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豪曲——北江省侬族迷人的传统民歌

嵩豪曲是北江省侬族同胞的文化精髓,是他们精神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反映侬族人的价值观和劳动生活。
嵩豪曲——北江省侬族迷人的传统民歌 ảnh 1嵩豪曲——北江省侬族迷人的传统民歌。图自互联网

越通社北江——嵩豪曲是北江省侬族同胞的文化精髓,是他们精神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反映侬族人的价值观和劳动生活。每逢春天来临之际,来到北江省侬族人居住的地方,我们都可以听到悠扬动听的歌声,令人流连忘返。

在北江省山洞县辽阔的山区中,一对对侬族男女穿着色彩缤纷的传统民族服装,一起对唱,用嵩豪曲快乐的节拍和歌声振奋人心并向对方表达感情。

梁氏丘,一个北江省土生土长的侬族妇女从小就听着这些嵩豪曲长大的,她从8岁的时候就会唱嵩豪曲。

山洞县桂山乡居民梁氏丘说:“我从8岁就开始跟各位前辈学习唱嵩豪曲了。然后还上了县加以彩排。‘嵩豪’在农族语言的意思是‘我们俩’的意思, 嵩豪曲让我们想起青春时去对唱、谈恋爱和结婚的美好时光。”

嵩豪曲就是侬族多代相传的男女对唱形式,为诸多单身男女促成美好姻缘。与其他民族的演唱形式不同的是,嵩豪曲不需要乐器伴奏,但特别甜美和充满魅力。嵩豪曲可分为表白对唱、婚礼和日常生活等三种曲调。

山洞县桂山乡居民黄文清表示:“这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价值,是我们与其他民族不同的地方。我希望地方政府和各职能机构更加关心,帮助我们恢复与弘扬传统曲调。”

如今,嵩豪曲不仅是男女之间的抒情方式,而侬族人已进行改变,使其更加贴近当代生活和人们欣赏艺术的需求。

然而,山洞县在恢复和推广这种艺术类型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就是会唱嵩豪曲的人不多,主要是老龄人,想要培养出年轻艺人也并非朝夕之事。
2015年,韦文福先生创办了嵩豪曲俱乐部,为保护和弘扬当地侬族嵩豪曲乃至传统文化价值做出积极贡献。

山洞县詹山乡嵩豪曲俱乐部主任韦文福表示:“从当初的40名会员,现在我们已经有55名会员。每逢新春佳节我们都在乡里举办交流表演活动,偶尔也跟周围的乡交流。”

山洞县詹山乡同邦村居民周文松说:“我从前辈们学习曲调,但我想音乐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在传统旋律和歌词的基础上,我们在去交流,对唱时要举一反三和不断发挥创新能力。”

在昔日生活中,嵩豪曲对唱是侬族的重要交流与沟通方式,如客人与家主、男女之间等等。虽然现代生活节奏与以前大有变化,但是很多侬族人仍然着力于保护和传承这门艺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各种交流、表演、歌唱比赛等活动已得以举行。

山洞县文化信息体育中心主任罗赵云表示:“10年来我们已经举办7次嵩豪曲歌唱比赛。这就是侬族同胞向广大人民群众推介自己文化特色的良机,将其传承下去”。

民歌就是民族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但其中的一部分正在面临埋没失传危机。因此,山洞县乃至北江省为保护侬族传统民歌所作出的切实举措是值得鼓励和广泛推广的,为弘扬越南各民族文化特色做出贡献。(完)
越通社

更多

越南音乐版权保护中心主任丁忠谨(右二)出席于2025年10月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国际作者和作曲协会联合会会议。图自《人民报》

越南跻身全球音乐版权收入50强

据越南音乐版权保护中心(VCPMC)11月25日发布的消息,越南音乐版权收入跻身全球前50强,同时位列亚太地区数字收入前十强。

 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副部长谢光东和越共中央宣教与民运部常务副部长赖春门向获奖作品代表颁发金莲花奖。图自越通社

