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国家结核病防治计划取得实效

2024年,越南共发现超过11.3万例结核病病例,较2023年增长7%;通过细菌学检查确诊的病例超过72%,治愈率达到89%,国家结核病防治计划取得了迄今为止最佳成果。

卫生部副部长陈文舜教授在会上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卫生部副部长陈文舜教授在会上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2024年,越南共发现超过11.3万例结核病病例,较2023年增长7%;通过细菌学检查确诊的病例超过72%,治愈率达到89%,国家结核病防治计划取得了迄今为止最佳成果。

3月24日上午,中央肺科医院——国家结核病防治计划在河内举行了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纪念活动。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活动,旨在提高社区对结核病对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的严重影响的认知。

中央肺科医院院长、国家结核病防治计划执行委员会主任丁文亮博士、“优秀医师”表示,在政府总理发布通知后,中央肺科医院——国家结核病防治计划已开展了多次会议和多项结核病防治行动计划。

2024年,国家结核病防治计划取得了迄今为止最佳成果,2024年,越南共发现超过11.3万例结核病病例,较2023年增长7%;通过细菌学检查确诊的病例超过72%,治愈率达到89%,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敏感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为89.1%,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超过70%,这一比例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医疗系统得到广泛发展,全国63个省市均设有结核病防治单位,拥有865个治疗机构和406台GeneXpert检测设备——这是目前最先进的结核病检测技术,已配备给各医疗机构。

卫生部副部长陈文舜教授评价称,尽管面临诸多挑战,越南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仍取得了许多值得肯定的成果。越南结核病防治网络覆盖已所有乡坊; 100%的人口获得结核病防治服务。新发和复发结核病病例的治愈率达近90%。

特别是,2024年还是卫生部新技术的强力实施,尤其是先进技术的应用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Xpert检测——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以实现结核病的早期和准确诊断的一年。

然而,越南的结核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越南每年约有18.2万新发结核病患者;9900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以及约1.1万人因结核病死亡。

2023年,越南在全球结核病负担最高的30个国家中排名第12位,在全球耐药结核病患者数量最多的30个国家中排名第10位。

丁文亮表示,终结结核病的目标亟需各级领导、各部门、团体和全社会的支持与承诺,以确保可持续的财政资源,确保结核病防治干预措施从中央到地方同步实施。

因此,他建议将结核病培训课程纳入医学人力资源培训机构的必修内容,以便医生在执业过程中具备结核病相关知识。

丁文亮还强调,结核病控制工作必须与医疗机构相结合。医疗机构应在常规诊疗中整合结核病筛查,并将结核病筛查信息纳入电子健康档案。

为从基层医疗机构早期发现疾病,各地需通过广泛使用Xpert检测来提高结核病诊断网络的质量;并与合作伙伴合作,加强在监狱、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以及私立医疗机构中的结核病筛查工作。

“目前全国已有2000万份电子病历,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长。电子病历实时监控系统使结核病防治工作更加有效。”丁文亮建议道。

为进一步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效率,国家结核病防治计划建议政府指示相关部门研究并允许由各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项目按照特殊机制组织和实施。

为确保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财政资源,需加强国家预算和医疗保险的投资,因为国际援助资源正在逐渐减少甚至不复存在。

丁文亮相信,到2025年,随着政府总理的强力实施和基层医疗机构的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有力开展,希望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比例能够达到70%。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同步实施各项措施,越南有望在2035年全球目标之前提前完成终结结核病的目标。(完)

越通社

更多

108中央军医院的医生正在手术。图自人民军报

复杂多器官移植手术成功:6名患者获救

11月9日,该医院成功实施了一例来自脑死亡捐献者的多器官移植手术,救治了6名重症患者,并支持移植给另外2名等待者。这是该医院于2025年完成的第四例脑死亡捐献多器官移植手术。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出席乂安省那外寄宿学校开工仪式。图自越通社

全国17个省市同步开工建设边境乡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

11月9日上午,全国17个省市同步举行陆地边境乡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开工仪式。该项目由越南教育与培训部主办,与越南国家电视台、越南邮政电信集团、越南军队工业与电信集团以及17个陆地边境省市配合展开,开工仪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

第13号台风“海鸥”致逾2.6万间房屋损毁。图自越通社

第13号台风“海鸥”致逾2.6万间房屋损毁

根据农业与环境部下属堤坝管理与防灾局统计,截至11月8日8时,第13号台风及其环流已造成245间房屋倒塌、26226间房屋受损或屋顶被掀翻,房屋损毁数量较7日下午增加8664间。

从以拾荒为生的妇女,如今她们已成为运用科技的“绿色战士”。图自越通社

顺化市塑造垃圾循环经济

顺化市的“科技拾荒合作组”模式正在为城市垃圾管理带来积极变化。从以拾荒为生的妇女,如今她们已成为运用科技的“绿色战士”,通过mGreen应用与再生供应链实现连接。不仅改善了成员的生计、提升社会地位,还助力构建可持续的垃圾循环体系,彰显顺化在建设绿色、清洁、循环城市中的先锋作用。

研讨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东南亚地区网络犯罪防治对策建议

11月7日,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人文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Tech for Good Institute,简称TFGI)在河内联合举办题为“公众对话——增强东南亚防范诈骗与欺诈的韧性:以越南为重点”的国际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