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皇帝的出生地——唐林古村

沿着红河往西走,距首都河内约30公里,有座古村,各式建筑均以蜂窝状岩石建成,堪称数千年前红河平原文明的结晶。她就是河内山西镇的唐林古村。
两位皇帝的出生地——唐林古村 ảnh 1 蒙阜亭(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河内——据《越南之声》 :  沿着红河往西走,距首都河内约30公里,有座古村,各式建筑均以蜂窝状岩石建成,堪称数千年前红河平原文明的结晶。她就是河内山西镇的唐林古村。

唐林古村现仍保留越南传统乡村的特征,即村口牌楼、榕树、水井、亭院等。距喧闹的城市不远,但唐林古村却十分安静、太平。村里的景象凸显出北部平原典型的淳朴美。

唐林村的古老通过村口牌楼和蒙阜亭得到体现。拱形的村口牌楼以蜂窝状岩石建成。过去,村里有五座村口牌楼,其中有一个正门和四方门。目前仅存建于1833年的牌楼。唐林村口牌楼坐落在绿油油的田野、村口池塘和古榕树的怀抱中。也许正因如此,唐林村口牌楼是越南北部乡村较为美观的牌楼之一,也是许多作家和摄影师的创作源泉。

两位皇帝的出生地——唐林古村 ảnh 2 唐林村古井(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唐林村人、摄影师阮正表示:“历经生活的变迁,今天回到家乡,我看到了这块土地仍然保留的原始美。这所谓的原始来自于北部平原依然种植水稻的农村居民。这使得这里依然保留现在仍让人感到惊讶的多处遗产。”

蒙阜亭位于村里地势高的中心地区,建于1684年,带有浓郁的古越人建筑风格。木地板与地面隔开,模仿高脚屋建筑。亭院地势低于周边,因此下雨时,雨水会流到亭院,流往两边的排水渠,形似龙须。亭里还保留有多种珍贵文物。

两位皇帝的出生地——唐林古村 ảnh 3 唐林古村村口(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唐林村还以多座祭祀各位大王的祠、陵、庙闻名远近,其中包括两位皇帝吴权和冯兴。祭祀吴权皇帝的祠堂已多次重修,最新一次是在1848至1883年阮朝嗣德年间。提到吴权皇帝,人们就会想起打败南汉军的白藤江之战。这场历史性战争结束了中国封建朝廷1000年的统治,诞生了大吴朝,高举起越南民族独立自主的旗帜。

冯兴皇帝祭祠建在甘林村。在这里,皇帝于公元791年招募士兵,发动推翻唐朝统治的起义。祭祀各位皇帝的祠堂和陵寝是该村历史传统的证明。

甘林村居民冯克成说:“过去,冯兴皇帝在这里招募士兵,进行训练并发动起义。他逝世后,村民在这里建祠以祭。当年,祠堂规模庞大,有一排排大柱子,雄伟壮观。但抗法战争时期因焦土抗战,所以被拆毁,后来得到重修。”

两位皇帝的出生地——唐林古村 ảnh 4 古宅正门(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唐林古村的突出亮点是古宅。目前,村里仍保存956间古屋,集中在东床、蒙阜和甘盛三村。多间古屋建于1649、1703、1850年。古屋有外大门和以蜂窝状岩石建的围墙。房间主要使用格木和波罗木,雕刻精致。

唐林乡东床村第三屯居民乔文通表示:“我家房屋完全以木头和蜂窝状岩石为建材。屋子分为五间两厢。最中间的一间有祭台、桌椅和长几。雕刻图案为风景,展现昔日的生活习惯。院子里有蜂窝状岩石水井。这是前辈留下的东西,必须保护,以免失传。”

唐林村于2006年5月19日获颁国家级文化历史遗迹证书。唐林古村居民的风俗习惯及历史遗迹成为了吸引四方游客前来参观、了解越南乡村历史和独特文化的著名景点。(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延续:越南》摄影展再现越南三十余年的变迁

《延续:越南》摄影展再现越南三十余年的变迁

11月4日上午,英国摄影记者安迪·所罗门(Andy Soloman)的摄影展《延续:越南》在河内正式开幕,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该展览是“Photo Hanoi 25”国际摄影展框架内的的亮点之一,呈现越南三十多年来深刻变革历程的独特视角。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这片细长的土地,蕴藏着越南民族灿烂而独特的文化积淀。顺化古都遗迹群、会安古城与美山圣地——三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瑰宝,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焕发勃勃生机。

越南木偶艺术展区。图自越通社

越南木偶艺术展区——秋季博览会的文化亮点

在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越南木偶戏剧院以“缩小版水亭”为创意设计,推出别具一格的木偶艺术展区。展区位于河内东英国家会展中心,成为数百个商业展位中最具文化魅力的亮点之一,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欣赏。

电影——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的文化创意亮点。图自越通社

电影——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的文化创意亮点

经过一周的开放迎客,正在河内东英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国家级经贸与文化促进盛会“2025年秋季博览会”依然人潮涌动,观众前来参观、购物、体验文化与美食等活动络绎不绝。

在第一届河内秋季博览会上,数百个展位色彩斑斓,其中印有“一乡一品”(OCOP)标签的产品依然以独特方式脱颖而出。图自越通社

2025年秋季博览会:当文化成为经济价值

在第一届河内秋季博览会上,数百个展位色彩斑斓,其中印有“一乡一品”(OCOP)标签的产品依然以独特方式脱颖而出。其不仅拥有优良的品质和精美的设计,而且每件产品都蕴含着一段文化故事。每一件商品的背后都是人的智慧、地方的特色与文化的积淀。

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越南各地的数十个扁米品牌,通过产品展示、制作体验等环节,向国际游客展现越南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图自越通社

越南秋季博览会:扁米承载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饮食文化

在2025年首届越南秋季博览会上,越南乡村的传统美食——扁米(cốm)成为吸引众多消费者的焦点。这种以未成熟糯稻精制而成的时令美食,不仅展现越南独特的饮食智慧,更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金秋时节的民族符号。

“保留嘲剧”是由一群Z世代发起的传播项目,旨在保留嘲剧艺术的精髓,并在现代生活中传播传统舞台艺术的价值。图自nhandan.vn

Z世代为传统嘲剧注入新活力

当Z世代的年轻人热情投入、不断探索与革新传统嘲剧艺术时,这不仅是可喜的信号,而且是民族传统艺术生命力持久不衰的生动证明。

山罗省展位。图自越通社

西北风采闪耀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

在越南国家展览中心举行的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现场,山罗省展区以泰族柔美婉约的群舞舞姿、苗族悠扬委婉的芦笙声和西北地区同胞的绚丽服饰而变得格外热闹亲切、引人入胜。

游客参观美术展览。图自越通社

“遗产的心跳”国际艺术展开幕

10月27日下午,越南美术协会、岘港美术协会与亚洲艺术联络组织(Asia Art Link)联合在岘港美术博物馆举办了“遗产的心跳”(Heartbeat of Heritage)作品展览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