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花卉小货郎为河内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漫步在首都河内的大街小巷,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花卉或水果小货郎,其为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组图:花卉小货郎为河内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ảnh 1河内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花色。如果说春季有红艳艳的桃花,夏季有香幽幽的荷花,那么,秋季到来时,市内到处都能闻到乳花(又称黑板树花)浓郁的香味。河内最美丽的季节是初秋。河内的秋天具有独特的韵味,有甜美,也有靓丽。秋意洋溢在大街小巷,带着一年中最美季节的风韵。五颜六色的花卉为首都河内拼成五颜六色的一幅画。图自 Vietnam+
组图:花卉小货郎为河内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ảnh 2秋天里扑鼻甜美的紫苑花香留住人们的脚步。紫菀花,学名紫苑,又称青牛舌头花、山白菜、驴夹板菜、驴耳朵菜、青菀和还魂草,菊科多年生草本。紫苑花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怕干旱,耐涝,耐寒力强,常生于海拔400-2000米的低山阴坡湿地、山顶、低山草地及沼泽地。紫苑原产于我国,现朝鲜、日本、苏联以及西伯利亚东部也有分布。根药用主治慢性气管炎,止咳,化痰。图自 Vietnam+
组图:花卉小货郎为河内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ảnh 3在繁华喧闹的城市里,看到这些推车卖花的人总让人们不由得回顾往年的美好回忆。河内有12个花季。每个花季都留下了卖花人走在河内各条街道上的足迹。她们也许是来京谋生的外省人,也许是在这繁华喧闹的城市里默默度过自己的人生,而这个人生却靠着载满鲜花的自行车抚育着其它许多生命。她们正是丰富这座城市生活色彩的花朵。图自 Vietnam+
组图:花卉小货郎为河内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ảnh 4作为一座大城市,河内时时刻刻都在运转着,发展着,热闹而忙碌。但河内也有宁静的时刻。在河内,秋天就是水果的季节。其中,柿子是秋天代表性的水果。扁糯米和柿子是送给父母的贴心礼物,体现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恩和尊重。图自 Vietnam+
组图:花卉小货郎为河内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ảnh 5对首都河内人来说,柿子是在秋氛时颇受河内市居民喜爱的水果。柿子除了能够作为水果进行食用之外,它还是一种重要的药材。因为柿子味甘,性寒,能够清热祛痰,生津止渴。多吃可以治疗支气管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所以很适合中老年人经常食用。柿子吃完之后留下的把就是柿蒂,它是一种中药材。图自 Vietnam+
组图:花卉小货郎为河内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ảnh 6小货郎走街串巷卖货这一场景是昔日首都河内熟悉的场景。也许,秋天是河内一年中天气最宜人的时节,阳光不太强烈,雨季也过去了。秋天从9月初持续到11月份,空气有点微冷,夹着一丝冷风,没有了夏天的闷热。秋天给人们新鲜而又熟悉的感觉。喜爱河内的人,想起河内就会想到秋天。图自 Vietnam+
组图:花卉小货郎为河内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ảnh 7
河内秋天的金色阳光让人心动。早晨的阳光如梦似幻,为首都的古老增添新鲜的色彩。秋天使人们的心灵更宁静深刻。也许这正是这片优雅的长安之地吸引人的魅力所在。不仅河内人,四方游客也爱上了河内秋天的阳光。河内的秋天温柔动人,让远离家乡的每个河内人倍感思念,而来访的游客则希望有机会早日重返。 生活在河内的居民时时提醒自己要享受美丽的秋天。图自 Vietnam+
组图:花卉小货郎为河内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ảnh 8漫步河内街头,人们易于看到街头小货郎。尽管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但小货郎一直与首都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连。无论未来怎样,这些贩花的自行车、这些无惧风雨骑车卖花的人都是河内生活的一部分,使人们放慢节奏并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图自 Vietnam+
组图:花卉小货郎为河内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ảnh 9这些小货郎就是首都河内的大街小巷的特殊之美。一个大簸箕,一辆自行车,一顶斗笠,这是卖花人最基本的用具。几百年来,街头小货郎与河内的发展息息相关。她们为拥有数千年历史的首都河内增添色彩。人们几乎可以通过街头小贩买到任何东西。许多农村妇女选择成为街头小货郎是为了谋生。图自 Vietnam+
组图:花卉小货郎为河内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ảnh 10街头小货郎经常在路边停留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时间长短取决于客户的数量。然后他们转移到另一条街道寻找新客户。无论天气如何,街头小贩都会走遍大街小巷。花的颜色如同卖花者的心情。大街小巷留下了卖花者的足迹。载满花的自行车融入了城市的生活。图自 Vietnam+
组图:花卉小货郎为河内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ảnh 11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而来,叩响了秋天的大门。秋天,对于充满热情的人来说,是个美丽可爱的时节。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的余韵。蛙声虫鸣逐渐稀落了,只有寒蝉依然在柳树上鼓噪着它的乐章。水面残荷点点,成熟了的莲蓬开始从夏日的梦中醒来。玖瑰和月季仍然吐着芬芳。桂花开了,在疏朗的月夜中散发着阵阵幽香。图自 Vietnam+
越通社