《红雨》荣获2025年第24届越南电影节金莲花奖

今年获得金莲花奖的电影作品包括:故事片《红雨》、纪录片《觉醒与化解》、《守护遗产灵魂之人》、动画片《小琼状:金牛传说》、《蟋蟀:沼泽地冒险之旅》以及科教片《隐形杀手——悬浮的微尘》。

位于河内市怀德县的 “蕉园”考古遗址于1969年被发现。图自越通社

首都河内近四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

位于河内市怀德县的 “蕉园”考古遗址于1969年被发现。这里生动反映了古代居民在升龙—河内地区近四千年间持续居住与发展的过程,贯穿冯元—铜逗—丘门—前东山—后东山等多个文化阶段。

与会演讲者和专家在研讨会上重点分享了在构建电影制作环境方面的国际经验、各地方对摄制组的支持政策、电影产业的国际合作趋势等。图自越通社

让越南成为国际摄制组的理想目的地

11月23日,在2025年第24届越南电影节框架内,越南文化体育旅游部电影局与胡志明市文化体育局、胡志明市发展研究院在胡志明市联合举行主题为“吸引摄制组前往各地方拍摄的现状与措施”的研讨会。

各式花样诱人的螺类美食,吸引食客品尝。图自越通社

跻身米其林“美食版图”的魅力目的地

为落实《至2030年胡志明市旅游业发展方案》中关于发展美食旅游的目标,胡志明市旅游局持续携手企业,推动旅游产品与美食文化深度融合。胡志明市正逐步成为米其林“美食地图”上的亮眼坐标,朝着建设国际美食旅游中心的目标不断迈进。

法国钢琴家达娜·乔卡利。图自因特网

法国钢琴家达娜·乔卡利在越南巡演

11月29日至12月7日,法国著名钢琴家达娜·乔卡利(Dana Ciocarlie)将在越南展开特别巡演,携演出项目“跨越两条河流、两种文化与两种感知的音乐对话”。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自人民报

2025年第四届亚欧新音乐节即将举行

由越南音乐家协会同中央各部委、行业与河内市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亚欧新音乐节将于2025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河内市与富寿省举行,吸引国内外近300名代表和艺术家参加。

法国专业航空网站air-journal.fr屏幕截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旅游业实现突破性增长 法国客源市场表现强劲

法国专业航空网站air-journal.fr最新报道显示,2025年成为越南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十年前,越南每年仅接待国际游客约800万人次;如今,这个“S形国度”已跃升为亚洲增长最快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广宁省下龙湾。图自越同社

传承与弘扬文化遗产 共建可持续的未来

四千多年的历史为越南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不仅是民族的无价之宝,还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全球化、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保护和弘扬文化遗产成为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

2025 年河内木偶舞节吸引众多民众和游客关注。图自越通社

越南优先发展10个支柱文化产业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签署第2486/QĐ-TTg号决定,批准《至2030年越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及2045年愿景》(以下简称《战略》)。战略中确定优先发展电影,美术、摄影与展览,表演艺术,软件与娱乐游戏,广告,手工艺品,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电视与广播,出版等10个支柱文化产业。

嘉来省民族乐器演奏。图自越通社

保护文化特色 打造可持续未来

80年前的1945年11月23日,胡志明主席签发第65/SL号法令——越南关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第一部法令,成为越南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坚实基础和指南针。基于第65/SL号法令的历史意义,2005年2月24日,政府总理颁布了第36/2005/QĐ-TTg号决定,将11月23日定为“越南文化遗产日”。

代表们参加专题展“国家宝物——岘港心中的遗产”剪彩仪式。图自越通社

岘港向公众展示16件国家宝物

值此越南文化遗产日(11月23日)20周年之际,19日下午,岘港占婆雕刻博物馆举行专题展“国家宝物——岘港心中的遗产”开幕式,同时向公众介绍该馆经过一段时间升级和陈列空间改造后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