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省拜子龙国家公园--海洋的“宝库”

坐落在拜子龙湾、靠近下龙湾自然遗产的拜子龙国家公园被誉为越南东北海域生物圈的“宝库”。
坐落在拜子龙湾、靠近下龙湾自然遗产的拜子龙国家公园被誉为越南东北海域生物圈的“宝库”。

原始而奇妙的世界

从广宁省云屯县明珠乡码头出发穿行在石山土山之间10分钟左右,由拜子龙国家公园林政局副局长阮登科操舵的汽艇带我们来到了巴姆岛。这是带有拜子龙国家公园森林生态特征的岛屿。

巴姆岛东面波浪翻滚、白沫飞溅,西面却风平浪静,一片太平的景象。这座岛好比抵挡风浪袭击,保护云屯岛县居民平安的屏风。

巴姆岛上的森林有多种珍稀动物,如纹蟒、金猫、金丝猴、穿山甲、蛤蚧等。奇蹄目动物聚居最多,是我国东北最大野生动物保护区。巴姆的植物系丰富多样,有 780 种高等植物,其中有格木、盖裂木等贵木。

2010年,我国东北区最大海上动物救护中心在巴姆成立。该中心现在收治和喂养着由拜子龙国家公园林政人员缴获和救出的多种海上非法贸易野生动物:红脸猴、长尾猴、刺猬、三线龟等。中心的问世表明该国家公园非常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和繁殖工作。

离开巴姆岛,我们来到拜子龙国家公园最大石岛大茶午岛。该岛的地质构造较为特别,北面是土山,南面是石灰石山,有很多溶洞和海洼,构成了独特而瑰丽的景致。岛中心的盖林海洼具有湿地生态的最显著特征。

据盖林林政站站长范世全说,大茶午岛湿地植被茂盛,种类丰富,为我国东北之最。

这里吸引了来自日本全球环境基金(JGEF)和越南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协会等等的许多考察团前来考察。据科学家们说,大茶午岛和拜子龙国家公园的湿地不像红河口湿地那样由泥沙冲积,而主要靠山上流下的泥土淤积成。因此,大茶午岛植被要经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才有今天这样丰富。

由于湿地独立海上,所以人迹罕至,据向导说,我们是有幸走近此地的少数记者之一。这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不由得加快脚步去探个究竟。

进入被科学家们评价为越南湿地植被形态独一无二的盖林海洼,我们要穿过葱绿茂密的玉竹林才到杨叶肖槿林,但见百岁杨叶肖槿树下是一大片朝气勃勃的嫩绿幼苗。还有四人抱不过的数百年古“雅”树。更有长在石灰岩上的风兰,其中有被列入越南红皮书的黄色拖鞋兰、钻喙兰、开唇兰等。这是科学家们在越南其他湿地从未见过的现象。

正因如此,越南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协会的科学家们已把盖林海洼誉为充分地体现生物进化史的“活博物馆”。

海上落脚点

我们离开盖林海洼,继续穿越成千上万大小岛屿之间纵横交错的各条通道。拜子龙国家公园科学处副处长范春芳透露,这些通道的底层地形复杂,由侵蚀和地下沉积过程形成。这正是珊瑚礁零散分布的原因。

拜子龙国家公园的珊瑚群落是重要的海洋生态系。芒凯和头高是公园内观看珊瑚最佳之地。据考察,在所发现的106种珊瑚中芒凯占有40种。形态以枝状和块状为主,是海参、石斑鱼等高经济价值水生生物的饵料来源。

谈及拜子龙国家公园的海洋生态系,黎文玲介绍这是该公园最特别的生态系,有海豚、鲍鱼等珍贵海洋动物,在越南红皮书收入的7种龟类之中,拜子龙国家公园占有5种:海龟、玳瑁、菠萝玳瑁、“管通”、皮龟。

因此,龟类保护工作得到特别重视。2006年3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驻越南办事处在明珠乡开始实施监测海龟信息项目。

该项目展开3个月后获得了初步结果。乡政府和人民在海滩上发现并保护一窝龟卵及时救助和放生1只母龟。特别是,海龟已经在拜子龙国家公园造巢产卵。更重要的是,当地居民已关心海龟保护工作。这真是拜子龙国家公园管理处为保护海洋生物尤其是海龟所作的创造性努力的可喜成绩。

