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芽庄海洋学博物馆:探索越南海底的瑰宝与记忆

位于庆和省芽庄市的海洋学博物馆隶属于海洋学研究院,馆内保存着越南最大的海洋生物标本收藏,约有2.3万件标本,涵盖来自越南海域及周边水域的5000种生物。这里不仅是珍贵海洋资源的保护地,也是集观光、娱乐与科普于一体的热门景点。

芽庄海洋学博物馆的亮点是占地近200平方米的大型标本展区,陈列着许多独特的标本。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具长18米、重近10吨的座头鲸骨架。该骨架于1994年在原南定省海域发现并打捞,是越南海岸发现的少有的体型巨大且保存完整的鲸骨之一。

馆内还保存着其他珍稀标本,例如曾在昆岛海域出现、目前极度濒危的儒艮。

海防市游客阮世幸:“今天来海洋学博物馆参观,我感到非常满意和兴奋,因为家乡和祖国还有这么多我未曾了解的独特事物,如今能亲眼看到,实在太棒了。”

随后,游客可进入科学设计的迷你海底世界,重现成千上万种海洋生物的生活景象。每个展区都逼真模拟海洋生物的自然栖息环境,展示鱼类、虾类、珊瑚等,让观众仿佛戴上了深潜镜,在海底探险。

胡志明市游客裴春政:“这里的海洋鱼类非常多样、美丽,海星养护得非常好。没来过海洋学博物馆的人一定要来看看,感受越南大海和家乡的美丽。”

值得一提的是设在一条长近100米、高约5米的穿山隧道内的黄沙—长沙海洋资源展区。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1926年至1953年间从黄沙群岛采集的稀有海洋生物标本。这些展品附有清晰的时间与地点标注,有力地证明了越南对黄沙、长沙两大群岛的主权。此外,这里还展出许多珍贵的海洋地质标本,展现了越南海洋岛屿资源的多样性。

胡志明市的游客阮氏玉碧:“这里的标本保存得非常完整,这是让后代了解祖国资源和历史的方式,尤其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长沙和黄沙两大群岛。”

海洋学博物馆的每个展区都如同浩瀚海洋中的一块生动拼图,让人惊叹于大海的美丽与奇妙。凭借科学研究与旅游体验的结合,芽庄海洋学博物馆正积极向公众传播热爱海洋与岛屿的情怀。(完)

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