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化市福绩古村的遗产价值

距顺化市中心以北35公里的福绩古村坐落在祥和的乌娄江岸,是承天顺化省和广治省之间的一条界河。以其500多年的历史,并被列入国家级遗迹名录,福绩古村正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的充满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顺化市福绩古村的遗产价值 ảnh 1福绩古村的一角。图自越南之声广播电台

越通社河内——距顺化市中心以北35公里的福绩古村坐落在祥和的乌娄江岸,是承天顺化省和广治省之间的一条界河。以其500多年的历史,并被列入国家级遗迹名录,福绩古村正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的充满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现在的福绩古村,属承天顺化省丰田县丰和乡,连接承天顺化省和广治省。据史书记载,福绩古村建于1470年黎圣宗时期,为乌娄江所环绕,青绿的江水把这块土地变成了一座小岛,全村建有12个渡口,象征着12生肖。

5个世纪以来,经历各场战争的破坏和时光的侵蚀。福绩古村仍保留着榕树、水井、村亭等越南乡村的风貌。

到福绩古村,游客会对坐落在青绿祥和的江边,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特殊古老艺术建筑-长屋感到惊讶。到村里,游客有机会体验越南乡村的祥和生活,土、地与人之间的和谐。

福绩古村艺术建筑遗迹管理委员会主席阮鸿胜表示:“福绩古村的特点是乌娄江穿过三分之二的村子,所以,村里的房屋有一面朝江,这里的村民在建房时没有朝南或朝东南而建的观念。村民认为,好的方向首先是有水的地方。水体现性格,居民相信,有水,那么家主就会旺”。

走进村里,福绩古村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数百年的古屋和宽敞的院子里,种着一棵棵绿葱葱的古树,房前还种有100多年的黄兰树。另外,福绩古村的一间间长屋都以宽大的院子区隔开来。阮鸿胜说:“福绩古村有500多年了。这里以陶瓷业为传统行业,有条件的村民建了一个长屋群。目前,福绩古村的长屋群还有20间作为村民住房,10多间为家族祠堂。这些房屋大多数都用菠萝蜜木建成。特别是,均采用承天顺化省民间建筑传统样式”。

古长屋里是精制的古木建筑系统,房间里的装设都经过精雕细琢,与阮朝皇宫的木制品差不多。

长屋的总体规划为风水格局,屋门前建照壁,防止毒风或魔鬼进屋。照壁脚下是一个水池。

长屋也有不同的价值。胡文际家在房门前以大型的山水岩石和养鱼池来代替通常的照壁。

通过房屋的陈设,人们能很容易地看到家主的生活风格与心灵。长屋体现人与树木的和谐,体现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所有的东西都是互补的,并体现生活中的平衡。

福绩古村2009年被越南文化体育和旅游部授予国家级遗迹称号,仅晚于河内唐琳古村。为发展旅游,当地政府正投资修复和发展福绩古村,并把保护环境资源,和保护社会文化自然资源价值结合起来。(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途经得乐省的一段铁路被洪水冲毁。图自越通社

越南铁路部门继续停运11月25日至27日部分列车

受中部以南地区(谣池—芽庄区段)洪涝灾害影响,越南铁路运输股份公司发布通报,从即日起至11月27日继续停运部分客运和货运列车,同时缩短途经谣池至芽庄区段的客运列车运行区间。

出席会议的越南代表团。图自越通社

越南退伍军人企业模式在地区广受关注

据越通社驻雅加达记者报道,第二届东盟退伍军人联合会企业论坛(VECONAC)于11月24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吸引地区内多国代表出席。从事水产品、农产品、设计、建筑等领域的15家越南企业参加了论坛。

许多组织和个人都在向洪水灾民伸出援手。图自西贡解放报

Vingroup 再拨5000亿越盾支援越南中部救灾重建

面对中部各省因持续暴雨洪灾遭受的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Vingroup 集团已紧急致函政府总理、各位副总理及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表示将追加 5000 亿越盾用于抢险救灾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欧盟救援物资。图自越通社

越南接收欧盟的救援物资

11月24日上午,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堤防与防灾管理局接收了从卢森堡运抵河内内排国际机场的欧盟救援物资。

越通社社长武越庄参加活动。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发起为受洪涝灾害影响民众捐款活动

发扬团结精神,响应“全民支援中部与西原地区同胞克服洪涝后果”的号召,11月24日上午,越通社在河内李常杰街5号国家通讯中心举行“支持同胞克服洪涝灾害影响”启动仪式。

众多个人、家庭、企业和机关单位主动将物资运送到救援接收点。图自越通社

首都与全国同心协力 共助中部灾民渡过难关

近日,河内市多个救援物资接收点持续收到社会各界为帮助中部地区同胞克服暴雨洪灾影响而捐赠的大量款项与物资。在首都各级政府、团体组织及民众的积极响应下,各项援助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力量。

得乐省公安力量为深度受淹地区群众运送食品。图自越通社

📝时评:越南两级地方政府抗灾实践 有力回击不实言论

2025年10月和11月,越南南部与中部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和洪灾,这对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但通过这次灾害,许多省、市和基层都证明了“四个就地”方针在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有效性。

旅法越南人代表在塞尔吉市文化节上表演节目。图自越通社

法越携手跨越边境 支援顺化古都克服灾害损失

在越南顺化市及中部多省正遭遇多年未遇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背景下,顺化市与法国塞尔吉市之间的合作关系已成为关键支柱。从地方政府到文化社会组织以及旅居法国越南人社群正一齐行动,及时支援顺化古都渡过难关。

救济大米被运往遭受洪水严重影响的地区。图自越通社

国际媒体:越南政府加大力度 全力应对洪灾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越南在此次灾害中的迅速反应、强有力的指导以及各力量之间的高效协同。诸多国际媒体机构和组织普遍认为,这充分展现了越南在气候变化日益复杂背景下应对自然灾害和保护人民安全的能力、团结精神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