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市计划将对国外返回的1万多名公民进行隔离

河内市新冠肺炎疫情防空工作指导委员会3月18日晚召开会议。
河内市计划将对国外返回的1万多名公民进行隔离 ảnh 1会议全景。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河内市新冠肺炎疫情防空工作指导委员会318日晚召开会议。河内市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德钟表示,河内市计划将对国外返回的1万多名公民进行隔离,旨在加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力度。

阮德钟表示,目前河内市正在开展4种隔离方式,即隔离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将被转移到中央热带病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河内市在各所医院做好基础设施准备,设立数千张病床,在必要的情况下可提供隔离治疗场所。河内市使用军队的基础设施,同时制定计划扩大集中隔离规模,河内市还动用各酒店参与防疫工作,可供约1500人提供隔离场所。与亲密接触者接触人员将居家隔离。

河内市已采取强有力措施抗击疫情。然而,尚未接受隔离的从国外返回的越南公民患病危机很大,因此阮德钟要求各职能力量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制定符合计划,医疗卫生部门继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避免医疗资源浪费现象发生。

河内市计划将对国外返回的1万多名公民进行隔离 ảnh 2河内市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德钟在会上发言。图自越通社


河内市卫生局副局长黄德幸表示,截至318日,河内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15例,其中巴亭郡8例,还剑郡2例,龙边郡2例,纸桥郡2例,在内排机场过境1例。目前只能力量已确定患者亲密接触者416例,403人检测结果已呈阴性,3人正在等待中,其余尚未确定住址。

河内市疾病控制中心经理阮日感表示,从疫区国家返回的人员迅速增加。因此职能力量应密切观察疑似病例。为了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力量,该中心与河内医科大学配合,动用100名应届毕业生参与防疫。

3
17日,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已颁发第1097和第1098号决定。根据该决定,河内市将在河内市高科技职业大专和法云-四峡学生居住区设立集中隔离区。(完)

越通社

更多

吉祥物—与高棉族龙舟息息相关的象征。图自越南之声

吉祥物—与高棉族龙舟息息相关的象征

对于九龙江平原地区的高棉族人来说,龙舟(Ghe Ngo)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包括信仰虔灵价值。因此,龙舟总是装饰着令人印象深刻的彩色图案;每艘龙舟都有一双充满艺术性的眼睛,船头上设有一个典型的吉祥物。

侦破QB525专案后,当局缴获各类毒品295.5公斤。图自边防部队

越南政府总理致信表扬缉毒战绩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近日致信,表扬有关部门成功组织专项行动,摧毁多个从境外向越南大规模贩运毒品的犯罪网络。

侦破QB525专案后,当局缴获各类毒品295.5公斤。图自边防部队

职能力量与被移交公民。图自越通社

西宁省接收柬埔寨移交的79名越南公民

西宁省公安厅于9月10日发布通报称,9月9日11时30分,该省公安厅刑事警察处与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木牌国际口岸边防哨所以及其他职能部门协作,接收由柬埔寨执法力量移交的79名越南公民(66男、13女)。这些公民大多在柬埔寨非法居住、非法务工或违反当地法律而被拘留。

两名阿根廷大学生代表越南在阿根廷东盟模式竞赛中荣获优秀奖。图自越南驻阿根廷大使馆

阿根廷大学生代表越南在阿根廷东盟模式竞赛中荣获优秀奖

来自阿根廷萨尔瓦多大学(USAL-UB)国际关系专业的两名大学生佩德罗·托斯卡诺(Pedro Toscano)和弗洛伦西亚·卡米拉·戈麦斯(Florencia Camila Gómez)以越南代表资格参加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首次举办的东盟模式竞赛,并获得优秀奖。

附图。图自越通社

2025年胡志明市中秋月饼市场启动

距离中秋佳节还有近一个月,胡志明市2025年中秋月饼市场已率先启动。众多知名品牌纷纷推出全新月饼系列,不仅在口味上不断创新,还在设计、包装和款式上大力投入,色彩鲜明、充满传统文化韵味,以吸引消费者关注。

渔民将海产品拿去销售。图自越通社

解除IUU“黄牌”:宁平省严厉处理“三无”渔船

为落实中央关于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IUU)捕鱼的指示,近年来宁平省不断加强渔业捕捞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组织安全、高效的生产,提升渔民生活水平,为保障国防安全和维护祖国海洋岛屿主权作出贡献。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Vingroup起诉68个传播该集团虚假信息的组织和个人

越南最大民营企业Vingroup集团8日宣布,已就境内外68个组织和个人在网络上传播关于该集团的虚假信息提起民事诉讼,并向有关机关报案,同时致函部分驻外使馆。据Vingroup集团,此举不仅是为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更是为了捍卫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共利益。

首都市民参观关于胡志明主席的图片展。图自越通社

俄罗斯青年对胡志明主席的深厚情感

越通社驻莫斯科记者报道,莫斯科东方文学中心向胡志明博物馆代表团授予一份特别的历史资料——1925年出版的《第五届世界共产国际大会》一书,书中收录阮爱国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