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国际航空市场呈现逐步复苏势头

据越南航空局的评价,今年前9月,国际航空市场正逐渐恢复,旅客运输量呈增长势头。国内旅客呈下降趋势。
越南国际航空市场呈现逐步复苏势头 ảnh 1今年前9月,全国各家航空港和机场接送旅客数量89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 ——据越南航空局的评价,今年前9月,国际航空市场正逐渐恢复,旅客运输量呈增长势头。国内旅客呈下降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全国各家航空港和机场接送旅客数量89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其中国际旅客2370万人次,同比增长266.8%;国内旅客达6520万人次,下降3.6%。

越南各家航空公司旅客运输量4410万人次,同比增长20.3%。其中国际旅客人数115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300%;国内旅客人数3260万人次,下降3.6%。

“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继续呈现复苏势头,主要依靠各传统市场(中国和俄罗斯除外)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新市场。”越南航空局领导评价说。

越南各家航空公司也加大至印度至澳大利亚各条航线开发力度,有助于保持疫情后国际航空市场复苏势头。

据越南航空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各家航空港货物吞吐量呈下降趋势。2023年前9月,航空货物运输量为76.2万吨,下降18%。各航空港货物吞吐量88.75万吨,下降15.3%。
越南国际航空市场呈现逐步复苏势头 ảnh 2国际游客进入内排国际机场。图自越通社
其中,国际货物运输量63.7万吨,下降24%;国内货物运输量达25.04万吨,增长19.5%。各家航空公司货物运输量达23万吨,增长8.7%。

此前,越南航空局预计,2023年航空客运量将达7630万人次。

各位专家认为,国际旅客运输量复苏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家开放政策,其中包括东北亚市场的复苏。

目前,共有64家外国航空公司和5家国内航空公司在开发国际市场,国际航线169条,将越南河内、岘港、胡志明市、金兰、富国、大叻和顺化与北美、欧洲、中东、亚洲和非洲等连接起来。其中韩国、泰国、中国台湾、日本、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和印度等是越南十大旅客运输市场。

国内航线网络方面,目前越南5家航空公司在运营连接河内、胡志明市、岘港与19个地方航空港的67条航线,日均航班数量650班。除了增加现有航线的航班数量外,越南各家航空公司还运营芹苴-云屯、河内-金瓯等新航线。

关于今年底航空市场恢复方向,越南航空局局长丁越胜表示,该局将继续主动研究、紧跟市场需求,同各家航空、专门单位配合,及时采取符合航空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的措施,补充前往各旅游景点需求高的航线,出台援助各家航空公司的措施等等。(完)
越通社

更多

附图。图自https://vnexpress.net/

赴中国云南的越南游客人数激增

今年1至6月,中越河口口岸,乘动车游云南的越南团体旅客达到2.72万人次,同比增长74.68%,刷新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一列列飞驰的动车,不断助力中越跨境游蓬勃发展。

附图。图自越通社

房地产细分市场呈现明显分化趋势

河内市房地产市场正在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独栋住宅项目供应和销售表现积极,而公寓项目销售停滞,特别是供应源充足的河内东部。

2025年前6个月果蔬出口额较2024年有所下降。图自越通社

农林水产品加快步伐实现出口额650亿美元目标

2025年仍将是充满动荡的一年,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尤其是美国年初对关税政策的调整,已对越南农林水产品的出口活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尽管如此,上半年,整个农业与环境行业仍努力实现出口总额约335亿美元,同比增长14.3%。

空客 A321CEO是越捷旅游航空公司首架飞机。图自tuoitre.vn

Vietravel Airlines正式拥有首架空客A321客机

越游航空公司(Vietravel Airlines)28日在河内内排国际机场正式迎来首架空客A321飞机。这一事件对该航空公司自T&T集团成为其战略股东以来的重组和扩张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国际视野下的越南经济:在全球挑战中稳步复苏

尽管全球形势充满不确定性,越南经济依然强劲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合组织)、世界经济论坛(WEF)等国际机构的积极评价,以及新加坡大华银行(UOB)的深入分析,都表明各方对越南经济长期潜力的信心日益增强。

附图。图自互联网

自7月1日起电商平台将代网店卖家缴纳税款

根据越南政府颁布的第117号议定,自2025年7月1日起,关于对个体、家庭在电子商务和数字平台上开展经营活动的税收管理规定,Shopee、Lazada、Tiki、TikTok Shop 等电商平台将正式代扣并代缴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附图。图自政府网

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和先锋作用

在新时代,需要推出系统性、全面性和具有突破性的举措,助力国有企业在发展轨道上稳步前行,继续发挥引领和先锋作用,为实现国家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