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族的文化风俗

在越南五十四个民族中,麻族约有四万多人口,分布在全国三十四个省市,但大部分居住在林同和同奈两省。多年来,麻族人主要以山地耕种为生,因此仍保留着带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文化信仰风俗。
麻族的文化风俗 ảnh 1资料图。图自http://vovworld.vn

越通社河内5月13日——在越南五十四个民族中,麻族约有四万多人口,分布在全国三十四个省市,但大部分居住在林同和同奈两省。多年来,麻族人主要以山地耕种为生,因此仍保留着带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文化信仰风俗。

与居住在西原地区的其他民族一样,麻族人的村寨称为“奔”。以前,每个“奔”只有五至十座长屋,是一个家族几十户人家的共同居住之地。屋中每户小家庭的房间内都有谷仓和炉灶。但今天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小家庭使用的短屋逐步取代长屋。与西原地区其他民族一样,麻族人也有自己的特色,这体现在用土锦布缝制的传统服装上。按传统风俗,九至十岁的麻族姑娘要由外婆、母亲传教土锦纺织技术。为织出一条好看的土锦,要经过种棉、捻线、染色、上架和纺织等多个环节。在以木板和竹板做成的简单、轻便的织布机上,麻族人织出了图案生动、鲜艳的土锦布。在土锦上刺绣草木、鸟类、高脚屋和迎春竿等麻族同胞的代表性图案。尽管现在普遍使用工业绣线,但麻族人仍保留着种棉、捻线、染色和纺织等方式及前辈传下来的传统图案纺织技术。

林同省保禄县禄州乡多逆奔居民卡钗说: “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妈妈教我纺织土锦。现在我似乎学会了所有纺织方式,但复杂的技术要跟老人和村长老学习。因为传统手工业——土锦纺织业不能放弃,要保护前辈传下来的祖业和文化特色。”

五颜六色、图案丰富是麻族土锦服装的一大特色。这也是麻族土锦相比其他民族土锦产品的独特之处。

一代代麻族人以农业为生,在他们的观念中丰收或歉收、饥饿或温饱都由上天、稻神、林神、水神、水井神决定。这样的观念形成了为农业诸神举行祭祀仪式的信仰习俗。农业礼仪体现了人类与神灵之间的和谐。麻族人举行祭祀仪式旨在对各位神灵表示感恩,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人人健康。麻族人为稻神举行祭祀仪式要花一个月时间准备,他们要立迎春竿、建一座小竹屋、准备足够的祭品和献祭动物。

林同省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家阮德禄说:“祭品包括羊、鸡、鸭和竹筒酒。麻族人认为,羊是神圣森林的代表、鸭是水的代表、鸡是日常生活的代表,所以在祭祀仪式中不能缺少这三种祭品。”

与其他民族一样,现在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原因。麻族的一些传统文化被埋没了。以前,麻族的信仰为多神信仰,所以每一项耕作环节和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举行祭祀礼仪。现在,很多麻族人不是多神信仰者,导致多种礼仪和节日消失了。近几年来,在各省文化部门的帮助下,麻族同胞重新重视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价值,尤其是各种礼仪和传统手工业。有麻族同胞定居的省份在实施“保护本地节日、文化、铜锣和民族乐器”提案过程中关心和维护少数民族同胞的许多优良传统。(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附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将VNeID与渔船管理系统进行对接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近日致函社会行政管理警察局、边防部队司令部及越南军队电信集团(Viettel),内容涉及启用集成于VNeID应用程序的渔船与渔民活动监控系统。

附图。图自越通社

极端天气导致河内蔬菜价格大幅上涨 供应紧缺

在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的背景下,农产品市场,尤其是蔬菜成为首当其冲、受影响最为明显的行业。近日,受10月底至11月初连续强降雨和暴风影响,河内市内各大集市的蔬菜价格一律上涨,涨幅因品类不同而在30%至100%以上不等。

得乐省公安机关准备物资运往灾区。图自越通社

紧急向洪涝受困地区群众运送物资发放粮食

得乐省公安厅11月20日上午表示,面对省内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该厅业务单位及系统内团体组织已紧急调动各方资源,组建队伍为灾区群众运送生活必需品和应急物资。

附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颁布国家住房基金相关具体规定

越南政府于2025年11月19日颁布了第302/2025/NĐ-CP号议定,详细规定国家住房基金相关内容,并制定国会于2025年5月29日通过的涉及试开展发展保障性住房的若干特定机制和政策第201/2025/QH15号决议的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