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评选2013年世界十大新闻事件

10月底,各党派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导致泰国政治局势恶化。在反对派示威活动持续多天的背景下,泰国总理英拉已决定解散国会,并决定于2014年2月2日提前举行大选。
在2014年元旦节即将来临之际,越南通讯社对2013年世界十大事件作出简要回顾。

一、东北亚地区海洋海岛主权争端升级

中国11月23日单方面宣布划设与日本和韩国宣誓主权的海域发生重叠的防空识别区之后,中国 与日本和 韩国的海洋海岛主权争端开始升级。

二、东南亚一些国家政治动荡

10月底,各党派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导致泰国政治局势恶化。在反对派示威活动持续多天的背景下,泰国总理英拉已决定解散国会,并决定于2014年2月2日提前举行大选。另外,尽管柬埔寨人民党在选举中获得多数议席,但反对党救国党仍不肯承认第5届国会选举结果,使柬埔寨政治紧张局势加剧。

三、叙利亚危机、伊朗核计划等问题找出了出路

在俄罗斯的斡旋之下,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于9月份同意销毁叙化学武器,帮助叙利亚免受西方的军事打击。与此同时,经过多次谈判,11月24日,伊朗和包括英、法、美、中、德的六国(P5+1)已初步达成协议,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为在这一问题上寻找全面且长期的解决措施铺平道路。

四,震惊世界的美国监听事件

6月6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曝光了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全球性的大型监听系统的监听计划,监听了世界许多国家领导人的电话通话。该事件已严重影响到美国与其他许多国家的关系,加剧了欧美之间的信任危机。

五,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和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逝世

拉丁美洲左派领袖、在世界上影响力堪大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3月5日逝世。委内瑞拉外交部长马杜罗上任总统,继续继承乌戈 · 查韦斯已故总统“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反种族隔离制度斗争的象征和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已于12月6日(当地时间12月5日)逝世,享年95岁。

六、欧洲经济复苏

欧元区经济体正式走出1999年以来最久的经济衰退。以德国为首的许多欧盟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较为乐观,标志着欧元区的经济复苏。然而,就业市场尚未起色,失业率和公共债务率仍较高(相当于GDP的92%)等仍是欧元区经济复苏所潜藏的不确定因素。

七、美国政府关门

由于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尚未解决新财年的政府预算分歧,美国政府从2013年10月1日至16日被迫关门,造成约25万名政府雇员被迫无薪休假,造成经济损失多达240亿美元。

八、WTO取得《巴厘岛协议》多哈回合取得突破性进展

于1995年成立以来,世界贸易组织首次于2013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会议上就全球贸易改革达成了协议,为多哈回合关于全球自由贸易谈判开通了僵局。

九、超强台风“海燕”袭击菲律宾

2013年11月8日,有史以来最强的台风“海燕”袭击了菲律宾,造成5500多人死亡、1600人失踪以及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十、成功克隆人类胚胎干细胞

十五年研究后,美国科学家终于通过使用与1996年制造克隆羊多利相同的技术,成功制造人类干细胞。这为治疗人类震颤性麻痹 、心血管及脊髓受伤等疾病带来了新希望。(越通社-VNA)

更多

附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将VNeID与渔船管理系统进行对接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近日致函社会行政管理警察局、边防部队司令部及越南军队电信集团(Viettel),内容涉及启用集成于VNeID应用程序的渔船与渔民活动监控系统。

附图。图自越通社

极端天气导致河内蔬菜价格大幅上涨 供应紧缺

在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的背景下,农产品市场,尤其是蔬菜成为首当其冲、受影响最为明显的行业。近日,受10月底至11月初连续强降雨和暴风影响,河内市内各大集市的蔬菜价格一律上涨,涨幅因品类不同而在30%至100%以上不等。

得乐省公安机关准备物资运往灾区。图自越通社

紧急向洪涝受困地区群众运送物资发放粮食

得乐省公安厅11月20日上午表示,面对省内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该厅业务单位及系统内团体组织已紧急调动各方资源,组建队伍为灾区群众运送生活必需品和应急物资。

附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颁布国家住房基金相关具体规定

越南政府于2025年11月19日颁布了第302/2025/NĐ-CP号议定,详细规定国家住房基金相关内容,并制定国会于2025年5月29日通过的涉及试开展发展保障性住房的若干特定机制和政策第201/2025/QH15号决议的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