更多

“河内古街味道速写”项目的作品。图自thanhnien.vn

米其林推荐河内街头小吃 为街头美食发展带来新契机

米其林在越南的出现让河内平民餐馆,尤其是路边摊受到了格外的关注。从第一季(2023年)开始,一系列烤肉米线、河内粉和粉卷等餐馆就荣登米其林推荐榜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德金烤肉米线、香莲烤肉米线、李国师 10 号河粉、八坛河粉、东盛鳗鱼粉丝等。

作家黎文操的漫画《蟋蟀骑士》问世仪式。《蟋蟀骑士》成为越南首部完全由人工智能绘制插图的作品。图自hanoimoi.vn

越南艺术家应用人工智能为图像产业开辟新路径

人工智能(AI)正在为越南图像领域打开全新创作空间。从漫画、插画、动画电影到电子游戏,带有越南文化特色的项目正逐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优化制作流程、提升质量,并在叙事方式上实现突破。

安子竹林禅院位于广宁省安子名胜历史遗迹区的安子山上,是陈仁宗皇帝选择修行之地。该寺原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刹,但随着岁月流逝,多数建筑已毁,仅留部分遗迹于地表。2002年,竹林禅院得以重建。图自越通社

越南安子-永严-昆山-劫泊遗迹群申遗成功

当地时间7月12日下午,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7届会议上,会议主席、保加利亚教授尼科莱·涅诺夫(Nikolay Nenov)正式宣布,将安子-永严-昆山-劫泊遗迹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胡志明市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员正在向游客介绍。图自http://hcmcpv.org.vn

着力打造遗产品牌

遗产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但想要让公众知晓,充分发挥遗产自身价值,需要采用与时俱进、符合4.0时代趋势的宣传方式。

切实筹备纪念八月革命胜利80周年和9·2国庆节各项活动。图自Vietnam+

切实筹备纪念八月革命胜利80周年和9·2国庆节各项活动

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在纪念八月革命胜利80周年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庆(1945年9月2日-2025年9月2日)活动筹备计划中强调:制定纪念大会、阅兵和群众游行的组织方案,举办文艺演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宣传画创作比赛等将是系列纪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佛迹寺坐落于赛色塔县,其七层佛塔尤为引人注目,每一层都安置一尊安坐于莲台上的佛像,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图自越通社

佛迹寺:万象中心的越南灵魂

在老挝现代而热闹的首都万象,有一方宁静之地,悠扬的钟声自多年前便回荡于此,成为无数在异乡越南人熟悉的声音。这正是佛迹寺,一座承载着故乡灵气的古刹,是在“万象之国”老挝,越南人社群守护文化、心灵与深厚情谊的精神家园。

第47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现场。图自越通社

第47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开幕

越通社驻法国记者报道,当地时间7月7日,第47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开幕。本届大会将审议30项申遗项目以及2项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边界重大调整提案。

贯真寺夜游项目“镇武钟声”正在吸引广大公众的关注。(人民报)

激活遗产资源的动力源泉

河内是全国在挖掘遗产价值、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领先地方。该市拥有丰富的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体系,并通过多种形式加以开发,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

升龙皇城竖幡竿仪式。图自越通社

越法遗产领域合作的鲜活见证

在2022年设立升龙皇城推广空间的基础上,河内升龙遗产保护中心近日更新并补充了以“古螺——传奇之地”为主题的展览内容,通过图片、视频、二维码互动展示等方式,生动再现古螺的非物质文化价值,包括节庆、饮食、风俗习惯,令观众耳目一新。

附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12大文化产业展预计将于8月底开展

按计划,题为“创意与设计”的12大文化产业展将于2025年8月28日至9月5日在河内举行。这是在庆祝越南国庆80周年之际举办的越南经济社会成就展览框架内的一项活动。

越南卷粉。图自越通社

越南企业家激励人心的旅程

Nahji Chu(娥朱)是澳大利亚当代美食界的杰出人物,尤其在旅澳越南人社群中拥有广泛影响力。她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创业成功的旅程,更是坚韧不拔、不断创新与弘扬越南文化自豪感的象征。

第二届“Star Nhà Ease”越南电影节近日在英国伦敦肖尔迪奇区的Rich Mix影院拉开帷幕。图自越通社

越南电影节在英国举办:用电影讲述民族文化

第二届“Star Nhà Ease”越南电影节近日在英国伦敦肖尔迪奇区的Rich Mix影院拉开帷幕。这是目前越南在英国唯一的电影文化活动,旨在推介越南电影遗产,增进旅英越南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为国际观众提供了解越南的独特视角。

嘲剧在激烈的电子音乐中演出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图自Entropy

文化遗产与当代韵律的一次相遇

“爱龙地”是由Entropy团队发起的一个实验性艺术项目,它不仅仅是一个艺术活动,更是一次努力尝试,让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特别是在年轻人充满活力的生活节奏中焕发新生。

屏幕截图

澳大利亚摄影师“痴迷越南”的旅程

7月3日,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刊登了澳大利亚记者兼摄影师罗南·奥康奈尔撰写的一篇文章,其中盛赞越南的自然风光与美食,并表达了其对被誉为“亚洲最具吸引力目的地”的越南众多著名景点的深刻印象。

国际学生体验越南传统刺绣技艺。图自越通社

在文莱推广越南文化与手工艺产品

为加强文化外交,推广越南国家形象,越南驻文莱大使馆近日与文莱国际学校(International School Brunei - ISB)联合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旨在介绍越南文学作品和传统刺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