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日益肯定自己在解决地区问题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一)

成立于1967年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一直以营造和平稳定与发展的环境为目标。其中解决包括东海争端在内的各种纠纷和冲突是东盟的共同责任和利益。这也是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的重要基础。
成立于1967年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一直以营造和平稳定与发展的环境为目标。其中解决包括东海争端在内的各种纠纷和冲突是东盟的共同责任和利益。这也是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关于东盟在解决本地区问题的作用与地位,越南《全民国防杂志》最新一期刊登了越南国防部国防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阮红君少将题为“东盟强有力的通牒”的文章。越南通讯社谨向读者介绍文章内容,便于参考。

东盟在东海问题上的共同利益

基于 地理特点和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在越南黄沙群岛和长沙群岛及东海海域,越南,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和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都提出主权诉求。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等东盟其他国家在东海经济、贸易自由和国防安全等领域也是收益国。缅甸虽不靠东海,但东海是缅甸同世界各国,尤其是太平洋海岸各国发展相互关系的最便利航线。老挝不是临海国,但也能间接受益于东海。因此,不管是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东海争端都会破坏东盟地区稳定,其不仅威胁各自国家的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其还使整个区域的合作发展及同区外各国发展关系等环境严重恶化。另一方面,东海争端局势趋于紧张将会促成各国进行军备竞赛,损害各国经济发展,增加相互猜疑,致使区内安全局势不稳定。

而积极参与解决争端,树立巩固信心机制,防范东海冲突发生等将有助东盟维持并巩固自己的核心作用,为建立各项多边合作机制,如:东盟地区论坛( ARF )、东亚峰会( EAS )、东盟防长扩大会议( ADMM+ )等注入动力 ; 增强东盟和东盟各国抵抗由世界各大国进行战略竞争所带来的地缘政治压力的能力, 从而提高东盟及其成员国与区外国家合作的吸引力和效率,巩固东盟在营造和平环境方面和在本地区正在形成的各项多边合作机制当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样,参与解决矛盾,防范东海地区发生冲突等有助于东盟到2015年建成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 APSC ),同时避免被卷入大国地缘政治竞争漩涡,保持东盟在地区合作架构中的核心作用,制约亚太地区内若干大国的垄断战略态势。正因为如此,积极参与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不仅是东盟的责任与权利,而且还是到2015年建成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 ( APSC )的考验。

东盟参与解决东海争端的实践

自从成立以来,东盟的利益一直与东海息息相关。初期,东盟在解决东海争端问题上的作用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事实:当时东海争端较少,且不复杂,更重要的是其尚未直接威胁东盟的安全。再说,冷战时期,美国海军在此地区保持较大规模存在,其就是美国东盟盟友国的安全“保护伞”,因此参与解决东海争端尚未成为东盟的紧迫任务。因此,1974年中国动用武力非法侵占越南黄沙群岛时,东盟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并认为那是越中两国之间的问题。直到美军从菲律宾苏比克、克拉克基地撤军,中国海军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加强在长沙群岛附近海域的活动才引起了东盟各国的担忧,同时促使东盟各国1992年通过了东盟第一部正式文件 —— 《1992年东海宣言》。在1992年《东海宣言》中,东盟确定:东海上的任何不利演变都直接影响到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1992年《东盟东海宣言》还强调,有关东海主权权利和管辖权的任何争端必须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不许动用武力。

1995年,中国动用武力非法侵占越南长沙群岛的围巾环礁( Mischief Reef - 中方称:美济礁)后,美国和东盟就此事件连续发表了联合声明和联合公报。国际社会对东海形势深表担忧,东盟内部团结与集体努力对缓解东海紧张局势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1996年7月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赞成了制定《东海行为准则》 ( COC )的设想,其中中国是缔约国之一。然而,因中方的迟缓与拒绝,制定《东海各方行为准则》的目标仍未能现实化。取而代之,2002年11月东盟和中国签署了《东海各方行为宣言》( DOC )。尽管法律约束性不强,但《东海各方行为宣言》肯定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有关各方关于和平解决争端、建立信心、推动合作的政治承诺。东盟在2008年、2011年和2012年连续发表了多份联合声明,强调应努力推动落实《东海各方行为宣言》。2011年,东盟各国努力同中国通过了《‘东海各方行为宣言’落实指导规则》,2012年一致同意完成《东盟对东海行为准则要点的观点资料》,为降温东海紧张局势做出贡献,同时加强了东盟区内团结。

在推动东盟区内团结一致的同时,东盟还争取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东盟防长扩大会议等其他机制,促进解决东海问题。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第17届东盟地区论坛会议发表联合声明,各成员国一致强调,应充分落实《东海各方行为宣言》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进而促成并通过《东海行为准则》等。实际证明,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东盟各国通过集体努力,建立了多项机制,旨在建立互信,防范冲突,促进本区的和平、合作与发展。(未完)(越通社-VNA)

更多

美国大华盛顿都会区(DMV)企业家与爱国越南人俱乐部主任加里·青阮。图自越通社

旅美越侨对国家主席梁强访美之旅充满期待

国家主席梁强夫妇将率领越南高级代表团于9月21日至24日赴美国出席第80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一般性辩论,并在美国开展双边活动。这不仅是肯定越南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提升的地位的机会,更展现旅美越南侨胞对与祖国建立更紧密联系的期待。

河内市劳动联合会与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进行经验交流。图自越通社

越中工会深化合作交流

9月17日,河内市劳动联合会副主席阮氏秋水在河内会见了到访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副部长刘飞一行。

日本记者中村五郎。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建社80周年:真相的力量

值此越通社建社80周年(1945年9月15日-2025年9月15日)之际,日本知名记者中村五郎(Nakamura)接受了越通社记者的采访。中村五郎有一段时间拍摄越南战争,尤其是美军在越南造成的橙剂灾害,对越南有着密切关系和深厚感情。

越南国会主席陈青敏(右)与马来西亚下议院议长丹斯里拿督佐哈里·宾·阿卜杜勒。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马来西亚加强议会合作

越南与马来西亚于1973年3月30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历经半个多世纪,特别是在2015年8月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之后,越马两国关系在各领域持续积极良好发展。

越南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陈国庆与巴特纳省工商会主席阿卜杜勒卡德尔·图米。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阿尔及利亚增强多领域合作

9月16日,越南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陈国庆与巴特纳省工商会主席阿卜杜勒卡德尔·图米(Abdelkader Toumi)及多家阿尔及利亚企业代表举行工作会谈,推动两国企业在多领域开展合作。

越共十四大:建设岘港成为越南增长极

越共十四大:建设岘港成为越南增长极

9月17日上午,越共岘港市第一次代表大会(2025-2030年任期)隆重开幕,代表全市近14万名党员的450名正式代表出席。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常务书记陈锦秀出席大会并发表指导讲话。

胡志明市中心沿西贡河的金融大楼。图自越通社

英国官员对越南的脱变印象深刻

越南在过去八十年实现巨大的脱变是越南民族力量与意志的明证。在从战后重建到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历程中,越南已证明:只要有远见、团结和决心,一切皆有可能。英国外交部副部长西玛·马尔霍特拉(Seema Malhotra)在9月16日于伦敦举行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庆80周年暨越英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5周年纪念活动如是强调。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为越南城乡发展制定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方向

9月17日上午,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与政府党委常务委员会召开工作会议,听取关于越共中央委员会关于到2030年农业、农民、农村发展及2045年愿景的第19-NQ/TW号决议和中央政治局关于到2030年越南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及2045年愿景的第06-NQ/TW号决议实施3年情况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