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革新开放事业35周年:文化—民族的骨髓和地位 国家发展的内生力量(第四期)

革新开放35年历程上的深刻烙印之一是文化领域日益得到党、国家关心和重视。国家的强大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是促进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党领导革新开放事业35周年:文化—民族的骨髓和地位 国家发展的内生力量(第四期) ảnh 1资料图  图自人民军队报

越通社河内——革新开放35年历程上的深刻烙印之一是文化领域日益得到党、国家关心和重视。国家的强大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是促进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文化也体现了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

不断完善文化理论思维

领导国家进行全面革新过程,越南共产党多项决议和指示都涉及到文化领域。继承和发展党、胡志明主席关于文化的观点和思想。35年来,我党日益肯定文化对建国卫国和国际社会融入事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未摆脱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我党要竭尽全力领导社会解放生产力,取消官僚统包制,建设多成分的货物经济体,在国家管理下按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机制运行。那时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除饥扶贫,改善社会民生,但我党仍关心文化领域。越共六大后,1987年11月28日,中央政治局已颁发关于《革新和提高对文学、艺术和文化的领导、管理水平,发挥创新能力,推动文学、艺术和文化发发展迈上新台阶》五号决议,其中明显指出:“文化是思想和文化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强大动力和巨大目标”。

革新开放35年后,国家已摆脱经济、社会危机,但多成分货物经济体的运行过程在文化、社会道德方面已出现值得担忧的现象。面对此情况,越共八大五中全会已颁发关于《建设与发展先进的具有浓厚民族本色的越南文化》的决议(1988年)。首次文化领域的内涵和地位及其对国家建设和发展事业的作用得到较为明显地确定。据此,我党肯定:“文化是社会精神基础,既是动力,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继承越共八大五中全会的决议,我党不断完善和发展关于文化的理论思维,其是:“确保把经济发展为中心,建党整党为关键等任务与不断提高文化——社会的精神基础相结合”(越共九大八中全会)。“文化成为发展的重要内生力量”(纲领2011年修改版)。

越共六大政治局五号决议已确定文化的作用是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发展水平,是造成文化价值的精神生产领域,为美化人民的生活作出贡献,到越共十一大2014年6月9日关于《建设和发展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越南文化和越南人》的33号决议已强调:“文化要被放在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同等的地位”,“让文化紧密连接并深入全部社会生活,成为扎实的精神基础,发展的重要内生力量”。

越共十二大继续肯定: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心,党建是关键,文化建设是精神基础。这样,经革新开放三十多年后,文化领域正式被确定为促进国家稳定、可持续发展等三个重要支柱的其中一个。

我党不断完善关于文化的理论思维就是完善领导思维,确保思想引导、行动指导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基层、从最高领导人到普通党员统一进行。因为,在较长的时间,我们不仅把文化视为表面上的活动,是“跟随”经济的,没有给国家、社会带来利润的非物质生产活动。这一片面观点导致文化不仅不发挥其优势和力量,而且还会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发挥软力量促进国家发展

文化体现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潜在力量;同时是民族共同体的骨髓、地位和前途。世界历史证明,一个国家想要稳定、可持续发展,除依靠土地、矿产、物质基础、技术、财政等硬因素外,要会争取和发挥软因素的作用,就是人力资源作为对国家和社会富强、繁荣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最活跃、最创新的文化人格。换句话说,文化是为促进经济发展注入动力的“软资源”,和谐化各社会关系与健康化社会环境。

因此,我党日益重视文化的建设实质上是最大程度争取和发挥国家的软力量。软力量是起源于内在力量,从越南民族数千年历史的智慧、意志、灵魂、传统文化历史、创新劳动精神、坚强不屈战斗意志结晶而成的。激发每个人、每个民族共同体的潜力并把这一潜力变成脱贫攻坚、经济发展、文明社会建设中的物质力量,教育和锻炼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文化的任务,同时体现文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力量。

再说,由于战争遗留的后果以及集中官僚统包制的计划经济体的影响,在较长时间内我们主要关心发展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所以没有条件建设各文化、艺术、娱乐工程,让人民享受文化精神生活。文化问题尽管从宏观角度关心,但实际上仍未被放在国家发展的重心地位之一。

革新开放之前,除河内、胡志明市、海防、岘港、顺化等大城市有文化艺术工程外,多数省市仅在中心地区没有几个电影院、儿童馆、文化公园。各偏僻山区更没有娱乐场所。

自从国家进行革新开放,尤其是进入21世纪,新文化被视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国家的发展已为党、国家改善和提高各基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打下物质基础。

