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乡村生活空间的组织结构

对于越南乡村,其自治性的象征正是围绕全村的竹棚栏和村口牌楼。过去,越南乡民的生活都在竹棚栏内进行。正因如此,乡是封闭性的社会组织,塑造了有着千年传统的越南人性格,即独立意识和牢固、稳定的社区空间。
越南乡村生活空间的组织结构 ảnh 1附图(图片来源:互联网)

越通社河内——对于越南乡村,其自治性的象征正是围绕全村的竹棚栏和村口牌楼。过去,越南乡民的生活都在竹棚栏内进行。正因如此,乡是封闭性的社会组织,塑造了有着千年传统的越南人性格,即独立意识和牢固、稳定的社区空间。

越南乡村社区组织基本具有封闭性。越南乡村由多个村、屯、小巷等组成。乡村组织类型丰富,如基于家庭、家族血统关系,职业,手工业行会、作坊等构建而成。经历多个年代,生活、生产方式逐步形成了各个乡村社区组织意识。

河内市郊区约礼村人、建筑师阮淮越表示:“越南乡村的生活空间与其生产方式相适应。对于务农乡村,道路、巷子都通到地头,以方便生产,如收割后把水稻送到哪儿,如何放牛才便于下田等。人们根据这些功能组织生活空间,使其适应工作和生产活动。”

基于上述特点,越南乡村社区组织一向重视情感维系、固定居住、不喜迁移,人际关系主要是家族、亲属、邻居之间,以经验思维为主等。

尽管身处不同的屯但只要生活在同一个村,即使没有血统关系,人们仍密切联系,增进乡情。这体现在“邻里互相关爱”和“远亲不如近邻”等俗语上。越南人很怕被“撵出村”,怕离开家庭和乡村,因为乡村是人们的居住之地,并通过血统、社区和生产关系维系在一起。

形成具有社区性的乡村的重要元素是榕树、水井、村亭等传统元素。几乎所有越南乡村都有这三个元素。无论身在何处,每次回乡人们希望第一眼看到的都是村口牌楼和村头榕树。村口牌楼是村里人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地方。

河内市郊区前河西省庆云古村居民苏春胜对本村历史和生活空间结构有着深刻了解。他告诉记者:“我村叫庆云村。庆云就是美丽的云。传说有一次黎朝皇帝行军路过这里,看到一朵很美的云给部队遮阴,因此将该村命名为‘庆云’。庆云村位于祥和的苏历河岸边。乡里空间宽大,乡民爱护大自然,生活较为优雅、悠闲。”

在榕树、村口牌楼和水井旁常有一段河流。这是妇女姐妹们在给孩子洗澡、淘米、洗青菜时交流谈心的地方。

如果说水边是妇女们交际的场所,那么亭院就是男人们活动的地方。村亭是越南乡村空间的中心。村里所有重要活动,如开会、排解纠纷、宴客、文艺表演等都在这里进行。

村亭也是老年人、名望人士开会并作出一些重大决定的地方,旨在维护乡里的淳风美俗和生活秩序。

在现代社会,越南乡村的组织结构已有了改变。然而,有数千年历史的乡村文化的美好特征依然得到继承与发扬。每一个越南人都心系家乡,并牢记要团结互助、自立自强。这也是越南乡村和越南民族优良传统的根源。(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附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将VNeID与渔船管理系统进行对接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近日致函社会行政管理警察局、边防部队司令部及越南军队电信集团(Viettel),内容涉及启用集成于VNeID应用程序的渔船与渔民活动监控系统。

附图。图自越通社

极端天气导致河内蔬菜价格大幅上涨 供应紧缺

在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的背景下,农产品市场,尤其是蔬菜成为首当其冲、受影响最为明显的行业。近日,受10月底至11月初连续强降雨和暴风影响,河内市内各大集市的蔬菜价格一律上涨,涨幅因品类不同而在30%至100%以上不等。

得乐省公安机关准备物资运往灾区。图自越通社

紧急向洪涝受困地区群众运送物资发放粮食

得乐省公安厅11月20日上午表示,面对省内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该厅业务单位及系统内团体组织已紧急调动各方资源,组建队伍为灾区群众运送生活必需品和应急物资。

附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颁布国家住房基金相关具体规定

越南政府于2025年11月19日颁布了第302/2025/NĐ-CP号议定,详细规定国家住房基金相关内容,并制定国会于2025年5月29日通过的涉及试开展发展保障性住房的若干特定机制和政策第201/2025/QH15号决议的实施办法。

暴雨洪水导致中部地区85间房屋受损,20454间房屋被淹。图自越通社

越南中部洪涝灾害导致超2万间房屋被淹

据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堤防与防灾管理局和越通社记者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11时,暴雨洪水导致中部地区85间房屋受损,20454间房屋被淹,比18日早晨增加近 6700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