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省实现突破 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近年来,广宁省优先安排大量资源投资于乡级医疗系统。特别是在2023-2025年阶段,全省已对126个医疗站进行了维修和升级,投资金额达数千亿越南盾,并提议新建8个医疗站。

下龙市卫生中心领导在鸿盖坊卫生站检查接种工作。图自广宁报
下龙市卫生中心领导在鸿盖坊卫生站检查接种工作。图自广宁报

越通社广宁省——广宁省的基层医疗系统目前包括地方医疗卫生中心和乡、坊级医疗站。这些单位是最贴近群众的初级健康护理据点。在新形势下,提升基层医疗质量已成为优先任务,旨在确保全省各地群众都能及时、便利、安全地获得医疗服务。

近年来,广宁省优先安排大量资源投资于乡级医疗系统。特别是在2023-2025年阶段,全省已对126个医疗站进行了维修和升级,投资金额达数千亿越南盾,并提议新建8个医疗站。同时,各级医疗中心也得到了新建或升级。经过投资建设后,各医疗中心和医疗站的设施焕然一新、整洁干净,基本设备配备齐全,从而提高了诊疗质量,增强了群众对基层医疗系统的信心。

广宁省还高度重视基层医疗人才的引进与培训。省人民议会签发的第28/2023/NQ-HĐND号决议规定了在2025年前吸引医生到部分省属单位工作的政策,其中包括吸引医生到各医疗中心和医疗站工作。该政策被视为推动基层医疗能力提升、加强社区健康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已有71名医生到医疗中心工作,另有8名全科医生被派往各医疗站工作。

广河乡居民邓文香先生分享说,“我患有高血压和风湿多年,经常来乡医疗站治疗。现在医疗站设施齐全,环境整洁,设备齐备,医护人员热情负责。我感到非常安心和满意。”

类似地,协和坊的裴氏明春女士表示,“我年纪大了,经常有血压和心脏方面的问题,所以定期来坊医疗站检查身体。医疗站是新建的,环境干净,医生非常热心,健康咨询也非常周到。”

2381122-wtm-6afa6e9013a3c5afc217ebaf3bfa2faf.jpg
海河卫生中心已获投资建设,设施宽敞、现代化。图自广宁报

近年来,广宁省的基层医疗系统在诊疗服务、疾病防控以及实施国家卫生重点项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除了取得的积极成果外,基层医疗仍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需要克服以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在地方政府体制改革背景下,省卫生部门主动制定了关于按照两级地方政府模式调整卫生系统机构的方案。根据该方案,医疗站系统将按照精简高效的方向进行重组,同时仍确保服务范围全面覆盖,方便群众就医。现有171个医疗站在调整后将整合为60个医疗站和90个服务点(其中包括位于云屯和姑苏两个特区的8个医疗站)。确保调整后,全省所有乡、坊和特区都至少配备一个具备完整功能的医疗单位。

对于地域广阔、人口分散的山区和偏远地区,各服务站/点将继续保留,并安排医生或具备专业能力的医务人员负责,以满足当地居民的基本就医和疫情防控需求。此次合并调整在科学原则指导下进行,综合考虑人口、地理、交通、现有设施及医疗队伍能力等因素,确保贴近实际、不影响群众就医服务。

根据该方案,原县、镇、市级医疗中心的名称将调整,去掉“县、镇、市(县级市)”等行政级别词汇,因不再设有相应的行政单位。这些医疗中心将继续作为隶属于省卫生厅的事业单位,原有办公地点、设施、资产和财务状况保持不变,组织架构、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数量维持现状。未来,卫生部门将继续审查整合,按区域设立区域医疗中心,以匹配地方行政新格局,实现区域化布局。同时,确保对基层医疗站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医疗服务。

本着“医疗贴近人民、深入群众,及时、便利、充分满足基层医疗保健需求”的宗旨,广宁省卫生部门设定的目标是:到2030年,建设一个坚强、现代的基层医疗体系,切实履行对每位居民进行全面、连续健康管理的职责。(完)

越通社

更多

越南竹林现身北非植物园。图自越通社

越南竹林现身北非植物园

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市中心的著名植物园Jardin d'Essai内,几簇来自越南的巨型竹子挺拔生长,枝叶投下清凉绿荫,为北非的植物群落增添了一道独具一格的风景。

防控—空军军种的Mi-171直升机运送救援物资抵达受灾区。图自越通社

安排直升机向乂安省灾区紧急运送救灾物资

乂安省西部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导致3座吊桥被冲毁,尤其是连接乂安省西部各乡的主干道——7A国道发生严重山体滑坡,多条路段被洪水淹没,交通全面瘫痪,救援力量无法通过陆路抵达灾区。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7月24日,国防部紧急出动两架直升机飞赴灾区展开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