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中关系诞生于两国人民共同怀抱革命理想、独立渴望与团结精神的时代背景。1950年1月18日,越中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与越南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这为两国人民传统友谊与全面合作关系打开了新篇章。胡志明主席与毛泽东主席亲手缔造了越中“同志加兄弟”传统友谊,为中越传统友谊扎下了“根”,开启了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紧密相连的合作关系。在抗击法殖民主义和美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中国对越南在物质、政治和精神方面都给予了巨大而有效的支持。纵观历史风雨变迁,越中合作不断拓展,涵盖诸多领域,尤其是在过去30多年来,双方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值此2025年4月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之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越南《人民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 “中国和越南是社会主义友好邻邦,拥有共同理想信念和广泛战略利益。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符合两国共同利益,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在中国《人民日报》上,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也强调:“在革命历程之初,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两党两国的老一辈领导人,特别是胡志明主席和毛泽东主席精心培育了“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的关系。”
高层交往:推动关系发展的战略动力
75年来,越中两国保持频繁的双边高层互访和接触,旨在增进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于2015年和2022年访问中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7年、2023年、2025年访问越南,这些重要访问之旅都标志着两国在政治、经济与人文交流等领域关系发展的新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两国建交75周年和“中越人文交流年”之际,于2025年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充分彰显两党两国高度的政治互信与战略远见。

越南外交部常务副部长阮明武评价,“这是今年双边关系中最重要的政治外交事件,恰逢两国建交75周年和人文交流年,意义十分重大。”
此次访问的一大亮点就是双方建立了世界上首个涵盖外交、国防、公安三大支柱的部长级“3+3”对话机制。同时,两国成立越中铁路合作委员会,推进越南老街-河内-海防标准轨铁路建设,适时开展同登-河内、芒街-下龙-海防标准轨铁路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的此次国事访问,取得了十分丰硕而具有深远意义的成果,为双边关系和两国各自发展注入积极、持久的动力。在人文交流领域,双方特别强调发挥“两党红色资源”在交流合作中的独特作用。中方将在今后3年邀请越南青年赴华开展“红色研学之旅”,沿着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的革命足迹,探寻中越友好的红色基因,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为两国各自社会主义事业和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凝聚青春力量。

谈及“红色研学之旅”的意义,中国驻越南大使何炜表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胡志明主席和越南革命先辈在中国留下的足迹,这些珍贵的革命资源值得倍加珍惜和发扬。”
此前,2024年8月,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访问中国,双方就进一步加强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广泛共识,明确提出以“六个更”总体目标为方向,重点落实双方共识和协议。两国积极推动发展战略对接,落实好两国政府关于共建“一带一路”与“两廊一圈”框架对接的合作规划,加快推进两国铁路、高速公路、口岸基础设施“硬联通”,提升智慧海关“软联通”。
同时,双方加强文化交流、媒体合作与信息出版、广播电视合作,深化卫生、医疗保健、传统医学、防灾减灾等领域合作,拓展提升地方合作与民间往来,特别是青年交流。双方推动旅游合作,增开航线,鼓励更多游客到对方国家旅游观光。
务实合作:为共同利益而携手互联
当前,越中关系正迈入全面深入、务实发展的新阶段。两国通过两党、两国政府、国会、祖国阵线及各人民团体的多层级交流机制,政治互信不断巩固。国防、安全、经贸、投资、旅游等各领域合作均取得积极进展。双方正加快落实各项协议和共识,重点推进农产品贸易、高质量投资、民间交往、高素质人力资源培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数字经济、清洁能源与新技术应用等领域合作。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越中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更趋紧密。中国连续20多年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越双边贸易额突破2600亿美元。榴莲、椰子等越来越多越南优质农产品走进中国千家万户。两国铁路互联互通和智慧口岸建设有序推进,光伏、垃圾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有力保障越南电力供应,中国企业承建的河内轻轨2号线方便了市民日常出行。中越两国相互成就、共同发展,生动诠释了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的意蕴。

这些年,越中人文交流步子越迈越大,两国民众越走越亲。2024年中国赴越游客超过370万人次,越中板约(德天)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正式运营、多条跨境自驾游线路开通,让“一日游两国”成为现实。中国影视作品、电子游戏成为越南青年热议话题,带动越南“中文热”持续升温。不少越南歌曲登上中国互联网热搜,河粉等越南美食吸引不少中国民众品尝。
推动越中关系走深走实
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望迈上新台阶,朝着更加务实、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重点聚焦三个主要方面:
首先,加强战略对接,深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保障生产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两国将推进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绿色经济、数字经济、5G技术应用等新兴领域合作;分享财政金融政策制定、国有企业改革与管理经验;研究试点跨境经济合作区;扩大本币结算合作;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领域协作,切实惠及两国人民。
其次,深化人文交流。在2025年“中越人文交流年”框架下,双方将推动民间交往,发挥红色文化和革命遗产研学的独特作用,高效落实“青年红色研学之旅”项目;加强两国媒体、出版、广播电视合作;扩大教育合作,尤其是职业教育、科技、语言培训领域;推动两国教育科研机构的交流互鉴。河内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谭永华表示:“教育与科研是连接两国最持久、最牢固的桥梁。”

第三,越中两国将继续密切协作,共同维护两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推动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稳定运作;在逆全球化思潮上升的背景下,为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与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75年的越中关系,是历史淬炼的深厚友谊的生动写照,也是不断面向未来发展的鲜明印证。凭借牢固的政治互信、日益务实的合作与不断扩大的民间往来,两国正携手迈向构建造福两国人民和地区和平稳定的命运共同体。(完)

“红色研学之旅”:越中青年共创新,红色传承增活力(第三篇)
越中关系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间的友好合作交流是越中两国弘扬传统友谊、增进两国人民友好感情的重要纽带。值此越中建交75周年之际,越中两党、两国一致决定将2025年定为“越中人文交流年”。在这一背景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宣布,未来三年中方将邀请越南青年赴华参加“红色研学之旅”活动,旨在帮助两国年轻一代更深入了解革命精神价值,珍视睦邻友好情谊,增强相互联系。

越中人文交流年:有待更广泛深入传播(第二篇)
人文交流是中越关系“六个更”总体目标之一,以进一步巩固两国关系在新发展阶段日益坚实的基础。双方宣布2025年为“中越人文交流年”并得到了两国专家学者、青年群体等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响应。原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研究杂志》副总编辑阮氏芳花就如何推动越中两国人文交流在更多领域实现实质性进展、为两国传统友好关系注入新动力接受越通社记者的专访。她就进一步拓展两国人文交流的方向和路径提出了如下建议。

越南—中国:75载人文交往,厚植友谊根基,共创美好未来
越中关系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间的友好合作交流是越中两国弘扬传统友谊、增进两国人民友好感情的重要纽带。值此越中建交75周年之际,越中两党、两国一致决定将2025年定为“越中人文交流年”,其充分体现了在从民心深处推动双边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