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胡志明主席用“同志加兄弟“来比喻越中关系是非常贴切的

胡志明主席为建立和巩固越中友好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老人家为增进两国团结友谊与合作作出了许多努力,并一向重视对华关系。胡志明主席的贡献为越中关系万古长青奠定了基础。

广西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黄铮教授。图自VOV
广西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黄铮教授。图自VOV

越通社河内——胡志明主席为建立和巩固越中友好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老人家为增进两国团结友谊与合作作出了许多努力,并一向重视对华关系。胡志明主席的贡献为越中关系万古长青奠定了基础。2025年是两国建交75周年,也是越中友好交流年。本台记者采访了多年来对越中友谊和胡志明主席进行深入研究并编写了十多部书籍的广西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黄铮教授,请他谈谈中国人民对胡志明主席的爱戴和尊敬。

记者:胡志明主席在革命活动中同中国领导人和人民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中国领导人和人民也热爱、尊敬胡志明主席并全心全意帮助他。胡志明主席与中国人民结下了“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感情。您能对此做详细阐述吗?

黄铮教授:据我所知,中越情谊深、同志加兄弟,最早是一九六三年刘少奇主席访问河内的时候,胡志明主席在一个公开欢迎的大会上用了这种说法。实际上,胡志明是用这个说法来总结在此之前,三十多年来,他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中国人民的关系得出的一个结论。为什么说是三十年呢?因为早在一九二零年的时候,胡志明主席在法国巴黎就跟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革命同志接触。那个时候还没有成立中国共产党,就跟周恩来这些革命同志接触了。

后来,一九二一年成立中共之后,在巴黎的这些老一辈革命家都成为共产党员。然后的话,胡主席在巴黎就跟周总理建立了革命友谊。到一九二三年,胡志明主席还介绍了中国的老一辈革命家,如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王若飞,还有萧三五位同志加入了法国共产党。所以胡志明主席跟中国老一辈革命家的交往,在一九六三年胡志明用同志加兄弟来比喻之前,已经有那么长时间了。

在此后,一九二三年后,来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时,胡志明主席又结识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同志张太雷,也建立了革命友谊。

中国人把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就称为同志。那么,胡主席用这个比喻是非常确切的。他跟中共老一辈领导人有三十多年的交往。当胡主席正式用同志加兄弟的时候,他跟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已经交往了有三十年的时间。所以,我们再看一九五六年周恩来总理访问越南的时候,胡志明主席曾经在党公开的一个讲话中称,周恩来是他的朋友和战友。周恩来也公开地称胡主席为老大哥。可见这个同志加兄弟的称呼,在胡志明主席和我们老一辈领导人之间已经这样称呼。

此后,胡志明主席二十年代在广州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又认识了更多的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包括在广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毛泽东,还有在广州领导工人运动的刘少奇。大家在一起的时候,都以革命同志相称。所以这是一个胡志明主席跟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很早就以同志和兄弟来相称。

至于胡志明跟中国人民也有那个同志加兄弟感情。我举一个生动的例子,就是一九四一年前后,胡志明在广西边境进行革命活动。在靖西县的时候,胡志明主席和他的战友跟当地的曾经掩护过越南革命者的一部分靖西的农民兄弟,一共十几个人在一起,曾经按照中国的传统的方式来结拜兄弟。那么,胡志明主席和他的战友跟中国的老百姓正是以兄弟相称。

所以,胡志明用同志加兄弟来比喻他和中国老一辈领导人,比喻他和中国人民的关系是非常贴切的。这是对同志加兄弟的历史解释。

记者:75年前,在越南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之前,胡志明主席、毛泽东主席和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就建立了友好和亲密的同志关系。这对当前两国关系发展有哪些经验启示?

黄铮教授:由于胡志明主席跟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领导人有那么深的渊源关系,就是说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就开始有如此的交往。所以我们就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中越友谊是胡志明主席和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几代人之间长期交往中形成的,是他们共同缔造和培育起来的。这个结论,实际上,在我们中越两党高级领导人互相访问的时候,在会谈的公报中不断的提出来。

所以这个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历史性结论。在两党高层不断的重申下,这里面就是一个很好的历史经验的总结,让我们今后任何一届领导人都会援引这一句话来维护和发展好中越友谊。我要说的是,这句话就是中越友谊对今后我们两党两国的一个经验启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中越友谊,都要维护、弘扬中越友谊。因为这个是中越历任领导人共同维护,然后形成的历史性的结论,所以它的价值、它的经验就在这里。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此次来河内是出席纪录片《发展之路》的开播仪式,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展望未来两国关系,您有何期待和愿望?

