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荣对唱-瑶族同胞的传统歌谣

“苞荣对唱”(Páo Dung)是瑶族同胞的一种民间表演形式,由演唱者即兴创作歌词,以表达他们的心声、情感、愿望和渴望。苞荣对唱的旋律反映了瑶族同胞的劳动、生活、风俗习惯、礼仪以及他们的心声情感和愿望。

红瑶族同胞在户外唱“苞荣”。图自《越南之声》
红瑶族同胞在户外唱“苞荣”。图自《越南之声》

越通社河内——“苞荣对唱”(Páo Dung)是瑶族同胞的一种民间表演形式,由演唱者即兴创作歌词,以表达他们的心声、情感、愿望和渴望。苞荣对唱的旋律反映了瑶族同胞的劳动、生活、风俗习惯、礼仪以及他们的心声情感和愿望。

“苞荣”在瑶族语中意为歌唱。红瑶族和钱瑶族发音为“拔荣”或“把荣”;长袍瑶族发音为“哎冗”或“爱冗”。苞荣对唱起源于劳动、生产以及精神生活的需求,并代代相传,成为瑶族同胞的一种独特文化活动。瑶族的苞荣对唱分为三类:“礼仪苞荣”用于成人礼、婚礼、供奉盘王仪式、葬礼和满月等;“生活苞荣”包括摇篮曲、娱乐歌唱和男女对唱等;“劳动苞荣”是赞美劳动生产、自然美景的歌谣,它反映了游耕生活、梯田耕作或是瑶族同胞各代人积累并传承给后代的天气和季节经验。

潘清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盘德胜:歌唱没有固定日期。在红瑶族的节日、禁忌日、避风日和避免动物破坏庄稼的日子,人们不会下地劳动,而是聚集成群进行歌唱。那些歌曲犹如用自己的言语来表达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分享喜悦和悲伤,表达男女之情和兄弟情谊。这些活动使得同胞们更加团结,并在忙碌的农事之后成为一个文化娱乐平台,让精神焕然一新。

瑶族同胞非常喜爱歌唱。每走一步、每一天劳动,每一种喜悦和悲伤都被凝聚成母亲的摇篮曲、青年男女的倾诉以及长辈的教诲。歌声能驱散所有疲劳和忧愁,使人们重新能量满满。随着时间的推移,瑶族人自发创作、自发歌唱、自发娱乐,提炼出许多有意义的歌谣并传承至今。苞荣对唱创造了一种乐观、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劳动和理解道理的精神生活。

高平省原平县潘清乡红瑶族大妈李未生:有欢快的歌,也有悲伤的歌。但欢快的歌更多,悲伤的歌较少。

苞荣对唱没有乐器伴奏,以即兴方式和个人情感自然表达,因此它的旋律丰富而充满抒情意味。苞荣对唱的独特之处在于歌词“现编”,展示了歌者的应变能力。

潘清乡红瑶族社区副主任盘道普:红瑶族有许多不同意义的歌谣。例如,传统的情歌对唱就像问答一样,例如在路上遇到异性,唱问对方去哪里,然后对方唱着回答并反问去哪里,做什么。

苞荣对唱的特别之处在于,即使是同一种形式和内容,每个瑶族分支的旋律、音调和表现形式都各不相同,丰富了瑶族的民歌宝库。苞荣歌词形象丰富,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对比。

红瑶族大姐冯未苑:在空闲时间,大家可以休息的时候,就会唱起来。例如男女之间的对唱,生活中关于红瑶族生活和文化的对唱。有时分队来唱,例如男对男,女对女,或男女混合穿着传统民族服装一起唱。

由于其独特的价值,2024年2月21日,苞荣对唱被越南文化、体育和旅游部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瑶族同胞来说,苞荣对唱一直被视为珍贵的宝物。经过长时间的传承,苞荣对唱的旋律至今仍被各代瑶族儿女继承和发展。(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外国游客在河粉节品尝卷河粉。图自越通社

2025年越南河粉节:汇聚越南三地河粉精华

在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厅的指导下,2025年“越南河粉节”于4月18日晚在升龙皇城遗产区隆重开幕。此次活动以“越南河粉精华——数字时代的文化遗产”为主题,吸引了市领导代表、各国驻越外交机构、国际组织近200位代表出席以及众多国内外游客和市民。

