会议12月20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并发表了联合宣言。越通社向读者介绍以“致力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本次会议联合宣言的主要内容。

联合宣言再次强调在2011年在缅甸内比都举行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所通过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十年(2012-2022)战略框架》定向和目标;高度评价各位部长、高级官员和有关各方在将《战略框架》和《区域投资框架》,建设GMS新十年第二代投资项目的名录。

各位领导承诺成功地展开各项优先投资项目和所达成的合作协议,实现GMS居民的利益。

联合宣言回顾了GMS近年来取得的结果。虽然全球和地区还面临不少挑战,但从2011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以来,GMS合作机制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合作、信息技术与传媒等领域的可持续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此外,各个“软件”合作领域也取得可喜成果。在大力推进交通与贸易便利化(TTF)领域,继续努力落实GMS各成员国有关交通运输的双边和三边协定。GMS鼓励中国、老挝和泰国加快在北南经济走廊(NSEC)实施《GMS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CBTA)备忘录的谈判。于2013年11月举行的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家便利运输联合委员会(联委会)第4次会议通过《2013-2015年阶段GMS交通便利化行动计划》及将2014年中完成的《交通和贸易便利化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开展了中期评估。

在农业领域,农业支持核心计划第二阶段正在展开,其有助于加强政策框架和提高农产质量管理能力及加强GMS有关农业领域的区域合作体制和机制。

在旅游领域方面,加强次区域互联互通,简化入境签证手续,2013年该区域接待游客量增长5200万人次。

在人力资源发展(HRD)领域,《GMS人力资源战略框架及行动计划(2013-2017年)》正在开始正式实施。GMS传染病防控合作项目第二阶段继续提高GMS应对疫病爆发的能力,重点放在边境地区的传染病防控方面。

在环保领域,GMS核心环境项目(CEP)第二阶段(2012-2016年)正在开展实施中,其中集中于保护和加强对地区粮食安全、水资源和能源具有较大影响的自然资源。

在其他新合作领域,于2013年7月成立的GMS城市发展工作小组制定了GMS城市发展战略框架。GMS正在研究跨境经济合作区(CBEZ)发展,其中包括中越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和中老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

GMS经济走廊论坛(ECF)已在GMS成员国轮流,并做好主要协助、监督和协调面向GMS经济走廊发展的各项活动等作用。

《联合宣言》提出GMS仍存在的挑战

即使今年来GMS取得众多令人印象的成就,但在进一步促进互联互通、竞争能力和次区域的社区意识等方面仍存在着巨大挑战。同时,尽管在区域互联互通领域取得积极进展,但在基础设施方面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此外,GMS各国间发展差距日益拉大将为建设一个一体化和繁荣GMS共同体带来风险。

随着GMS经济和人口快速增长,那么能源、土地、水和其他自然资源需求压力也不断增加。GMS成员国应面临环境挑战。

GMS长期成功主要依赖于私人经济成分。此外,20多年来,在成长中的GMS要面临有关合作倡议和复杂承诺的管理工作。

2014-2018年阶段GMS区域投资框架实施计划为各国提供有效的战略行动计划,旨在解决后续阶段的挑战以及把握新机遇,维持并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

《宣言》承诺将继续努力推动GMS从交通走廊向经济走廊转化,同时将任务交给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部长、高级干部、大湄公河次区域工作小组等。

加强地区互联互通,旨在为新增长和提高竞争力注入新动力。另外,各国承诺将破除边境地区互联互通的软壁垒。据此,各国领导人要求制定明确且全面的《推进交通与贸易便利化行动计划》(TTF)。

各国应协助GMS铁路联盟(GMRA),并确保GMS电力协调中心(RPCC)是解决大湄公河次区域能源挑战及把握后续几年的机遇等方面的论坛。

各国领导人承诺采取具体行动,以加强GMS经济走廊论坛(ECF)框架,对加强GMS经济走廊论坛框架行动计划表示欢迎,并要求大湄公河各国部长和高级官员将继续对相关材料进行研究。各国一致同意维持目前GMS经济走廊论坛和GMS经济走廊论坛部长级会议等轮值举行的机制。

