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童人的服饰

12月1日在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Addis Ababa)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上,越南三府圣母祭祀信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圣母童人的服饰 ảnh 1越南三府圣母祭祀信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片来源: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12月1日在埃塞俄比亚的斯亚贝巴(Addis Ababa)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上,越南三府圣母祭祀信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祭祀圣母的主要礼仪是候童(即跳神)。

候童是越南人文化生活中独特的虔灵礼仪。这是三府、四府圣母和民族英雄兴道王陈国俊祭祀信仰中必不可少的礼仪。越南人深信,各位神灵可以融入他们的灵魂、身体,以消除邪魔、疾病和赐予子孙福禄。

越南文化艺术研究院干部裴光胜博士表示:“多位研究专家已经说过,这是一种综合性表演。我们可以看到候童礼仪中一些美术元素的有力参与,如:摆置祭盘或童人服饰。有36个童架就得有至少36套不同的服装,表现不同的圣公圣婆。”

候童在越南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这推动了多种传统手工业尤其是圣母服装制作业发展到现在。说起该行业就不能不提河内市常信县东灸刺绣村。

出生在一个候童服装刺绣世家的阮世认,是少数能自己绘制、自己设计候童传统服装图案的人之一。作为画家的他想做出达到民间标准的服装就得对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候童历史及其象征有深刻了解,比如:圣公以龙为象征,圣母以凤为象征。

阮世认说:“首先要画下来,然后刺一个个小孔才能刺绣。画得好才能绣得好。”

漂亮的服装让青童更兴奋、更有兴致,也增添了候童礼参加者的兴趣。服装的样式、颜色没有强制性,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款式。
       
裴光胜博士告诉我们:“候童服装也与时俱进。过去只有粗布,加上一点红色、绿色或紫色。帽子基本上只是一块巾绕一圈,或戴在头上。如今,布料也有了改变,人们重新用上了古时候华贵的布料,如锦缎。”

一套服饰的质量体现在其布料和刺绣图案上。每套价格从100万至500万越盾不等。服装款式多样,但其样式、配色、饰物等,仍需遵守一些共同规定,如:地母管土地就得穿黄色衣服,林宫圣母管山林就得穿绿色衣服,水宫圣母管江河就穿白色衣服。头巾、帽子或鞋子等都得到精细加工;系巾上的各种饰物甚至以银、彩石和玉制作。

可以说,童人服饰对候童礼的成功举行不可或缺。这些服饰不仅让观众了解各个童架的形貌,也是越南人文化中的各种形象与化身。其传递的是人们对健康、财禄和吉祥的渴望。(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顺化市是越南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唯一一个拥有8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图自越通社

迎接越共十四大:将顺化建设成为东南亚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旅游中心

至于实现2025~2030年目标的总体方案,顺化市人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阮青平表示,顺化市将聚焦三大举措,包括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机制,主动引进现代科技,推动绿色和可持续生产;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培养能够满足科技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实现突破性发展等。

春谱(Xuân Phả)舞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自越通社

越南制定全面战略 发展多样且统一的越南文化

各位科学家在研讨会上讨论了越南文化“多样中的统一”的特征,建设多样统一的越南文化任务的重要性,凸显1975~2025年阶段越南在建设多样统一文化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就,同时指出其局限性和原因,分析当前越南在建设和发展多样统一文化过程的背景和问题。

2025 年“边疆中秋之夜”在莱州省举行。图自《莱州报》

2025 年“边疆中秋之夜”在莱州省举行

近日,莱州省边防部队指挥部、团省委、妇女联合会、帕秦乡人民委员会、越南工商银行莱州省分行、越南军队电信工业集团(Viettel)莱州省分公司在帕秦乡联合举办了2025年“边疆中秋之夜”活动。

《我看见黄花在绿草地上摇曳》的海报。图自互联网

法国“越南电影周”将展映6部越南影片

2025年12月5日至12日,“越南电影周”将在法国巴黎举行,届时将集中展映6部具有代表性的越南影片。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越南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与独特风格。

目前,天曲广泛出现在各类文化空间以及文化和旅游活动中。图自越通社

越北天曲之韵 —— 传播遗产价值的珍贵瑰宝

在越南民间文化宝库中,天曲被视为一颗珍贵的明珠,融合了信仰、艺术和人文元素。天琴的悠扬乐声与神圣的天曲歌词交织在一起,超越了村落的空间,成为与岱依族、侬族、泰族灵魂紧密相连的象征。天曲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人与神灵之间的纽带,是对安稳生活、五谷丰收、社会团结的渴望之声。

游客和儿童可亲身体验制作五角星灯笼、走马灯、纸博士、竹蜻蜓等传统手工艺。图自越通社

2025年河内古街传统中秋节活动即将热闹登场

中秋佳节将至,河内还剑郡人民委员会联合还剑湖与河内古街管理委员会,将于9月22日至10月12日(农历乙巳年八月初一至二十一)共同举办“2025年传统中秋节”系列文化活动。

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常务副部长黎海平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世界文化节首次在河内举办

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同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和外交部9月26日下午在河内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首次举办的“河内世界文化节”相关信息。据悉,该活动将于10月3日至5日在河内升龙皇城世界遗产区举行。

烈日炎风的中部地区,占族人以其独特的文化为越南增添了绚丽色彩。图自《越南之声》

占族的重要节庆

在烈日炎风的中部地区,占族人以其独特的文化为越南增添了绚丽色彩。在古老占婆塔的见证下,伴随着帕拉侬鼓声和萨拉奈笛音,阳间萨节和卡特节等传统节庆不仅承载着宗教信仰,更是连接人与神灵、天地与你我的纽带。

蓑衣(Suōyī),一种用干棕榈叶制成的乡村服装,不仅是数百年来河静省春禄乡安乐村村民防晒防雨的常用物品。图自越通社

保留蓑衣业的特性

蓑衣(Suōyī),一种用干棕榈叶制成的乡村服装,不仅是数百年来河静省春禄乡安乐村村民防晒防雨的常用物品,也是其勤劳智慧的象征。历经沧桑,蓑衣编织技艺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价值。

游客们骑在骆驼背上,悠闲地走过沙丘。图自《越南之声》

胞庄—林同省的白沙天堂

绵延无垠的白色沙滩,阳光洒在每一粒沙子上,骑骆驼、驾驶越野摩托车,或是穿上游牧服饰游沙漠,这些独特的体验,都为林同省胞庄(Bàu Trắng)旅游区增添了独特的魅力。这里正日益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