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力资源短缺:挑战还是机遇?

目前,正在越南运营的国内外企业都要面临关于人力资源短缺的多个挑战。
越南人力资源短缺:挑战还是机遇? ảnh 1国际劳工组织驻越代表处首席代表李昌徽就越南正面临关于人力资源的挑战这一问题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人力资源短缺现状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结果,主要是由于外资容量增加。世界上像越南经济增长率每年达到6%以上的国家并不多。图自Vietnam+

越南正处于人口红利期,人力资源较为丰富及稳定。在融入国际社会过程中,越南已成为越来越多外国企业的理想投资地,其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可是也带来不少挑战。

国际劳工组织(ILO)驻越代表处首席代表李昌徽(Chang Hee Lee)就越南正面临关于人力资源的挑战这一问题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

“可喜”的挑战

-目前,越南外资企业日益增多导致人力资源短缺现象,您对这一现状有何评价?

李昌徽先生:人力资源短缺现状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结果,主要是由于外资容量增加。在十年来,世界上像越南经济增长率每年达到6%以上的国家并不多。

可以说外资容量增加就是导致人力资源短缺的因素之一。这同时也是国家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及进步协定》(CPTPP)和《越欧自由贸易协定》(EVFTA)等各项自由贸易协定在全球融入过程中的各项政策的结果。由此可见,投资增加,更多企业成立,劳动需求随之而增引起人力资源短缺现象。再加上,由于美国与中国当前的贸易战导致多家企业将生产流程从中国转向越南。

我对人力资源短缺情况没有最新的统计数据,但我见过的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者一律认为人力资源短缺就是不同领域的各家公司最值得担忧的问题之一。

-目前,越南各家企业正面临关于员工成本提升、人力资源短缺、劳动者缺乏技能、劳动者对企业缺乏忠诚度等挑战。近年来,为什么这些挑战日益引起担忧?

李昌徽先生:目前,越南国内和外国企业都要面临人力资源短缺、员工成本提升等挑战。但我认为这些挑战都是可喜的,因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导致出现缺乏就业机会的现象。

世界多国正面临薪水增长率停滞不前的挑战。而在越南则反过来,因为越南经济增长处于可持续较高水平。所以我认为越南所面临的这些挑战就是可喜的挑战。

劳动者“缺少技能”和“缺乏忠诚度”的问题也不太明显。目前,能够招聘可以满足企业所有要求并一开始上班就达到工作效果的员工真是千山万水、寸步难行的。但我们也要反过来问,管理人员队伍是否拥有足够的能力,以通过更加有效地安排工作、更好地对员工进行培训以及出台多项鼓励机制等方式来留住劳动者的脚步?

“缺乏忠诚度”指的是劳动者从频繁跳槽,不会长期留在一个企业工作。这不是各家公司希望的情况,因为他们不想失去富有经验的员工。但是问题就是雇主是否能够向劳动者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向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劳动者提供适当的奖励,让他们放心在公司长期工作?

如何克服挑战?

-请您分享在初步发展阶段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国际经验?

李昌徽先生:比越南更加发展的国家都已经渡过该阶段。例如韩国于70和80年代已渡过类似的困难时期。中国于2000年也面临人力资源短缺和员工成本增加等问题。所以这就是任何一个成功国家的必经之路。目前越南正经过这个阶段。

越南人力资源短缺:挑战还是机遇? ảnh 2这是各家公司、工业行业和经济体要进行发展模式转型的时期。员工实际成本增加和人力资源短缺意味着完全依靠员工成本和薪水低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尽早结束的。现在是越南各个工业行业提高竞争能力、工作效益和改善工作条件的时候。图自Vietnam+

这是各家公司、工业行业和经济体要进行发展模式转型的时期。截至目前,越南的优势就是在全球供应链中员工成本较低。员工实际成本增加和人力资源短缺意味着完全依靠员工成本和薪水低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尽早结束的。

现在是越南各个工业行业提高竞争能力、工作效益和改善工作条件的时候。增加薪水不必要是增加员工成本。如果效益增长水平超过薪水增长速度,那么员工成本将会下降,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应建立工作管理体系,从而提高工作效益。此外,应为劳动者营造更加吸引的工作环境,为劳动者安心工作注入动力。

-你对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采用自动化方式来减少关于员工压力的措施有何意见?

李昌徽先生:我认为越南目前尚未走到这一阶段,因为我们只能在一些生产步骤采用自动化机械设备而已。

当我跟从事木制加工行业的一些公司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进行交谈时,有些人已提出在一些产生大量噪音并且有毒的生产环节中采用自动化设备的建议,我觉得这个建议是合理的。

-国际劳工组织将通过哪些项目协助越南各家企业应对上述挑战?

