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人工智能发展鸿沟仍较大

传媒发展与政策研究院院长阮光同表示,87%的人工智能(AI)集成项目未能在实际中开展;70%的受访企业和组织认为,人工智能的集成效果较低。

将虹膜生物识别信息收集到身份数据库中。图自越通社
将虹膜生物识别信息收集到身份数据库中。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3月18日,传媒发展与政策研究院(IPS)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越南办事处联合在河内举行“越南公共部门人工智能发展全景评估”专题座谈会,同时公布了《越南国家机关中人工智能应用:准备度评估与建议》报告。该报告由传媒发展与政策研究院(IPS)在UNDP的支持下进行。

传媒发展与政策研究院院长阮光同在座谈会上表示,87%的人工智能(AI)集成项目未能在实际中开展;70%的受访企业和组织认为,人工智能的集成效果较低。通过与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代表、一些企业、人工智能专家进行超过30次访谈,以及研究资料和正式报告,研究小组对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技术产品在公共部门的应用现状、战略定向背景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目前一些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关初步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国家管理和服务工作, 如:行政服务领域的虚拟助手系统、人脸识别软件在安全秩序中的应用、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等;然而,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调整的鸿沟,以确保人工智能在公共部门的可持续和高效发展。

专家们强调了数据和基础设施在有效应用人工智能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连接和共享仍然有限,阻碍了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广泛实施。政府机构拥有大量数据,但数据分散且缺乏联系,给人工智能的有效应用带来了困难。此外,公共部门的人工智能专家数量较少,导致对私营部门的高度依赖,技术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限制。与此同时,政策框架和机制不明确也是一个重要障碍;尽管越南已经有了人工智能战略,但法律体系和技术标准尚未完善等等。

财务挑战也是一个显著障碍,因为人工智能的实施需要大量资源,而政府预算有限,财政机制存在不适应的地方,这使得投资人工智能应用面临困难。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越南副首席代表帕特里克·哈弗曼(Patrick Haverman)认为,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我们生活、工作和管理的方式。它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只有在负责任地使用时,才能发挥其作用。越南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通过战略和适当的投资,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推动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

与会代表提出了关于如何在政府机构使用和运营人工智能的建议。各机构应制定明确的法律框架和机制,出台关于人工智能使用的问责规定、伦理规范、风险管理和隐私保护等规定。

专家们还提到发展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以鼓励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为公共部门开发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开放数据,简化与数据相关的行政程序,并投资于人工智能所需的计算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国家机关还应注重伦理的人工智能和风险管理,确保透明、公平、不偏不倚,并保护公民的隐私。

与会代表还讨论了人工智能治理和伦理;政府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准备度;全球人工智能的背景;人工智能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利用人工智能机会的风险;实施人工智能的挑战等。(完)

越通社

更多

出席题为 “通过数字化转型与全球市场对接提升越南企业竞争力”的研讨会的代表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通过数字化转型与全球市场对接提升越南企业竞争力

10月27日,在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框架内,越南工贸部贸易促进局举行题为 “通过数字化转型与全球市场对接提升越南企业竞争力”的研讨会,传播“数字化转型——迈向全球”(Go Digital – Go Global)的信息。

政府副总理陈红河会见三星工程建设公司及三星集团领导。图自越通社

政府副总理陈红河会见三星工程公司领导

10月27日下午,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在政府驻地会见了三星集团旗下三星工程公司(Samsung E&A)执行副总裁金大源,听取该公司在九龙江三角洲地区若干供水及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的报告。

座谈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河内公约》:传递网络安全同担的信息

10月25日,在《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期间,数字信任联盟和越南公安部网络安全与高科技犯罪防范局联合举行题为“在线平台在保护儿童和青少年防范网络犯罪中的作用”的座谈会,吸引了管理机构、国际组织、技术平台等代表参与。

2024年12月24日下午,《河内公约》得到通过。图自越通社

《河内公约》:数字信任的“河内甜蜜果实”

越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杜雄越大使表示,《河内公约》经过多年谈判得以通过是多边主义在困难时期走上正确道路的重要体现,再次强调了多边主义和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起着作用和重要性。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技术设备展的参观者。图自越通社

《河内公约》:守护国家数字未来

当今世界正加速迈入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不仅是技术防线,更是越南在国家数字化进程中巩固成果的重要屏障。10月25日,越南将作为《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又称《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的东道主,彰显越南在全球网络安全治理中的地位、作用与承诺。

本届会议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及越南的专家、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和投资者的参与。图自越通社

为企业建设支持创意生态体系

10月23日,韩国Cicon组织与Q&S娱乐集团公司在胡志明市联合举办2025国际创新城市文化融合产业论坛。本届论坛以“Cicon ASEAN5+2025——城市文化融合产业”为主题,旨在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建设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俄罗斯外交部国际信息安全司司长兼俄罗斯总统信息安全领域国际合作问题特别代表阿尔图尔·柳克马诺夫(Artur Liukmanov)。图自越通社

河内公约:打击网络犯罪需要各国合作

至于越南与俄罗斯在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方面的具体合作,柳克马诺夫表示,双方通过联合国安理会、两国内务部、各场研讨会、会议和信息安全专家培训项目等多种渠道定期分享经验并加强配合。两国的突出共同点是在保障信息安全工作中都重视人的因素。

资料图。图自互联网

《河内公约》:数字世界的“盾牌”

在网络犯罪日益蔓延,互联网、人工智能(AI)、区块链及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在网络犯罪防控领域开展全面合作的需求愈发迫切。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又称《河内公约》)的诞生,正是为回应这一现实需要,旨在为全球数字安全合作建立共同的法律框架。

越通社社长、评委会主席武越庄和文化体育旅游部副部长谢光东向一等奖获奖者颁发奖项。图自越通社

32个作品荣获第二届“科技从心出发”奖

10月23日下午,越南通讯社(以下简称越通社)与越南军队工业与电信集团(Viettel)联合举行第二届“科技从心出发”图片和视频奖颁奖典礼及获奖作品展览。

越南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陈国庆近日在阿尔及利亚播出的电视节目中介绍两国合作关系以及越南在《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制定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阿尔及利亚积极参与《河内公约》制定进程

《河内公约》开放签署和批准仪式将于10月25日至26日在河内举行,10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参加。这是自2019年以来经过6年紧张谈判的成果,旨在建立一个全面的法律框架,帮助各国在预防和打击跨境网络犯罪,为国际社会维护安全健康的数字空间中有效协调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