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箕编织手艺村

河内富川县富足乡居民以灵巧的双手利用北部山区和中部一些省野生的芒箕(俗名土藤)编织成筲箕、收纳筐、桌椅柜、相框、花瓶、小动物等产品。

河内富川县富足乡居民以灵巧的双手利用北部山区和中部一些省野生的芒箕(俗名土藤)编织成筲箕、收纳筐、桌椅柜、相框、花瓶、小动物等产品。

富足乡刘尚村是第17世纪传统芒箕编织业的起源地,后来扩展到全乡和邻近地区。上世纪90年代芒箕编制品是畅销出口品。该乡现有8个村近8000人从事编织 业。仅刘尚村,在400户1400多劳动力之中,从事芒箕编织占70%。据70岁阮文松艺人说,“从前我们只编织简单的家用和农业器具,今天已经着重生产 各种各样出口工艺品。”

芒箕呈天然深红或棕色,具有柔韧、耐用的特点。按照经验,刘尚村民常用安沛、谅山、高平、北件等省所产的优质芒箕。芒箕收购后进行分类,至少经过三次暴晒才能保持其耐用性和颜色。按用途劈成数条篾子进行编织。

产品成型后用硫磺熏蒸,上油以保证颜色鲜艳、经久耐用。之后晒干或烘干,根据产品要求再上油一两次再晒或烘干。最后包装打箱,运往全国各地销售或出口国外。

芒箕编织业全靠手工,不需购置机械设备,只要一座烘干炉,一个浸泡池,一块倾斜场兼晒场。

利用席草、藤竹、水葫芦、玉米鞘、芭蕉鞘等原料同芒箕混编,富足手艺村生产出8种不同产品,共2000个款式。由于品种丰富多样、美观、质量好、耐用、价格合理,富有天然情趣和时代气息,深受国内市场欢迎,并畅销中国、日本、台湾、印度和中东等世界20个国家、地区。

芒箕出口产品生产实现了工序专门化。有的户专编底座,有的专编体部,有的专门烘干、熏蒸、喷光泽油等。成品送到另一户贴标签、包装。富足乡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有活儿干。一排排芒箕、藤竹等原料晒在村路边,院子里堆满了原辅料。目前,各编织户订货单主要来自富足乡各企业,采取来料加工的方式。这种中小型生产组合的模式,打造了综合生产能力。

芒箕编织业起源地的刘尚村现在是河内吸引游客的手艺村旅游点。富足乡中心的刘尚集市是富遵、红旗、成功、贤良、富玉等15家企业宣传推介产品的地方。

今日的富足手艺村,有宽阔整洁的混凝土路,鳞次栉比的高楼,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处处充满活力。以数百年历史的芒箕编织业,富足正在发展成为繁荣、活跃的商品生产地。(来源:越南画报)

更多

胡志明市旅游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引领新发展走廊。图自越通社

胡志明市旅游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引领新发展走廊

在胡志明市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正式运行的背景下,该市旅游业正从复苏阶段转向加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各地方和旅游企业界正主动调整产品定位,拓展地理走廊,促进区域互联互通,促进可持续发展,并以人民和游客为中心。

越捷航空开通飞往中国西安新航线。图自越通社

越捷航空开通飞往中国西安新航线

值此夏季旅游旺季来临之际,越捷航空公司7月7日正式开通河内至中国西安的直飞航线,为乘客往返两国尤其是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之间提供更多便利选择。

游客可以从船舷一眼望去,欣赏到一排排巍峨的岩山。图自越通社

探索庆和省永希湾的壮丽之美

位于庆和省南部地区的永希湾,隶属于主山国家公园(永海乡主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正逐渐成为今年夏季颇具吸引吸引力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研讨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推动越南与日本旅游合作

7月4日,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驻越南代表处在岘港市举行2025年日本旅游推介与商务对接研讨会。

JNTO驻越南首席代表松本文。图自越通社

推动越南与日本旅游合作

7月4日,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驻越南代表机构在岘港市举办2025年日本旅游推介暨商务对接会。

屏幕截图

澳大利亚摄影师“痴迷越南”的旅程

7月3日,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刊登了澳大利亚记者兼摄影师罗南·奥康奈尔撰写的一篇文章,其中盛赞越南的自然风光与美食,并表达了其对被誉为“亚洲最具吸引力目的地”的越南众多著名景点的深刻印象。

正在越南海洋医学研究院高压氧舱接受治疗的患者。图自越通社

越南正成为医疗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越南不仅以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文化和丰富的美食吸引国际游客,如今也正逐步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质优价廉和专业服务并存的医疗旅游目的地。

越南娱乐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演出现场。图自越通社

为越南旅游奏响“新旋律”

当音乐在陌生的空间响起时,游客不仅用耳朵倾听,更用心灵感受。如今,音乐已成为旅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激发情感、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