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市高新技术工业区——越南高科技投资亮点

发展工业区和加工区已改变了胡志明市城市面貌,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向服务业和工业方向转移。
胡志明市高新技术工业区——越南高科技投资亮点 ảnh 1智能技术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图片来源:人民报)

越通社河内——发展工业区和加工区已改变了胡志明市城市面貌,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向服务业和工业方向转移。贯彻落实越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第20号决议精神,胡志明市十分重视发展高新技术工业区,打造胡志明市工业产业实现配套、现代发展的新引擎。

“尝到甜头”

手上拿着利用纳米技术成功研制的药瓶,胡志明市Nanogen生化药物公司医药研发处处长阮方水高兴地说,这个小小的药瓶可以救治B肝炎患者和癌症患者。之前,像这样类似的全部药剂都必须从国外进口,价格十分昂贵,大概5000至7000万越盾/一瓶。不过现在,得益于科技成果转让,在胡志明市高新技术工业区研制生产的同样药物价格只等于进口药的三分之一。迄今,本公司的这种特效药已投放市场并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每年给公司带来3000亿越盾的营业额。目前,不仅立足国内市场,本公司的产品还走出国门,远销俄罗斯和其他多个国家。

Nanogen生化药物公司已在胡志明市、美国及缅甸等国投资兴建其他药物生产厂,同时还注重投入研制更多新的特效药。

由越南年轻工程师自主研发的摄像机和照相机稳定器已收到广泛摄影师和拍摄者的欢迎,其给Gremsy公司每月带来10亿越盾的营业额。丹麦声扬集团在胡志明市高新技术工业区生产的窃听器和助听器已进军全球市场。声扬集团质量经理卢卡茨先生称,很多精微的医疗设备都是由越南工程师自主研发的,所以我们决定向越南转让更多科技成果。

胡志明市人委会副主席必成钢说,自从征地拆迁到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只用了13年,目前本市高新技术工业区已吸引的投资项目共82个,投资总额43.8亿美元,高科技产品数量稳步快增,占据全市高科技产品总量的94%。2010年,本市高新技术工业区的产品附加值只相当于其他工业区和加工区水平,为15%,但到2015年这一水平已增长至23%。

至今,胡志明市高新技术工业区高科技产品出口额累计达140亿美元。高新技术工业区平均每公顷能创造产值2976万美元,每一美元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就能吸引投资资金14美元。劳动者平均每人能创造的出口产值14.5万美元,是工业区和加工区的7倍。高新技术工业区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80%,远远高于工业区和加工区的12%的水平。其让胡志明市高新技术工业区“尝到了甜头”。胡志明市认为,将来高新技术工业区将是促进本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有力拉动辅助工业、高科技农业稳步发展,成为越南高新技术投资新亮点。

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转移

越共胡志明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已确定“将胡志明市尽早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经济、金融、贸易和科技的中心之一。”这表明,发展高新技术工业区是正确的方向。其中,吸引因特尔和三星等世界两大投资商的投入已起到拉动作用,迄今越来越多外商前来胡志明市投资。这些跨国公司的活动有利于推动了本市辅助工业和高科技农业跟着发展。

高新技术工业区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科技和人力资源培训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自2013年以来,胡志明市高新技术工业区同微软集团联合成立创新研究中心。目前是世界科技园协会(ISPA)、亚洲科技园协会(ASPA)等组织以及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多所知名大学的正式成员。今后阶段,胡志明市高新技术工业区乃至胡志明市的人力资源培训质量必将得到提高。

除了所取得的成果外,胡志明市高新技术工业区的活动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得到解决。具体,征地拆迁工作进度缓慢、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较少等。基础设施尚未完善使得流入工业区的投资资金不高。此外,人力资源素质也是经济专家担心的另一个问题。目前,本市高新技术工业区正着力减少普通劳工比例,将大学文凭以上的劳工比例提升到50%至70%。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高新技术工业区产品供应链的企业仅占10%,主要是日本和韩国等外国直接投资商,越南企业却屈指可数。机械、纺织服装、鞋类、电力电子设备等胡志明市优势产业似乎都站在供应链之外。高新技术工业区管委会主任黎怀国强调,不发展辅助工业,创造出的附加值将落到外国投资商和外国零配件供应商的手里。胡志明市最后获得的只是就业机会和一点管理经验。

