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在专家看来,为学校学生就餐制定法律,以确保学生获得充足的营养,将对提升越南人的身高和体态改善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越南儿童仍面临多种营养风险,可能导致成年后患非传染性疾病,而学校供餐问题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许多专家呼吁,应尽快将学校供餐法制化,以提供法律依据,提升越南国民整体身体素质。
越南教育培训部体育教育司司长阮青提指出,当前教育部门在推进学校营养工作时面临诸多困难。首先,在部分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管理仍然存在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同时,食品安全及营养健康的科普宣传工作尚未能满足实际需求。
此外,半寄宿学校的运行条件依然困难,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的学校。菜单设计、膳食均衡、营养供给及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能量需求等方面,均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学校食堂服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均需提升。目前,大多数食堂工作人员为临时工,未经过专业培训,缺乏组织校园供餐的能力。同时,体育与营养本应并重,但在学校体系内,体育课程常被视为次要课程,导致设施不足,专业教师配备不够。
由于资源短缺,校园营养餐的组织面临挑战,体育活动的开展亦受限,从而影响了整体校园营养工作的实施。
阮青提指出,尽管校园营养问题已引起关注,但越南尚未像发达国家那样制定明确的法律和政策。因此,学校餐的组织、管理及监督仍存在诸多短板。部分校园营养项目,如校园奶、学校餐等,未能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全国性推广。
“学校餐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和学习质量,但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法律文件进行监管,”阮青提强调。
国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阮氏梅花表示,每项战略的实施都需要相应的资源支持,包括中央预算、地方预算及社会化资源。“过去,我们的目标明确,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资源仍然匮乏。”
她进一步指出,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从地方政府到各部委等多个层面,对责任的认知尚不充分。只有明确各方职责,才能推动学校营养工作的有效落实。
阮氏梅花强调,学校营养工作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人力资源短缺,尤其在幼儿园阶段,营养工作人员未受到足够重视,相应政策机制尚不健全。她建议,负责幼儿营养的人员应接受系统培训,甚至应具备深厚的营养专业知识。
在小学阶段,学校往往更关注知识教育,而对学生的照护及膳食管理重视不足。未来,越南需通过立法建立统一的校园营养体系,确保学生获得科学合理的膳食支持,从而全面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