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越中友谊的实物

据《越南之声》,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越南学校纪念馆收藏着于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在中国留学的越南师生的一千件实物和图片。这些实物和图片承载着越中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承载越中友谊的实物 ảnh 1附图。(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河内——据《越南之声》,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越南学校纪念馆收藏着于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在中国留学的越南师生的一千件实物和图片。这些实物和图片承载着越中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越南学校纪念馆坐落在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校园内。在纪念馆正门的墙上有一块牌子,说明这里曾是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越南育才学校、少年军校、阮文贝学校、武氏六学校和中央民族学校等的疏散地,以保障越南师生的生命安全。在中国朋友的帮助下,这些学校在抗法抗美两场战争期间和南方解放、国家统一后共培养了一万多名干部。
恰逢越中建交六十周年之际落成的越南学校纪念馆陈列着记录了几代越南留学生难以忘记的学习岁月的实物和图片。
纪念馆馆长阮忠元老师说:“我想有价值的实物有几件。一个是在这读过书的阮善仁校友给纪念馆的题词,有原件在这里,这个是很珍贵的。还有国会主席阮生雄的题词。这是传承历史最好的方式。通过这个纪念馆可让中越两国青年学生了解中越友谊是很源远流长的。而且,我们广西师范大学是在传承中越友谊方面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阮忠元老师带我们参观纪念馆,并指点我们仔细观看每件实物、衣服、落色背包、木桌椅等曾在这里学习的越南学生使用过的东西。阮老师说,每件实物都有着令人动容的故事。“有很小的椅子,供几个月大的越南小朋友用。由于战争关系,他们的父母都参战了,所以把还很小的孩子送到这里。其中很多人后来重访母校,看见这些与他们无法忘记的一段岁月息息相关的东西后非常激动。”
阮老师还讲了当时越南学生在学习、吃饭、劳动中的快乐小事。其中,很多学生后来成为了越南政府的高层领导人。阮老师还讲了其他的故事,如女医生邓海棠救了一位落入化粪池的越南学生,学校请一位北京厨师来为刚来广西不习惯中国菜的越南学生做越南菜等等。
广西师范大学老师卢美念告诉我们,她一生中最为自豪的正是在育才校区越南学校当老师的岁月。因此,直到现在,每次上课,不管是为中国学生还是为越南学生讲课,她都讲育才学校里越中两国师生的故事,让学生们深深感受到越中两个民族的友谊、团结精神和情同手足的历史。
她说:“这座纪念馆对中国和越南大学生来说都是十分珍贵的。现在的大学生在知道这里后都为越中两国不可忘却的这一段历史而引以自豪,并认为要为维护和传承这一良好关系承担起责任。”
越南学校纪念馆不只是保存了一段历史岁月的图片和信息,而且还是珍藏两个民族美好记忆的传统陈列馆,让两国一代代青年增进对前辈的了解并引以自豪。纪念馆建成至今共接待了五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科威特国王。图自越通社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科威特国王

据越通社特派记者报道,正在对科威特进行正式访问的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于当地时间17日上午在科威特首都巴扬宫出席隆重欢迎仪式后会见了科威特国王米沙勒·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

越南电视台团委书记阮怀担。图自越通社

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意见征询:制定青年人力资源长期发展战略

征求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对提交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的意见,在党制定国家重要路线、政策和决策中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发挥他们当家作主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时,每一名团员和青年不仅是“为党建言”,更是“秉持党的精神行事”,使每一个想法成为促进革新的动力。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第57号决议:建设专业化、现代化的行政体系

越共中央政治局于2024年12月22日签发关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突破发展的第57号决议(57-NQ/TW)正由各行业和地方本着快速、强有力、可持续、安全的方针深入、广泛而高效地落实。各产业和地方正积极从被动接受行政手续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创新、服务人民和企业的状态。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和出席越南教师节(11/20)纪念典礼的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国家主席梁强:教育创新和质量提升是迫切要求

国家主席强调,本着团结、创新、改革的精神,教育部门应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胡志明关于教育培训的思想,尤其是最新发布政治局关于推动教育和培训实现突破发展的第71-NQ/TW号决议;集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解决制度、机制、政策上的瓶颈和障碍;推动教育培训领域的创新与建设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