为了让高新技术工业区真正成为拉动本市经济结构从广度向深度转移的火车头,胡志明市科技局局长阮越勇认为,应尽早克服上述不足之处。应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加大研究投入力度,让其占据投资总经费至少为20%,不断完善研究机构基础设施,制定助力高新技术工业区发展的政策机制,为投资商提供最为便利的条件。

必成钢副主席强调,目前本市正抓紧完成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为将来5年内完成高新技术工业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鼓励外商参与工业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向规模大和影响力广的项目提供政策支持。(越通社——VNA)

越南《人民报》

更多

越共中央党机关党委干部和职员为受灾群众捐款,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图自越通社

逾2.08万亿越盾善款快速汇集 支援洪灾地区

11月25日,响应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号召,中央宣教与民运部副部长陈青到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总部,移交宣教与民运部全体干部、党员和劳动者为协助洪灾民众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筹集到的4.5亿越盾善款。

部队官兵帮助学校进行灾后清理。图自越通社

庆和省超过720所学校洪灾后迎接学生返校

11月15日至21日的强降雨和洪涝灾害给庆和省造成了严重损失,教育培训领域也受到影响。截止11月25日上午,全省796所教育机构中有726所恢复正常教学,另有70所学校继续停课以进行灾后清理和修复,包括24所幼儿园、22所小学、15所初中、7所高中和2所中等职业学校。

胡志明市青年文化屋成为救灾物资接收点。图自越通社

胡志明市募集近2450亿越盾支援灾区群众

据胡志明市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24日晚间消息,截至目前,该市救灾动员委员会接收来自本市各机关、单位、企业和民众捐赠的近2450亿越盾现金及价值超过1360亿越盾的物资,用于支持受灾群众。

公安力量向庆和省博爱西乡的洪水灾区居民运送救援物资。图自越通社

📝时评: 防灾还是成为“人祸”的距离往往只在鼠标轻点之间

越通社河内 ——民族情感与同胞之义可以有许多表达方式。正如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所呼吁的:“每一份爱心、每一次分享,无论多么微小,都弥足珍贵;每一笔捐助,无论金额大小,都是帮助同胞在洪灾后重新站起来的信心、动力与支撑。”

途经得乐省的一段铁路被洪水冲毁。图自越通社

越南铁路部门继续停运11月25日至27日部分列车

受中部以南地区(谣池—芽庄区段)洪涝灾害影响,越南铁路运输股份公司发布通报,从即日起至11月27日继续停运部分客运和货运列车,同时缩短途经谣池至芽庄区段的客运列车运行区间。

出席会议的越南代表团。图自越通社

越南退伍军人企业模式在地区广受关注

据越通社驻雅加达记者报道,第二届东盟退伍军人联合会企业论坛(VECONAC)于11月24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吸引地区内多国代表出席。从事水产品、农产品、设计、建筑等领域的15家越南企业参加了论坛。

许多组织和个人都在向洪水灾民伸出援手。图自西贡解放报

Vingroup 再拨5000亿越盾支援越南中部救灾重建

面对中部各省因持续暴雨洪灾遭受的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Vingroup 集团已紧急致函政府总理、各位副总理及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表示将追加 5000 亿越盾用于抢险救灾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欧盟救援物资。图自越通社

越南接收欧盟的救援物资

11月24日上午,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堤防与防灾管理局接收了从卢森堡运抵河内内排国际机场的欧盟救援物资。

越通社社长武越庄参加活动。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发起为受洪涝灾害影响民众捐款活动

发扬团结精神,响应“全民支援中部与西原地区同胞克服洪涝后果”的号召,11月24日上午,越通社在河内李常杰街5号国家通讯中心举行“支持同胞克服洪涝灾害影响”启动仪式。

众多个人、家庭、企业和机关单位主动将物资运送到救援接收点。图自越通社

首都与全国同心协力 共助中部灾民渡过难关

近日,河内市多个救援物资接收点持续收到社会各界为帮助中部地区同胞克服暴雨洪灾影响而捐赠的大量款项与物资。在首都各级政府、团体组织及民众的积极响应下,各项援助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力量。

得乐省公安力量为深度受淹地区群众运送食品。图自越通社

📝时评:越南两级地方政府抗灾实践 有力回击不实言论

2025年10月和11月,越南南部与中部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和洪灾,这对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但通过这次灾害,许多省、市和基层都证明了“四个就地”方针在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