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驻以色列商务参赞黎蔡和:防范国际贸易风险 利用自贸协定 促进对以出口

2023年7月底签署的《越南与以色列自由贸易协定》(VIFTA)为越南商品出口到中东这一重要市场开辟了新机遇。然而,在国际贸易存在诸多潜在风险的背景下,企业必须掌握信息,具备技能,提高业务效率,充分利用协议带来的机遇。
越南驻以色列商务参赞黎蔡和:防范国际贸易风险 利用自贸协定 促进对以出口 ảnh 1 腰果加工出口。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 ——2023年7月底签署的《越南与以色列自由贸易协定》(VIFTA)为越南商品出口到中东这一重要市场开辟了新机遇。然而,在国际贸易存在诸多潜在风险的背景下,企业必须掌握信息,具备技能,提高业务效率,充分利用协议带来的机遇。

越南驻以色列经济商务处商务参赞黎蔡和就国际贸易风险、商业欺诈问题接受了越通社驻中东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国际贸易活动中难免会出现商业欺诈和商业纠纷案件,如果企业外贸业务水平不高,也没有对合作伙伴有足够的了解,贸易风险是难以避免的。

黎蔡和指出,越南企业在以色列与合作伙伴进行交易时必须认真研究市场信息,核查合作伙伴是否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和法律地位。商务处可帮助企业进行核查,尤其是对于新的客户。

黎蔡和表示,为促进对以色列的出口,企业需要了解以色列新颁布关于进出口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积极调查、了解市场,参加在以色列举办的交易会、展览和贸促活动,直接联系合作伙伴和客户,关注Kosher、Halal等的认证,了解以色列政治安全局势,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企业的利益。

为推动VIFTA早日落地,今后,商务处将组织多项活动,如加大宣传力度,承办研讨会,向企业界介绍协定对两国经贸、投资、劳务、旅游等领域合作的作用。
与此同时,组织以色列企业代表团赴越南寻找合作伙伴,直接与越南伙伴商签署合同,充分利用协议带来的关税待遇。

目前,以色列是越南在中东地区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市场(仅次于阿联酋和土耳其)。越南与以色列贸易结构互补性较强。每年约有70种越南商品出口到以色列。

以色列企业越来越关注越南市场,认为越南是该国在亚洲稳定且重要的商品供应源,特别是手机、电子设备、农产品、海鲜、加工食品、饮料、家庭用品、消费品等商品。

根据VIFTA的谈判内容,部分越南农产品出口到以色列将在配额内享受零关税待遇;大部分时尚物品、鞋类制品在协议生效后立即享受零关税待遇,部分产品将在3至5年后享受零关税待遇。预计今后这些产品对以色列的出口额将不断增加。

此外,以色列近年来对乳制品需求不断上升,该国政府不断调整有关乳制品的进口政策。这是越南乳制品企业增加对以色列出口的良好机会。(完)
越通社

更多

附图。图自https://vnexpress.net/

赴中国云南的越南游客人数激增

今年1至6月,中越河口口岸,乘动车游云南的越南团体旅客达到2.72万人次,同比增长74.68%,刷新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一列列飞驰的动车,不断助力中越跨境游蓬勃发展。

附图。图自越通社

房地产细分市场呈现明显分化趋势

河内市房地产市场正在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独栋住宅项目供应和销售表现积极,而公寓项目销售停滞,特别是供应源充足的河内东部。

2025年前6个月果蔬出口额较2024年有所下降。图自越通社

农林水产品加快步伐实现出口额650亿美元目标

2025年仍将是充满动荡的一年,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尤其是美国年初对关税政策的调整,已对越南农林水产品的出口活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尽管如此,上半年,整个农业与环境行业仍努力实现出口总额约335亿美元,同比增长14.3%。

空客 A321CEO是越捷旅游航空公司首架飞机。图自tuoitre.vn

Vietravel Airlines正式拥有首架空客A321客机

越游航空公司(Vietravel Airlines)28日在河内内排国际机场正式迎来首架空客A321飞机。这一事件对该航空公司自T&T集团成为其战略股东以来的重组和扩张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国际视野下的越南经济:在全球挑战中稳步复苏

尽管全球形势充满不确定性,越南经济依然强劲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合组织)、世界经济论坛(WEF)等国际机构的积极评价,以及新加坡大华银行(UOB)的深入分析,都表明各方对越南经济长期潜力的信心日益增强。

附图。图自互联网

自7月1日起电商平台将代网店卖家缴纳税款

根据越南政府颁布的第117号议定,自2025年7月1日起,关于对个体、家庭在电子商务和数字平台上开展经营活动的税收管理规定,Shopee、Lazada、Tiki、TikTok Shop 等电商平台将正式代扣并代缴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附图。图自政府网

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和先锋作用

在新时代,需要推出系统性、全面性和具有突破性的举措,助力国有企业在发展轨道上稳步前行,继续发挥引领和先锋作用,为实现国家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