李昌徽先生:国际劳工组织驻越代表处已开展协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雇主与劳动者之间关系的多个项目。我们已在木制加工领域开展企业可持续发展(SCORE)项目,协助各家公司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工作条件;在纺织服装业开展更好的工作(Better Work)计划,协助他们增加法律遵守力度和提高生产经营效果。

此外,我们还在海产品和木制加工行业开展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以提高从事这些领域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当越南成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及进步协定》的成员和尽早成为《越欧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越南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社会责任将会更高的。

通过这些项目,我们正为在关键领域的各家企业改善管理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强劳工关系。工作管理体系转型是越南力争于2035年成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主要动力。

感谢您接受了采访!

越通社

更多

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出席科技对话论坛。图自越通社

加强越南与澳大利亚的合作与创新

由澳大利亚越南知识分子和专家协会(VASEA)在悉尼科技大学(UTS)举办的科技对话论坛是2025年越澳科技节(Vietnam–Australia TechFest 2025)的核心活动,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越南各部门领导、UTS代表、专家及两国企业代表共同出席。

荣获红星将的代表和企业家合影。图自越通社

2025年红星奖揭晓 11位杰出青年企业家获表彰

11月26日晚,越南青年联合会与越南青年企业家协会在河内联合举办2025年红星奖——越南杰出青年企业家颁奖典礼。本次活动是越南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25-2030年任期)系列重要庆祝活动框架下的一项活动。

第15号台风11月27日凌晨4时的移动方向。图自越通社

林同省沿海地区启动防台应急响应全面应对第15号台风"天琴"

根据最新气象预报,第15号台风"天琴"预计将对沿海海域产生显著影响,并可能引发林同省内陆地区强降雨过程。沿海各地方政府已同步启动防台应急预案,采取系列预防性措施,着力降低财产损失风险,全力保障未来数日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船舶、基础设施安全。

通过监控系统监督渔船活动。图自越通社

解除IUU“黄牌”:顺化发挥综合力量

为推动负责任、可持续的渔业发展,近段时间顺化市动员整个政治系统的力量,掌握重点海域情况,深入宣传并动员渔民严格遵守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IUU)捕捞活动的规定,同时及时监测、发现并阻止渔船企图侵犯外国海域。

洪水对得乐省水产养殖网箱造成了严重破坏。图自越通社

国家银行扩大对受自然灾害影响客户的支持范围

11月25日下午,越南国家银行宣布,已发布第10328/NHNN-TD号公文,要求第8、9、10和11区的信贷机构和国家银行分行重点实施相关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克服2025年10月和11月第12号和第13号台风以及洪水造成的损失,落实政府总理关于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稳定民生。

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场景。图自越通社

越南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强化跨国毒品犯罪协同打击机制

在11月25日下午举行的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期间,多位国会代表就近期破获的“金三角”至越南1.2吨毒品走私案回应媒体提问。代表们一致认为,当前毒品犯罪呈现明显的国际化、组织化特征,亟需加强预防打击力度,完善跨国协作机制,确保一旦发现跨境毒品案件能够快速响应、协同处置。

清池桥发生的交通事故。图自《新闻与民族报》

2025年11月份越南交通事故实现“双下降”

根据交警局、越南航空局、越南海事与水路局的快速报告显示,2025年11月(自10月15日至11月14日),全国共发生1527起交通事故,导致823人死亡,1055人受伤。与2024年同期相比,事故减少467起(下降23.42%),死亡人数减少181人(下降18.03%),受伤人数减少337人(下降24.21%)。

越共中央党机关党委干部和职员为受灾群众捐款,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图自越通社

逾2.08万亿越盾善款快速汇集 支援洪灾地区

11月25日,响应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号召,中央宣教与民运部副部长陈青到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总部,移交宣教与民运部全体干部、党员和劳动者为协助洪灾民众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筹集到的4.5亿越盾善款。

部队官兵帮助学校进行灾后清理。图自越通社

庆和省超过720所学校洪灾后迎接学生返校

11月15日至21日的强降雨和洪涝灾害给庆和省造成了严重损失,教育培训领域也受到影响。截止11月25日上午,全省796所教育机构中有726所恢复正常教学,另有70所学校继续停课以进行灾后清理和修复,包括24所幼儿园、22所小学、15所初中、7所高中和2所中等职业学校。

胡志明市青年文化屋成为救灾物资接收点。图自越通社

胡志明市募集近2450亿越盾支援灾区群众

据胡志明市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24日晚间消息,截至目前,该市救灾动员委员会接收来自本市各机关、单位、企业和民众捐赠的近2450亿越盾现金及价值超过1360亿越盾的物资,用于支持受灾群众。

公安力量向庆和省博爱西乡的洪水灾区居民运送救援物资。图自越通社

📝时评: 防灾还是成为“人祸”的距离往往只在鼠标轻点之间

越通社河内 ——民族情感与同胞之义可以有许多表达方式。正如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所呼吁的:“每一份爱心、每一次分享,无论多么微小,都弥足珍贵;每一笔捐助,无论金额大小,都是帮助同胞在洪灾后重新站起来的信心、动力与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