私营企业被视为经济走廊发展的主要动力,私营企业将与国有企业共同设立一个便利的法律和政策环境,提供基本基础设施、实用及服务等,并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地方级工作与合作创造便利条件。

《宣言》保证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充分开发东盟、东盟10国加中国及东盟加三等合作机制的综合力量基础上展开的。

各国将为制定并开展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有效保护与发展自然资源等方面做出共同努力。另一方面,在进一步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领域合作关系的背景下,GMS对2015年1月举行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部长级会议表示欢迎。

关于GMS区域投资框架实施计划,我们将提出各项措施,旨在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并为各项承诺展开落实工作确保充足的财政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全面且可持续发展。

《宣言》结束语称,经过22年成立与发展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MS)已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居民带来许多可喜成就,为本地区其他组织起好表率作用。

目前,各国领导人应建设一个合作基础,旨在解决大湄公河次区域新兴挑战。各国领导人深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各成员之间的合作将为本地区居民带来巨大利益。

各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第六次领导人会议将于2017年在越南举行。(越通社-VNA)

更多

范明政总理在里约热内卢胡志明主席纪念牌前敬献花圈。图自越通社

范明政总理在里约热内卢胡志明主席纪念牌前敬献花圈

据越通社特派记者报道,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大范围会议及开展系列双边活动框架下,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于当地时间7月5日上午已前往胡志明主席纪念牌敬献花圈。该纪念牌位于里约热内卢市,是胡志明主席在其寻求救国之路途中曾经工作和停留过的地方。

越美两国国旗。图自越通社

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致电祝贺美国国庆249周年

值此美利坚合众国第249个国庆节(1776年7月4日-2025年7月4日)以及越美建交30周年(1995年7月12日-2025年7月12日)之际,2025年7月4日,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国家主席梁强和政府总理范明政分别向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致贺电。

越南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团长梅潘勇大使(中)在讨论环节上发言。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各国分享保障粮食权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经验

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期间,越南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同孟加拉国、墨西哥和荷兰代表团于当地时间7月3日联合主办了一场题为“促进粮食系统转型以适应气候变化并保障粮食权:经验与实践分享”的活动。

越南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武黎蔡黄大使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秘书长安娜·朱宾-布雷特。图自越通社

越南加强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合作

在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第58届会议从7月7日至23日在维也纳召开前夕,7月4日,越南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武黎蔡黄大使在奥地利维也纳会见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秘书长安娜·朱宾-布雷特。

越南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团长梅潘勇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越南主持召开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粮食权保障主题边会

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期间,7月3日,越南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与孟加拉国、墨西哥和荷兰常驻代表团在瑞士日内瓦联合主办题为“转型粮食系统以应对气候变化并保障粮食权:经验与实践分享”的边会。

泰国皇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图自越通社

泰国皇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应越共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常务委员、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越南国防部副部长阮新疆大将的邀请,由泰国皇家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颂威(Songwit Noonpackdee)上将率领的泰国皇家军队高级军事代表团于2025年7月4日至5日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越南国家副主席武氏映春出席并见证签署仪式。图自越通社

越德建立能源伙伴关系

越南与德国3日在柏林签署关于建立能源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标志着两国能源合作迈入新阶段。越南国家副主席武氏映春出席并见证签署仪式。

岘港市人民委员会举办"日本会见"专题活动。图自越通社

深挖越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潜力

7月4日,岘港市人民委员会举办"日本会见"专题活动,围绕"深化越南-日本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潜力"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此次会议召开正值越南各地完成行政机构改革之际,为两国拓展合作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要求及时解决新组织机构运行中的困难和障碍。图自越通社

苏林:及时解决新组织机构运行中的困难和障碍

7月4日,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主持召开政治局、书记处会议,听取关于落实关于精简优化组织机构和调整行政区划的中央决议和政治局结论的执行情况汇报,并对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2017年10月25日颁布的第18号决议的实施情况报告(草案)提出意见。

胡志明市——越南领先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图自越通社

陈青敏签发关于国际金融中心的决议

越南国会主席陈青敏刚签发关于越南国际金融中心的第222号决议(222/2025/QH15),其中明确规定越南国际金融中心的设立、运营、管理、监督以及适用的特殊机制和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