从2006年至今,拜子龙国家公园和越南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协会、日本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展开发展生态旅游多项活动,如调查旅游资源,举办国家公园职员生态旅游业务培训班,促进生态旅游研讨会等。

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继续穿行在石岛与土岛之间蜿蜒曲折的水道上。千姿百态的岛屿呈现在眼前,有的像游泳的天鹅,有的像庞大的骏马,有的似母子俩,有的似一部天书,目不暇接,美轮美奂,是造化赋予拜子龙国家公园的无价之宝。

拜子龙国家公园的一天旅程结束,科学处副处长范春芳向我们介绍该公园正在编制档案2014年向东盟秘书处申请为东盟遗产公园。

拜子龙国家公园原始而奇妙的大自然不仅有重大的科学价值,也有巨大的旅游潜力。为了保护拜子龙国家公园的生态价值和特别景观,国家公园管理处已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民众保护森林的意识,同时积极研究、寻找适当的旅游类型发展方向,发掘这海洋 “宝库”的巨大潜能。(来源:越南画报-VNA)

更多

与会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越南在美国推广旅游加强合作与企业交流

当地时间11月4日晚,越南国家旅游局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举办越南旅游推广计划,拉开了在美系列旅游推介活动的序幕,意在加强旅游合作、促进双方游客交流及拓展两国企业间的对接。

沙坝的登山列车为游客增添了绿色旅游新体验。图自越通社。

沙坝加速吸引年终节庆旅游客流

凭借低温、雾霭与冰雪等独特气候条件,老街省沙坝的“冬季文化节”已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有助于激发旅游消费、推动当地“无烟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外国游客探索宣光省。图自越通社

越南山区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截至目前,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的200多处世界地质公园中有4处是越南的。这不仅是在考古学、地质学和地貌学方面具有国际价值的“金矿”,更是保护当地历史与文化特色的重要空间,蕴藏着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保护齐头并进的巨大潜力。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这片细长的土地,蕴藏着越南民族灿烂而独特的文化积淀。顺化古都遗迹群、会安古城与美山圣地——三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瑰宝,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焕发勃勃生机。

游客体验河内的旅游产品。图自人民报

旅游业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气候变化与全球竞争日趋激烈,使越南旅游业面临必须以可持续、适应性强且富有创新的方式重构发展模式的迫切要求。在此背景下,绿色转型与数字化转型被确立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两大战略支柱。

各旅行社的展区人气旺盛,游客纷纷前来了解冬季、新年及春节等旅游线路,以及机票、火车票、酒店等相关服务。图自越通社

2025年秋季博览会:年末旅游促销的新机遇

2025年秋季博览会已成为越南旅游企业及游客的盛会。这不仅是推广产品与服务的空间,而且是企业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直接交流的重要机会。多项优惠活动、折扣、赠礼和抽奖同时展开,既回馈游客,又为促进年末旅游市场注入活力,助力实现今年接待国际游客达2500万人次和国内游客达1.5亿人次的目标。

2025年河内世界文化节现场。图自《新河内报》

越南旅游进入年末旺季:多方合力加速吸引国际游客

随着2025年进入最后一个季度,越南旅游业正迎来关键的冲刺阶段。面对2500万人次国际游客的年度目标,行业各方积极行动,通过政策优化、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等多重举措,全力推动旅游业在年末实现加速发展。

经芒街国际口岸出入境的游客。图自《广宁报》

中国游客逐渐回流广宁省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广宁省接待中国游客量占全国接待中国游客量的25%,占广宁省接待国际游客总量的40%。然而,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访广宁省的中国游客量已大幅下降。

附图。图自i越通社

胡志明市推动数字化转型 提升游客体验

在完成行政区划调整后,胡志明市拥有多样化的旅游生态系统,胡志明市确定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数字化转型,是提升游客体验、便利出行并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太阳富国航空公司的加入正在为越南航空市场带来新风。图自越通社

航空市场竞争激烈,旅客增添选择

太阳富国航空公司(Sun PhuQuoc Airways-SPA)的加入正在为越南航空市场带来新风。在旅游业强劲复苏的背景下,新航空公司的加入不仅增强了市场竞争,更开辟了度假型航空模式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