黄铮教授:我这次被邀请作为广西电视台和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合拍的纪录片《发展之路》的嘉宾,我感到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发展之路》这个片子,我看过。甚至它的文字脚本,我也看过。这是双方合作的一项很好的成果,是广西跟越南的媒体合作的一个成功典范,也是中越文化交流的一个硕果。《发展之路》这个片子,我觉得拍摄得相当成功。片子以中越友谊为一个主轴线,从历史和现实这两个方面切入,把中越两国人民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今,一百年间亲密无间、团结战斗,以及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一个过程,做了一个全方位的描述。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比较生动感人。

这个片子很生动的描述了过去的战争年代,以及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然后呢,在新时期,两国通过互惠互利的合作,展示出中越合作的一个前进,做了很好的诠释,实际上是为我们两国指了一条路。

对我而言,在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也对未来有一些展望和期许。首先,因为广西跟越南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两地山水相连、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传统友谊深厚。中国没有任何一个省区,能像广西一样,具有那么丰富的胡志明主席革命活动和中越友谊这方面的遗址遗迹。这是红色资源。根据这个情况,广西今后要做的事情很多。

我想,我们要保护好广西的这些红色资源,让它教育中越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传承中越友谊。我也希望两国文化部门有进一步的交往,像这个广西电视台和越南媒体一样。前一段时间,双方合作推出过《南溪河畔》,现在又推出了《发展之路》,这些都是很好的合作成果。所以,我希望今后两国文化部门有更多的接触。

我个人我也很愿意在今后,随着中越两国文化交流、合作的发展,随着广西跟越南合作的发展,我能够继续在胡志明主席和中越友谊这个领域做出我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也更希望中越两国今后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这个道路越走越好,让中越两国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记者:谢谢!(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双方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充分挖掘越南—巴西合作潜力

在越南与巴西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强劲发展的背景下,越南驻巴西大使裴文议于4月7日至10日对圣保罗市进行了工作访问。

1975年4月30日中午,在西贡政府倒台前的最后一刻,以决战决胜精神,390号坦克撞倒独立宫铁门,标志着越南民族抗美救国战争取得完全胜利。图自越通社

祖国统一50周年:胡志明主席的伟大梦想

1975年4月30日的胜利是越南民族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实现国家统一,实现胡志明主席的深切愿望,也印证了他深邃思想与坚定宣言:“越南国家是一个整体,越南民族是一个整体,江可以枯竭,山可以磨平,但这一真理永远不会改变”。

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越南语部主任、越南问题研究员魏为。图自越通社

携手奔赴中越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明天

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越南前夕接受越通社驻北京记者的采访时,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越南语部主任、越南问题研究员魏为表示,这一事件对发展中越两党两国友好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工贸部贸易促进局国际关系室主任陶越英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越南-中国(重庆)经贸合作及企业对接会在河内举行

越南-中国(重庆)经贸合作及企业对接会11日举行。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副局长孙熙勇强调,越南连续三年内成为重庆市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17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8%。

研讨会场景。图自越通社

胡志明市实施越南对外路线50周年研讨会举行

经过近50年发展,胡志明市已与世界58个地方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是多个国际组织的积极成员。特别是自1986年国家推行革新以来,胡志明市在贯彻落实党对外路线方面始终发挥“先锋引领”的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接受越通社驻北京记者的采访。图自越通社

中国广西与越南的双方合作的黄金期刚刚开始

广西打开门就是越南,开展对外合作,与越南是第一位的。因此,中共中央派我到广西来工作一个多月就到越南访问。这是我第一次访问越南,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超过我的预期。越南老百姓特别友善,环境特别优美,社会治安特别安全,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建设场景,我很为越南感到高兴。

捷克最大左翼报纸《国民报》(Nasepravda)4月10日发表题为《捷越关系:经济和外交的亮点》社论。图自越通社

捷克媒体高度评价与越南加强经贸合作的机会

越通社驻布拉格记者报道,捷克最大左翼报纸《国民报》(Nasepravda)4月10日发表题为《捷越关系:经济和外交的亮点》社论。社论认为,捷越关系升级将为捷克企业投资这个东南亚国家创造许多机会,因为越南经济在2025年仍将是亚太地区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