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市保持经济领先地位

2018年河内市已完成和超额完成20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其中,工业和贸易领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河内市保持经济领先地位 ảnh 1 河内市一角。图自因特网


越通社河内 ——2018年河内市已完成和超额完成20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其中,工业和贸易领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推进各工业园区建设

2018年,河内市已完成和超额完成20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其中超额完成8项指标。本市吸引外资30年来首次名列全国前茅。2018年河内市经济保持较高增长,经济结构向好转移,地区生产总值(GRDP)增长8.56%,逐年增长,2016-2018年阶段年均增长率达8.41%,高于2011-2015年阶段7.3%的水平。经济结构继续朝着积极方向转移,增加服务、工业、建设等产业的比重并减少农业比重。2018年人均GRDP达4080美元。外国游客量达574万人次,增长16%,提前两年完成既定目标。鼓励发展高科技农业和联结生产,社会民生保障得以推进,积极为革命有功者、贫困者提供住房援助,提前两年完成减贫目标。

2018年前9个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为全市增长率贡献了1.2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4%。河内市工业园区共9个,总面积为1310公顷,其中8个工业园区入住率基本达100%,全部工业区在投入运行时都设有废水处理系统。即将投资兴建5个工业园区,总面积为817公顷。截至2018年8月,在工业园区的投资项目累计达640个,其中外资项目327个,注册资金达54亿美元;内资项目313个,注册资金达14.7万亿越盾。在各工业区的员工总数为14.8万多人。

河内市工贸局已建议市人民委员会颁布关于成立总面积达53.33公顷的5个工业群的决定;完善审议总面积达250公顷的15个工业群,正在对总面积达230公顷的9个工业群成立申请书进行审核。至今,河内市正在运营的工业群70个,总面积为1337公顷,生产基地共3100个;2018年前8个月上缴6310亿越盾,为6万名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其中,集中式工业园区共3个,包括面积50公顷的章美工业园区、面积70公顷的山西工业园区,面积55公顷的福寿工业园区等。这是发展手工艺村、农村经济的基本条件,同时呼吁对河内市优势工业进行投资。

目前,在河内各工业区、工业群的行业投资趋势均为高科技、清洁技术、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将通过增强土地利用率以及高科技设备、配套生产线的投入、在生产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等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进而提升土地盈利率。之前,企业对每公顷工业用地投资200至300万美元,2018年已增至1000万美元。

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在服务贸易领域,河内市继续保持发展势头。2018年前11个月消费品零售和服务营业收入总额同比增长8.8%。其中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2%。2018年消费品零售和服务营业收入总额约达508.9万亿越盾,同比增长8.9%。其中消费品零售总额约达315.5万亿越盾,增长12.5%。2018年分销基地数量迅速增加,目前河内市购物中心23个,超市134个,便利店近1400个,连锁店80个,菜市场454个和加油站493个。同时批准开展8741个网站和电子商务应用。此外,一系列专卖店、住宅区连锁店已经改变了零售业的面貌,有助于养成文明、现代的购物习惯,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服务贸易规模也大大增加。特别,国内贸易的强劲增长是使河内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零售市场之一的重要因素。河内市工贸局推动贸易促进活动,吸引了一些在促进河内市贸易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型项目,包括Vin集团设在东英、嘉林和清池等县的四个购物中心,总面积为30.2公顷,投资总额达6.3万亿越盾,18个服务贸易项目,3个物流项目,7个市场项目和24个加油站项目等。11月3日河内工贸局已与Vin集团和Semmaris集团签署关于在河内市考察建设规模达155公顷的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合作备忘录。

采取配套措施

2019年河内将继续设定改善投资经营环境、发展企业的目标。同时加大推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增长和推动各领域全面发展。鼓励个体经营户转为企业模式。推进国企股份制改革、国有资本撤资,并按照规定加强财政管理。

在贸易领域,河内继续推动商业基础设施发展,扩大销售网络。具体,呼吁对12个服务贸易项目进行投资。协助企业加快购物中心、超市建设进度,为朝着现代化方向扩大分销点和分销系统创造条件,确保商业文明和食品安全并加大服务贸易活动的应用力度。发展物流基础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和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使河内发展成为全国乃至该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

作为越南首都和北部地区的经济中心,河内市将继续发挥其在发展商品生产、供应和分配中的核心作用。进而,形成生产经营价值链,提高在国际合作和国际一体化中的效率及竞争力,有利于本市完成或超额完成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尤其是经济指标。(来源:越南《人民报》)
越通社

更多

体制改革拓展房地产投资空间。图自越通社

体制改革拓展房地产投资空间

自2025年7月1日起,越南正式启动两级地方政府新机制。这是行政组织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增强地方自主性,以及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顺化金龙发动机制造工厂汽车制造与装配活动。图自越通社

越南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

为了实现2026-2030年阶段经济增长达10%以上的目标需要在国内外面临诸多挑战背景下制定全面战略、大力推进体制改革、有效挖掘新动力。

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ABAC)第三次会议部分相关活动将在海防市水原坊政治行政中心举行。图自越通社

海防市迎来APEC经济体投资热潮

7月14日上午,海防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黎忠坚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ABAC)第三次会议期间举行2025年海防市投资促进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发言时表示,本次会议将于7月15日下午举办,吸引来自美国、德国、韩国、新加坡、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驻越大使及APEC成员国的企业领导人与会。

隆城国际机场项目。图自越通社

同奈省自由贸易区与隆城国际机场“腾飞”

在国家经济大变革的趋势下,同奈省正抓紧时间建设与隆城国际机场、福安港相结合的自由贸易区提案。合并后的新自由贸易区被期望将成为推动同奈省快速、强劲且可持续增长的强劲动力。

个体户正在对出口荔枝进行分类和包装。图自 越通社

2025年北宁省陆岸荔枝大丰收 出口超预期

2025年陆岸荔枝迎来近年来最大丰收季,不仅产量创下新高,还广泛进入各大超市、电商平台、工业区和国际市场,这得益于省领导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促销工作。

 钵场陶瓷村的产品。图自越通社

保护与发展传统手工艺村:潜力巨大 挑战重重

越南传统手工艺村,尤其是河内的众多村落,尽管具备发展潜力,但仍面临诸多困难,如生产零散、缺乏联动、劳动力老龄化、资金与技术短缺等问题。这些因素使传统手工艺村难以跟上现代经济的变化。

位于庆和省南金兰乡的高新海洋养殖模式。图自越通社

绿色渔业革命:从捕捞向养殖转型

绿色转型正成为包括渔业在内的越南各经济产业融入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除了可持续捕捞外,推行可持续水产品生产和养殖,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已成为越南渔业当前的发展路径。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水产行业下半年冲刺54亿美元出口目标

在2025年上半年强劲复苏之后,为实现全年出口额105亿美元,比2024年增长4.3%的目标,越南水产行业在迎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要面临不少挑战。今年上半年出口总额已达51.6亿美元,下半年需实现超过54亿美元的出口额才能完成既定目标。当前正处于关键阶段,要求从市场政策、战略性产品到可持续供应链发展等方面同步发力、协同推进。

附图 图自越通社

越南今日股市:VN30指数创历史新高

在大盘蓝筹股持续飙升的带动下,越南股市7月11日继续强势上涨。VN30指数上涨近25点,收于1594.01点,打破了2021年11月25日所创下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