截至目前,各地方基本上已建设并投入使用各文化体制。全国现有750个电影院,264个流动电影放映队。全国县、镇、市级都有文化-体育中心;95%以上乡坊、镇有乡级运动场和文化-体育中心,80%以上村寨、民社区有文化室。共同生活、文艺举办场所、娱乐区已为人民交流学习,巩固乡下关系并改善精神生活创造便利条件,为建设健康的文化环境作出贡献。

确定了正确的路线,越南的文化内力不仅得到巩固,而且还有机会深广地融入于世界文化。现在,越南不仅是打败法美帝国,而且还是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而遐迩闻名。目前,全国拥有28项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01项国家非物体文化遗产,191项被列入国家宝物名录的文物和文物组,近3.500个国家级遗迹,122个国家特别遗迹,168所博物馆保护和陈列约三百万多材料和文物。这是越南54个民族数千年结晶和流传下来的文化价值,成为富有吸引力的越南文化面貌和形象。

这说明,近年来,越南连续被许多国际组织和一流新闻机构评选为安全、亲善且颇具吸引力的目的地。据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越南迎接近13百万次国际游客,文化旅游营收达近511万越盾,到2019年,该数字分别增加到18百万人次和726万亿越盾。2018年,文化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3.43%(比既定计划的3%超额0.43%)。这是会说话的数字,证明越南有了党领导的文化路线,就有了特别的吸引力。

这样,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形象大使”,而且成为为国家、人民创造财富的重要经济行业,再次证明我党作出“文化是发展事业的重要内在力量”的肯定是符合时代认识和共同发展趋势。

2019年11月8日,在第十四届国会第八次会议上,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已强调指出:“我们奋斗成为经济强国,但若不成为文化强国,就不算是成功”。越共十三大主题已提倡:“激发国家发展渴望,发挥全民族大团结意志和力量,将其与时代力量相结合”。这就是文化,是民族的软力量,为全党、全民和全军同心协力成功实现越共十三大政治文件中所提出的“奋斗到21世纪中叶,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定向的发达国家”目标注入巨大动力。(未完待续)来源:越南《人民军队报》
越通社

更多

范明政会见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哈立德·本·穆罕默德·阿勒纳哈扬。图自越通社

G20 峰会:范明政会见多国和国际组织领导

越通社特派记者报道,当地时间11月22日上午,在南非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分别会见了多国领导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共商推进双边合作关系发展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

越南共产党代表团与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和领导班子举行工作会谈。图自越通社

越南共产党代表团对西班牙进行工作访问

从11月17日至21日,由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内政部部长、中央反腐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央司法改革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潘廷镯同志率领的越南共产党代表团对西班牙进行工作访问。

越共中央宣教与民运部与柬埔寨人民党中央民运部之间工作会谈场景。图自越通社

增强越柬政治互信与两国人民团结协作

从11月19日至21日,越共中央宣教与民运部副部长赵才荣率团对柬埔寨王国进行工作访问,进一步深化两党之间的特殊友好关系,增强两国政治互信以及两国人民团结协作。

越南外交部副部长邓黄江。图自越通社

越南重申支持自由公平的贸易体系

自2025年11月19日至21日,越南外交部副部长邓黄江出席了在新加坡举行的2025年彭博创新经济论坛年会(NEF),在论坛框架内会见部分国家和企业领导。在此期间,邓黄江还与新加坡各合作伙伴举行工作会谈,商讨落实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与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之间第二次年度会晤的成果。

越南驻墨西哥兼驻萨尔瓦多大使阮文海向萨尔瓦多副总统费利克斯·乌略亚(Félix Ulloa)递交了越南国家主席梁强的国书。萨尔瓦多总统办公室供图

越南与萨尔瓦多加强传统友好关系

当地时间11月21日上午,越南驻墨西哥兼驻萨尔瓦多大使阮文海向萨尔瓦多副总统费利克斯·乌略亚(Félix Ulloa)递交了越南国家主席梁强的国书,从而充分体现了越南不断推动与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传统友好关系的愿望。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与夫人会见旅居南非越南人社群。图自越通社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旅居南非越南人社群

赴南非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并开展双边活动期间,当地时间11月21日下午,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与夫人黎氏碧珍及越南高级代表团在比勒陀利亚市会见了越南驻南非大使馆官员及旅居南非越南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