陶艺村目前是东南亚最古老的陶瓷村。图自越通社

提升占族陶瓷文化遗产价值

宁顺省宁福县福民镇的宝竹(Bàu Trúc)陶艺村目前是东南亚最古老的陶瓷村,至今仍保持着传统陶瓷手工技艺。这里的人们不仅关注保存传统工艺,还不断创造新的陶瓷产品,推动旅游业发展。

启定陵双龙雕像形态丰满、喜庆。图片来源:越南画报

顺化——龙之乡

在越南文化中,龙是神圣而不存在的生物,位居四灵(龙、麟、龟、凤)之首。龙本身汇集了九种真实动物最美好的特征:蛇身、鲤鱼鳞、骆驼头、鹿角、虎足、鹰爪、牛耳、狮鼻鬃、公鸡尾。

《懒猴永不哭》电影截图。

越南一电影在第22届亚洲电影节获奖

越南导演范玉璘的电影《懒猴从不哭泣》(Cu li never cries)在于4月8日至16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的第22届亚洲电影节荣获最佳电影奖。越南驻意大利大使馆参赞阮秋霞出席颁奖典礼并代表剧组领取奖项并转交给电影制作团队。

政府副总理梅文政同各部门、单位召开会议,核查2025年联合国卫塞节准备工作。图自越通社

2700多名代表出席2025年联合国卫塞节

联合国卫塞节将于5月6日至8日在越南佛教学院(胡志明市平正县)举行。这是越南第四次主办这一重要活动。预计吸引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国际代表和1500多名国内代表参加。

越中两国领导出席7项涉及铁路和公路领域的重要合作文件签署仪式。图自越通社

越中加强铁路和公路领域合作 促进互联互通

据越南建设部最新消息,在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越南建设部长陈鸿明与中方合作伙伴签署7项涉及铁路和公路领域的重要合作文件。

长安庙会是古都独特文化价值交汇和连接之地,体现宁平人民的特色信仰文化。图自《人民报》

2025年宁平省长安庙会之独特

4月13日(即农历3月16日),以“长安——千年遗产,江山之魂”为主题的2025年长安庙会在宁平省长安生态旅游区举行。

越南马戏联合会将于4月25日至5月4日编排和演出艺术特别活动《祖国统一日》。图自越通社

越南南方解放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将在全国各地举行

文化体育旅游部表演艺术局局长阮春北表示,为庆祝2025年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文化体育旅游部下属各艺术单位将举行系列艺术特殊活动,其中包括越南歌剧院将举行“跟随胡伯伯的岁月”艺术活动,将演出两个剧目《胡伯伯的橡胶凉鞋》和《不眠之夜》(4月17日至27日)。

为奥黛尽早被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做出贡献。图自越通社

为奥黛尽早被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越南香色”奥黛艺术晚会4月14日晚在河内举行。这是越南妇女联合会中央委员会举行,旨在庆祝国际妇女节、纪念二征夫人起义1985年、纪念越南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的活动。

2025年雄王祭祖仪式。图自越通社

旅居加拿大越南人参加2025年雄王祭祖仪式

4月12日,越南驻渥太华大使馆在庄严、温暖的气氛中举行了2025年雄王祭祖仪式。该活动有助于维护民族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并进一步深化越南侨胞之间的团结之情,共同心系祖国家乡。

嘉莱族妇女舂米。图自越南之声

嘉莱族妇女的舂米习俗

在嘉莱族人中,舂米是由女性承担的工作。她们通常只舂足够当天或几天使用的米量。如今,尽管已经有了碾米机,但许多嘉莱族家庭仍然使用传统简单的工具——舂臼来舂米。

“越南英雄母亲形象” 网站亮相仪式。图自越通社

推出3000名越南英雄母亲形象网站

4月11日,胡志明市团市委同胡志明市科学技术局在南部妇女博物馆联合举办画家邓爱越交流活动,并正式推出“越南英雄母亲形象” 网站,庆祝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1975.4.30-202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