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庄省佛教南宗寺庙——蝙蝠寺

九龙江三角洲地区约有600座高棉族寺庙,其中,朔庄省蝙蝠寺建筑的优美、独特程度数一数二。蝙蝠寺始建于十六世纪,高棉族语名称为瑟雷·特卓·马哈督(Seray Techo Mahatup)。
朔庄省佛教南宗寺庙——蝙蝠寺 ảnh 1朔庄省蝙蝠寺建筑的优美、独特程度数一数二。(图片来源:因特网)

越通社河内——九龙江三角洲地区约有600座高棉族寺庙,其中,朔庄省蝙蝠寺建筑的优美、独特程度数一数二。蝙蝠寺始建于十六世纪,高棉族语名称为瑟雷·特卓·马哈督(Seray Techo Mahatup)。这是一座佛教南宗寺庙,坐落在朔庄省黎鸿峰街。

瑟雷·特卓·马哈督寺,高棉族语意为马族。其俗名为蝙蝠寺,因为数百年来,这里已经成为狐蝠的自然栖息地。蝙蝠寺各项建筑,如大门、正殿、僧舍,从小小的细节到总体建筑都堪称完美经典,因此被视为文化艺术和物质的博物馆。

朔庄省佛教南宗寺庙——蝙蝠寺 ảnh 2蝙蝠寺中的佛塔。(图片来源:因特网)

蝙蝠寺总体建筑具有高棉族四面寺的传统特色,雕刻、装饰花纹以格调化的莲花为主,既协调又细腻。据胡志明市旅游干部黄文越介绍,蝙蝠寺占地面积3公顷,周围是参天古香坡垒树,使这项工程具有和谐之美。

他说:“马哈督寺的建筑空间与大自然和周围环境相辅相成,给人一种平安、惬意的感觉。走进寺里,人们感到爽朗、怡人,从心灵深处感到平安。”

朔庄省佛教南宗寺庙——蝙蝠寺 ảnh 3蝙蝠寺屋顶。(图片来源:因特网)

一走进寺庙大门,将看到绚烂的黄色笼罩着整座寺庙。高棉族艺人以精湛手艺建造了这座拥有两层有色瓦顶且优美程度数一数二的建筑群。屋顶四角是翘起的娜迦蛇神,雕刻精致,屋顶为尖塔。寺外围柱都雕有双手在胸前合十的柯美娜(Kemnar)仙女,犹如向游客致意和祝福。走进正殿,高棉族建筑传统文化日益显现,最突出的是朱漆贴金的释迦牟尼佛像。

黄文越告诉我们:“高棉族寺庙最重要的是正殿。高棉族信奉南宗佛教,因此,和京族寺庙不一样,正殿只会供奉唯一一尊释迦牟尼佛像。京族还要供奉其他佛像。这是区分高棉族与越族和华族寺庙的方法。”

朔庄省佛教南宗寺庙——蝙蝠寺 ảnh 4正殿。(图片来源:因特网)

正殿外面的雕刻花纹和浮雕具有南方高棉族建筑的特征。特别是,墙上有28幅画,再现释迦牟尼自诞生、觉悟到涅槃的整个过程。正殿周围是多座宝塔,安放各位僧侣和逝者的骨灰。

朔庄省佛教南宗寺庙——蝙蝠寺 ảnh 5画在正殿墙上的释迦牟尼的故事。(图片来源:因特网)

蝙蝠寺是一项在建筑艺术上具有较高价值的工程,也是维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地方,以及举行各种节日、宗教信仰活动的场所,以满足当地高棉族精神文化、娱乐、欣赏艺术、举行体育比赛、学习文化和佛理、增长知识的需求。

朔庄省佛教南宗寺庙——蝙蝠寺 ảnh 6蝙蝠寺院子里悬挂着的蝙蝠群。(图片来源:因特网)

家住蝙蝠寺附近的陈文南说:“我每天上午都到寺里上香。每年春节,高棉族都会做一些饼食和饭菜拿到寺里祭拜,缅怀逝者。农历每月十五或节日也集中在寺里。八月十五祭月节时,人们在家里祭祀三天,然后到寺里祭拜,请僧人念经,缅怀家中过世的人。”

