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港市着力弘扬五行山遗迹区的遗产价值

岘港是一座海洋旅游城市,不仅拥有魅力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岘港博物馆、占族雕刻博物馆、五行山遗迹区等岘港市的文化历史遗迹均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岘港市着力弘扬五行山遗迹区的遗产价值 ảnh 1五行山遗迹区。图自https://vnexpress.net/
越通社河内——岘港是一座海洋旅游城市,不仅拥有魅力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岘港博物馆、占族雕刻博物馆、五行山遗迹区等岘港市的文化历史遗迹均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五行山名胜群国家级特殊遗迹、五行山观世音菩萨庙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水石雕手工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的“五行山摩崖” ,这些遗产都集中在五行山遗迹区范围内。五行山位于岘港东南8公里处,由5座山组成并按五行排列,是大自然赐给岘港市的礼物。 任何人前往这里参观游览时都感到无比的惊讶。

岘港市旅游协会副主席阮玉英说:“五行山遗迹区是岘港市乃至中部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可以说,这是游客赴岘港市旅游时不可错过的景点之一。”

目前,岘港博物馆正在更新有关五行山国家和国际遗产、遗迹系统的信息并在遗产数字地图上实现数字化处理与管理。

五行山遗迹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阮文贤表示:“我们已同有关职能机构紧密配合做好遗迹修缮和保护工作。特别的是,我们正与博物馆和有关单位配合制定一个宣传管理体系,其中为集成五行山摩崖提供数字集成”。 

岘港市政府已经出台多项措施,以保护并弘扬五行山遗迹区遗产价值,从而促进该遗迹区的可持续发展。

最近,政府总理批准的《岘港市五行山郡五行山名胜的保管、修缮与恢复规划》的核心目标为将五行山建设成为一个文化空间和充满特色的娱乐景点以及中部地区"遗产之路"旅程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完)
越通社

更多

值此8月19日八月革命胜利80周年之际,旅游专列“河内五城门”正式亮相。图自越通社

体验用公共交通游行:为河内旅游注入新动力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河内正为旅游业开辟新方向:通过将探索体验与城市轨道交通和公交车等现代公共交通系统相结合,不仅带来便捷而独特的旅程,还增强了首都旅游的吸引力。

附图:越航全面禁止机上使用锂电池充电宝。图自互联网

越航全面禁止机上使用锂电池充电宝

越航近日宣布,为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的运营理念,将持续强化锂电池充电宝在航班运输中的管控措施,以全面防范安全风险、保障航空运营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板约(越南)—德天(中国)瀑布景区。图自越通社

板约(越南)—德天(中国)瀑布景区:促进越中两国人民友谊之地

越通社驻中国记者报道,凭借雄伟壮丽的景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越中两国共同建设的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板约(越南)—德天(中国)瀑布景区已成为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大量来自越南和中国的游客。在此开展的旅游合作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有助于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下龙湾一角。图自越通社

向老战士赠送一千张下龙湾游船参观票

亚洲高端游船集团股份公司代表称,值此9·2国庆80周年之际,本着无限感恩之心和“饮水思源”的精神,该公司推出“致敬拥有护国之功的人”计划,于9月2日至10月31日期间向革命有功人员、老战士、伤病残军人及烈士亲属赠送1000张下龙湾游船参观票。

首都河内居全国首位,游客接待量达208万人次。图自越通社

9·2国庆假期越南接待游客人数550万人次

在为期4天的国庆假期(2025年8月30日至9月2日),全国旅游业共接待游客约550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300万人次)增长83.3%。这是一个积极信号,预示着2025年年底和2026年年初旅游高峰季的良好开端。

今年9.2国庆假期,国内旅游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火爆景象。图自《青年报》

旅游业迎大丰收 提振消费助增长

今年9.2国庆假期,国内旅游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火爆景象。在仅仅4天(8月30日至9月2日)内,河内市接待游客量约20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近4.5万亿越盾(折合人民币14亿元),同比增长80%。

附图:越航飞机。图自越通社

越航集团提前开售2026年春节350万张机票

为满足年底出行需求的激增,由越航(Vietnam Airlines)、太平洋航空(Pacific Airlines)和VASCO等航空公司组成的越航集团(Vietnam Airlines Group)提前开售2026年农历新年春节机票。

呠—河内火车站轨道交通线路。图自越通社

国庆80周年:河内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送旅客近180万人次

河内城市铁路有限公司今日公布,在庆祝八月革命和九·二国庆80周年系列活动期间(8月21日至9月2日),该公司所运营的2A号线(吉灵—河东)和3.1号线(呠—河内火车站)两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安全运送乘客近18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