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克服战后遗留爆炸物后果

克服战后遗留爆炸物后果这富有人文主义和社会意义的工作一直得到党、政府及国防部的特别关心并积极、有效地指导开展。

克服战后遗留爆炸物后果这富有人文主义和社会意义的工作一直得到党、政府及国防部的特别关心并积极、有效地指导开展。值在东盟防长扩大会议(ADMM+)框架内即将举行的人道主义地雷行动和维和活动专家小组第三次会议及为2016年实兵演习(FTX 2016)制定任期中计划的会议之际,工兵兵种司令陈鸿明少将就相关问题接受了越南《人民军队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陈鸿明少将,您好!请您介绍越南战后遗留爆炸物污染情况以及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在开展扫雷工作所做出如何的努力?

陈鸿明少将:经受30年的战争,越南成为承受战后爆炸物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雷污染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约20.86%。战争结束后,全国已努力克服战后遗留爆炸物后果,为人民治愈战争的创伤。工兵兵种本着自己的职能与任务已充分发挥了核心作用,与当地各机关、部门、行业制定计划,采取有效方案,积极开展扫雷工作,并起获与处理了上百万枚地雷、炸弹及爆炸物,将绿色还给数十万公顷土地,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巩固国家的国防安全。

近年来,工兵兵种已为国防部建言献策,帮助国防部与劳动荣军与社会部配合制定并递呈政府总理审批有关504项目(2010-2025年阶段越南战争遗留爆炸物处理工作国家行动计划)提案。目前,每年工兵部队在经济社会发展项目、民生工程等受严重污染地区开展扫雷活动,还原约10万公顷的土地,扩大生产土地,为脱贫致富工作做出贡献。

此外,工兵兵种已提出有关成立越南国家炸弹行动中心(VNMAC)的建议并得到的政府的批准,该中心已逐步健全组织与编制,并有效投入使用。

努力克服战后遗留爆炸物后果 ảnh 1工兵兵种司令陈鸿明少将(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记者:越南克服战后遗留爆炸物后果的工作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关心与协助。请您详细介绍具体帮助如何?

陈鸿明少将:这些年来,越南的战后遗留爆炸物克服工作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关心与协助。具体,我们已从美国、日本接受了资助。其它国家通过非政府组织提供资助。美国资助金额约1200万美元,日本为胡志明路和广治省的扫雷项目分别提供超过1120万美元和150万美元的资助金,并承诺将为河静省扫雷项目提供约400万美元的资助金。将近40个非政府组织已经与正在为越南在爆炸物受害者资助;防治地雷炸弹灾难宣传教育活动;在广平、广治、承天顺化、广义等省份进行小规模的扫雷考察活动等主要方面提供帮助。

可以说,国际社会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帮助是非常珍贵的。然而,国际社会向越南所提供的资助和合作与越南实际需要的还较为算少。这些组织所进行的扫雷面积在越南已处理爆炸物面积中只占1%。在后续时间,为了加快扫雷活动的力度,我们要继续推广宣传工作,呼吁国际社会继续给予经费、经验、技术装备的协助,增强扫雷工作的有效性。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本次ADMM+会议上的相关内容?

陈鸿明少将: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海底地雷爆炸物污染与克服办法”。会议的各项内容主要集中于评价水下地雷炸弹的污染情况;分享有关水下扫雷工作的经验;提出人道主义地雷行动的合作;就小组今后活动开展讨论等内容。

通过这次会议,越南继续向国际友人肯定在ADMM+框架内的合作中的责任。从此,我们继续促进各成员国之间关于战后遗留爆炸物克服工作的多边合作。同时,各国共同分享本地区和世界范围的地雷爆炸物的克服经验;就各成员国扫雷工作的培训经验交换意见;制定有关克服战后遗留爆炸物后果的具体合作计划;推介、介绍及深入了解有关扫雷领域的技术与先进装设备等方面交流经验。通过国际合作呼吁国内外组织和个人提供资助。

作为东道国,越南将在会议上发表重要的报告论文。文中将提出海底地雷、炸弹及爆炸物的实况以及海底地雷炸弹的克服经验;提出有关成立地区级扫雷培训中心的建议,旨在为越南和本地区各国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各国专家就扫雷技术规程的研究成果、制作适合越南地形的扫雷装设备;加强开展双边和多边的合作项目等内容相互学习借鉴。

在与印度共同主持两次会议的成功以及近期做好筹备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相信,本次会议将成功举行,并取得可喜的结果。从此,为加强国际合作、有效调动与使用个资源、加快越南扫雷工作力度,有效服务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完)

(来源:越南《人民军队报网》)