蝙蝠寺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这里数百年来一直是珍稀的狐蝠栖息之地。走进寺里,人们将看到无数的参天古树,其间夹杂着各种果树,以及数千只倒挂树上的蝙蝠。高峰时期,寺里竟然有一百多万只蝙蝠,更特别的是,它们只是倒挂树上,从不吃寺里的水果。傍晚时分,响彻天空的是它们扑簌簌的振翅声和尖利的叫声,召唤伙伴开始夜间觅食。(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与会代表。图自越通社

越南发展可持续旅游 打造持久竞争优势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可持续旅游发展国际会议在宁平省举行。与会代表围绕着GMS各国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认知与经验、GMS在推动可持续旅游方面的愿景与行动两大主题展开讨论。

富寿省漫山遍野的金黄稻田。图自越通社

越南旅游业迎来年底“黄金季节”

每年最后几个月是越南旅游业的“黄金季节”,旅游目的地纷纷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为实现到2025年接待国际游客达2500万人次的目标,各企业推出多项刺激旅游需求和优惠计划,以迎接这一旅游旺季。

新广义省地域辽阔,从高山、边境到海岛,山海相连,风光壮丽,为将旅游业打造成为新阶段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图自人民报

广义省推进生态旅游与海岛旅游融合发展

在新的发展格局中,广义省明确提出,要同步、可持续地推动“海洋—旅游—服务业”经济发展,充分挖掘自然与文化优势,吸引投资,推动旅游与服务业发展,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国际游客到访河内街道。图自越通社

河内旅游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2025年前10个月,河内共接待游客逾2822万人次,同比增长近22%,展现出首都旅游强劲的复苏动能,巩固其作为区域领先目的地之一的地位。河内正加快推出一系列全新旅游产品,从河流游、地铁游到夜间旅游与社区旅游,为首都旅游在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阶段塑造全新面貌。

韩国红叶季之美。图自越南人民报

搜索赴韩国和日本旅游信息的越南游客数量激增

进入红叶季,越南游客对日本和韩国旅游的关注度持续升温,相关搜索量较夏季分别大幅增长 55% 和 24%。在韩国,首尔和釜山是最受青睐的两个目的地;而在日本,东京和大阪是今年秋季最受越南游客关注的城市。

庆和省颇受俄罗斯游客青睐。图自越通社

越南依然颇受俄罗斯游客青睐

据越通社驻莫斯科记者报道,俄罗斯旅游联盟(RUTI)刚刚发布了与越南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旅游业相关的积极信息,即使这些地区刚受特大暴雨台风来袭。

意大利邮轮歌诗达·赛琳娜号(Costa Serena)已抵达广宁省下龙国际邮轮港,开始参观下龙湾之旅。图自越通社

下龙国际客运港预计年底接待游客约3.2万人次

11月11日至12日,位于广宁省白斋坊(Bãi Cháy)的下龙国际客运码头连续迎来了两艘豪华邮轮——荷兰Westerdam和巴哈马Star Voyager号豪华游轮载有3100多名游客及船员,已来到广宁遗产区参观游览。

美食成为胡志明市的“旅游语言”

美食成为胡志明市的“旅游语言”

发挥越南最大经济、文化、社会中心的潜力与优势,胡志明市旅游业不断创新,打造多样化、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定期举办各类活动,以提升游客体验。尤其是,胡志明市正大力挖掘地方美食资源,将其融入核心旅游产品,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

与会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越南在美国推广旅游加强合作与企业交流

当地时间11月4日晚,越南国家旅游局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举办越南旅游推广计划,拉开了在美系列旅游推介活动的序幕,意在加强旅游合作、促进双方游客交流及拓展两国企业间的对接。

沙坝的登山列车为游客增添了绿色旅游新体验。图自越通社。

沙坝加速吸引年终节庆旅游客流

凭借低温、雾霭与冰雪等独特气候条件,老街省沙坝的“冬季文化节”已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有助于激发旅游消费、推动当地“无烟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外国游客探索宣光省。图自越通社

越南山区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截至目前,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的200多处世界地质公园中有4处是越南的。这不仅是在考古学、地质学和地貌学方面具有国际价值的“金矿”,更是保护当地历史与文化特色的重要空间,蕴藏着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保护齐头并进的巨大潜力。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这片细长的土地,蕴藏着越南民族灿烂而独特的文化积淀。顺化古都遗迹群、会安古城与美山圣地——三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瑰宝,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