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位于青化省赵禄乡的必做铁匠村以精湛的打铁技艺闻名遐迩。数百年来,这里的匠人每日生炉挥锤,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所需工具,还延续和守护着祖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手艺。
据《越南之声》报道,赵禄乡老人说,过去,必做铁匠村是青化省后禄县进禄乡午村、裴村、山村等3个村的总称。17世纪,从北方到青化省讨生活的黎高山,行至忙山脚下的必做村时,看到当地居民生活很困难,就教村民打铁手艺,从那时起,铁匠行业就在这里发展了起来。为铭记黎高山的功劳,当地居民在村里建了祭台,并尊他为"铁匠圣人"。
数世纪以来,古老的必做村逐渐形成和发展了铁匠行业,成为青化省最著名的手工艺村之一。过去,必做村以锻造武器和农具闻名。现在,手工艺村的产品不限于传统的农具,产品更加多样化,种类更多,数量更多,质量更好,服务更多消费者。为了做出一件成品,必须经过多个环节,从打坯到淬火锻造。每个程序都要求铁匠们具备经验、扎实的技能和工作热情,以做出最优质的产品。
1988年出生、做铁匠近20年的乔文河说,尽管生活艰难,但进禄乡一代又一代铁匠都自觉地发展和维护前辈留下的行业。他说:"铁匠这个行业是前辈传下来的,我在娘胎里就听到过锤子的声音,我从小就拿着锤子,我也不记得什么时候的了。这份工作需要热情和干劲。虽然很辛苦,但热情却流淌在血液里,而且这份工作也能带来稳定的收入。我想发展这个行业,所以我必须努力工作、学习,并不断摸索。"
近年来,进禄铁匠村的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走进地区各国。村民乔文河和乔文学说:"目前,我村的产品有农具、刀具等,顾客也很多,来自全国各地。我主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和样品制作产品。还有许多外国客户订购,经旅外越南人销往美国和欧洲。"
除了现代化设备外,村里很多人还从日本进口不锈钢原料,生产刀具、剪刀等供应市场。如今,进禄铁匠村的许多厂子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还改变了销售方式。多家经营户通过抖音、脸书等电商平台和社交网络销售产品。胡志明市市民阮兴每次都亲自到村里订购。他说:"我已经在这里订购了菜刀,质量有保证,产品非常漂亮。这次来是为了进一步了解菜刀和猎刀。这里的生产厂投资设备和进口优质钢材,使产品越来越漂亮,质量不输进口货。"
目前,赵禄乡共有20家企业,其中5家从事生产,近1600户家庭,约6000名工匠从事这一行。据测算,全乡打铁业年收入约达4000亿越盾。为了进一步做大传统产品,手工艺村各家生产企业和经营户也纷纷将科技运用到生产中,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丰富了产品款式,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富足的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