越南《人民军队报网》

更多

第13号台风“海鸥”致逾2.6万间房屋损毁。图自越通社

第13号台风“海鸥”致逾2.6万间房屋损毁

根据农业与环境部下属堤坝管理与防灾局统计,截至11月8日8时,第13号台风及其环流已造成245间房屋倒塌、26226间房屋受损或屋顶被掀翻,房屋损毁数量较7日下午增加8664间。

从以拾荒为生的妇女,如今她们已成为运用科技的“绿色战士”。图自越通社

顺化市塑造垃圾循环经济

顺化市的“科技拾荒合作组”模式正在为城市垃圾管理带来积极变化。从以拾荒为生的妇女,如今她们已成为运用科技的“绿色战士”,通过mGreen应用与再生供应链实现连接。不仅改善了成员的生计、提升社会地位,还助力构建可持续的垃圾循环体系,彰显顺化在建设绿色、清洁、循环城市中的先锋作用。

研讨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东南亚地区网络犯罪防治对策建议

11月7日,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人文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Tech for Good Institute,简称TFGI)在河内联合举办题为“公众对话——增强东南亚防范诈骗与欺诈的韧性:以越南为重点”的国际研讨会。

国际劳工组织资助越南开展交通安全项目。图自越通社

国际劳工组织资助越南开展交通安全项目

国际劳工组织(ILO)近日宣布,越南有三家工厂在“零愿景基金交通安全挑战赛”中获得资助。该赛事旨在鼓励各工厂提出创新且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提升服装行业工人的出行安全。

越南教师的数字化转型能力成为“亮点”。图自越通社

越南教师的数字化转型能力成为“亮点”

11月6日,越南教育与培训部表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日公布了2024年国际教学与学习调查(TALIS 2024)结果,其中越南是被OECD承认为受调查的55个国家和地区中比例高、实施效果好的典型国家之一。

政府副总理陈红河在会上发表总结发言时。图自越通社

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指示紧急开展第13号台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第13号台风(国际名称为“KALMAEGI”-台风海鸥)消散后,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于11月7日在嘉莱省主持召开与顺化、岘港、广义、嘉莱、庆和等省市领导以及各有关部门和相关力量代表的线上线下融合会议,商讨台风造成的损失、救助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

给越南中部—西原地区多个地方被淹。图自越通社

越南中部-西原地区全力开展灾后重建

11与7日上午,第13号台风“海鸥”已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台风来袭时威力巨大,给越南中部—西原地区多个地方造成严重损失,尤其是嘉莱、广义、得乐等省。目前,各地正全力开展灾后恢复工作。

第13号台风造成损失严重。图自越通社

第13号台风造成11人死亡和受伤 损失严重

据农业与环境部堤坝管理和防灾局消息,截至11月7日7时,第13号台风及其环流已造成5人死亡(得乐省3人、嘉莱省2人)、6人受伤;共有52所房屋倒塌、2593所房屋受损或屋顶被掀(其中嘉莱省2412所);“Star Bueno”号船被搁浅在广义省容橘海域。

助力越南企业发展绿色、可持续农业。图自越通社

助力越南企业发展绿色、可持续农业

11月6日,越南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院(MSD)在河内举办题为“环境、社会与治理(ESG)——为越南农业企业打开绿色市场与绿色资金之门”的业务培训研讨会,旨在提升农业企业在绿色转型和可持续融资方面的能力。

解除IUU“黄牌”警告:坚决处理违规渔船。图自越通社

解除IUU“黄牌”警告:坚决处理违规渔船

在水产品开发和捕捞管理方面,杜绝疏忽懈怠,必须坚决严厉地处理违规渔船,争取解除欧盟委员会发出的黄牌警告。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裴明盛11月5日在胡志明市盛安、芹耶和安泰东三乡解除欧盟委员会发出黄牌警告工作考察活动上作出的指示。

《菲德尔·卡斯特罗——革命只能是文化与思想的产物》一书的意大利文译本推介会。图自越通社

意大利友人视角下的越古巴友谊

意大利Anteo Edizioni出版社和古巴驻意大利大使馆近日在哈瓦那举行了菲德尔·卡斯特罗主席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并推介了《菲德尔·卡斯特罗——革命只能是文化与思想的产物》一书的意大利文译本。

第13号台风导致广义省李山岛海浪高涨。图自越通社

应对第13号台风:西原地区启动最高级别防灾措施

得乐省人民委员会主席谢英俊表示,为应对第13号台风及洪涝灾害,省领导要求各厅局、行业和地方以最坚决的精神,预判最坏情景,启动最高级别防灾措施,绝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人民和国家财产损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被动应付、措手不及。

边防部队与海警加强对渔民的宣传力度。图自越通社

广宁省多措并举 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本着高度的政治决心,广宁省正在开展全面行动,坚决打击非法、不报告、不受管制(IUU)捕捞活动,以尽快解除欧委会(EC)对越南渔业发出的“黄牌”警告,并推动渔业向可持续、负责任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