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增强自主能力与内生力量的战略要求

在全球竞争激烈、价值链持续重构的背景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本土化率已成为越南巩固自主能力的战略要求。

阮必成大学讲师——经济专家黄清田博士。(人物供图)
阮必成大学讲师——经济专家黄清田博士。(人物供图)

越通社河内——在全球竞争激烈、价值链持续重构的背景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本土化率已成为越南巩固自主能力的战略要求。

提交越共十四大的《政治报告(草案)》确定,到2030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55%以上。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约达8.5%,加工制造业比重约占GDP的28%;数字经济比重约达GDP的30%。

这些指标体现了将增长模式从广度向深度转变的愿景,旨在将科学技术与创新创造同生产效率和效益紧密结合。

在与越通社记者交流时,阮必成大学讲师——经济专家黄清田博士的分析指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及国内增加值比率不仅是增长要求,更是旨在巩固经济自主能力的战略问题。

据分析,在2021-2025年阶段,越南经济年均增长6.3%,GDP达约5100亿美元,人均约5000美元;TFP对增长的贡献率约为47%。尽管如此,劳动生产率年均仅增长5.3%,增量资本产出率仍较高(6.9),加工制造业的本土化率仍然较低。这些是下一任期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

为提升TFP和国内增加值,黄清田博士认为需要同步运转三大战略动力。第一,越南需要完善服务于创新、数字化转型和基于效率的治理机制;发展国家数据中心、高科技、人工智能;扩大分级、分权范围;建设包含区域创新基金、国家-企业-院校的研发网络和“沙盒机制”(sandbox)的国家效率生态系统。制度必须从“审批-许可”转向“激励-事后监管”。

第二,价值链联动与本土化,民营经济需发展成为重要动力,同时要求外资企业公开技术转让路线图并提高本土化率。必须优先发展关键配套产业,如精密机械、电子元器件、新材料、纺织鞋革及可再生能源设备。建立国内增加值率达60%以上的企业的"深度本土化工业区"模式将创造新动力。国家也需构建零部件供需数据库,以连接越南企业与全球生产链。

第三,发展创新型人力资源,“三方协同”模式(国家-学校-企业)被视为对接工业和数字经济需求培训的关键。职业教育体系需符合国际标准;吸引科技人才政策应基于创新绩效;需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以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

长期来看,黄博士强调,TFP和国内增加值正是建设战略自主经济的支柱。一个高效率、深度本土化的经济将更少受外部波动影响,并具备从知识中创造价值的能力。他认为,制定2026-2035年阶段关于生产率与本土化的国家战略,并辅以清晰的指标体系和监测机制,将有助于有效落实政治报告草案所提出的“在新时期坚定迈向战略自主、自强、自信”的导向。(完)

越通社

更多

弘扬多元文化 深化越美友谊

弘扬多元文化 深化越美友谊

11月23日,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美国驻越南外交使团及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在河内联合举办“越南—美国友好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是纪念两国建立外交关系30周年(1995—2025)系列重要活动之一。

得乐省公安力量为深度受淹地区群众运送食品。图自越通社

📝时评:越南两级地方政府抗灾实践 有力回击不实言论

2025年10月和11月,越南南部与中部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和洪灾,这对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但通过这次灾害,许多省、市和基层都证明了“四个就地”方针在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有效性。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从南非主持召开紧急视频会议,与各部委、机构及地方领导就中部若干省份的洪涝和自然灾害情况及紧急应对措施进行讨论。图自越通社

范明政总理:确保春节前全面完成因灾受损房屋修缮

在暴雨洪灾给越南中部地区造成损失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当地时间11月23日凌晨,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从南非主持召开紧急视频会议,与各部委、机构及地方领导就中部若干省份的洪涝和自然灾害情况及紧急应对措施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