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朝权威宝物

据《越南画报》,顺化宫廷文物博物馆管理的国家宝物中,有铜铸的十釜、九鼎和九炮器形巨大,做工精巧,堪称阮朝权威的象征。
阮朝权威宝物 ảnh 1置于顺化皇城芹正殿院的阮朝铜釜2015年列为国宝。图自《越南画报》

越通社河内——据《越南画报》,顺化宫廷文物博物馆管理的国家宝物中,有铜铸的十釜、九鼎和九炮器形巨大,做工精巧,堪称阮朝权威的象征。

1.阮王朝代的铜釜共十只,尺寸重量各异,铸造于贤王阮福濒年间(1648—1687),弘扬王朝的权力、长存和威严。2015年列为国宝。 

这套铜釜在17世纪的不同年代铸造,最早是1659年,最晚是1684年。最大最重的是勤政殿前院的两只。一只置于左庑前,铸于盛德八年(1660),一只置于右庑前,铸于盛德十年(1662)。两只各重2500市斤(相当1500公斤),口径2.2米,内径1.83米,高1.05米。 

铜釜上的纹饰有越南传统的菩提叶、花草鸟兽和扭绳形或龙形的耳带,还有颇为眼生的西方美术风格的乌桕叶、圆珠圈,很可能是当时在王朝机构任职的外国人设计的,表明铸铜技术已经内外合璧。

2.九炮尊称为“九位神功”,铸造于阮朝首位皇帝嘉龙年间(1802—1820)的1803年,尺寸相同,长约5.15米,重10多吨,2012年列为国宝  。每门炮尾部按照“四时”和“五行”铸名。置于体仁门后的四门依次冠名春夏秋冬,广德门后的五门冠名木火土金水。

炮身铸有火药用法和发射法说明以及铸造人名。1816年,嘉隆帝敕封九炮为“神威无敌上将军”,这称号和敕封年代在九炮尾部凸现。阮朝初期,九炮置于午门前左右两侧,1917年迁移至现在位置。

3.九鼎是置于世庙前院的九只大铜鼎,在明命帝年间(1820—1841)铸造,1835年开始至1837年完成,达到19世纪越南铸铜业的巅峰,2012年列为国宝。铸造年代和重量铸在顶口边缘,其中高鼎最重,约2600公斤,玄鼎最轻,约1930公斤。关于铸鼎的意义,命明帝旨喻:“朕敬承先业,遵从明确途径。兹仿效先辈铸造九鼎置于世庙……祈望万年稳固,流传后世。”(摘自《大南实录》)

每只鼎身浮雕两个大汉字,显示阮朝诸帝谥号,还有17种纹饰,描绘天文地理,江山岛屿,花草鸟兽等。九鼎可谓19世纪我国铜制的《舆地志》、《百科书》,也彰显覆盖整个社稷山河的王权及保护主权的实力。

鉴于国宝九鼎具备绝无仅有的文化历史价值,顺化古都遗迹保护中心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列为世界资料遗产。(完)

越通社

更多

亚太地区UNESCO协会联合会秘书长铃木裕司发言。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日本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合作

越通社驻日本记者报道,10月17日,越南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协会联合会在东京举行主题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动力》的国际研讨会。

越南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团长阮氏云英大使在会上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UNESCO通过越南关于“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倡议

越南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团长阮氏云英大使在会上介绍了该倡议。她强调,该倡议的总体目标是发挥文化在促进各国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极为重要作用,同时为应对时代复杂挑战作出贡献,确保所有人拥有安全繁荣的未来。

春曲的曲调多样,皆带有清新明快、充满民间气息的旋律,极易打动人心。图自越通社

春曲——源自祖地的非遗瑰宝

在越南民间艺术的宝库中,富寿省的春曲(Hát Xoan)是一种与雄王祭祀信仰——民族建国的根源紧密相连的独特艺术形式。以质朴的旋律、朴实而富含文化意蕴的歌词,春曲不仅反映了祖地居民的精神生活,还为越南在世界遗产版图上确立文化身份作出了贡献。

首都河内解放71周年:河内不断融入与发展

首都河内解放71周年:河内不断融入与发展

1954年10月10日,河内正式解放,这一天成为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里程碑。历经九年艰苦的抗法战争后,首都河内张灯结彩、旗帜飘扬,热烈欢迎凯旋归来的解放军。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是越南民族争取独立征程上的辉煌篇章,更开启了河内建设、革新、融入与发展的新时期。

河内首届世界文化节将于10月10日晚在河内升龙皇城正式开幕。图自越通社

河内首届世界文化节即将举行

首届河内世界文化节开幕式预计将于10月10日晚在河内升龙皇城举行。这是由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同外交部及河内市人民委员会联合举行的一项具有全球规模的对外文化盛事,旨在弘扬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并加强各国民间交流。

参加“探索遗产-传播精华”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图自广宁报

2025年安子秋季庙会——禅意与遗产交融的旅程

2025年安子秋季庙会近日在安子名胜遗迹区竹林宫热闹开庙,主题为“禅定秋色”,向游客呈现一场融合佛教精神与文化遗产的盛会。该活动不仅帮助人们了解竹林安子禅宗的核心价值,更是弘扬被誉为“交州第四福地”的历史文化底蕴。

得乐省注重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图自越通社

推动旅游发展与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并行

近日,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在林同省大叻市春香坊举行了题为“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第6号项目实施5年总结会议。该项目属于2021—2025年“少数民族与山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目标计划”。

越南特产吸引国际游客。图自越通社

欧洲天空下的越南韵:从家乡味道播撒和平的种子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微凉的秋风中,糯米的清香、火龙果的甘甜、粉红瓤绿皮柚的清润,以及一盏热腾腾的越南茶,似乎都在悄然诉说着来自南方的故事。那一缕缕熟悉的香气,穿越千山万水,把越南的温情与气息带到了欧洲的天空。

越南和斯里兰卡的少年儿童热情参与灯笼制作和五果盘装饰比赛。图自VOV

南亚绽放越南中秋情

灯笼流光,鼓声欢腾,孩子们笑靥如花——今年中秋的喜悦,在印度与斯里兰卡的越南社区中温暖洋溢。

音乐会:民族精神力量与文化产业发展

音乐会:民族精神力量与文化产业发展

近年来,越南观众见证了大型音乐会的蓬勃发展。从纪念国家重大事件的主题音乐盛典,到充满当代气息的音乐节,这些活动不仅是艺术的高光时刻,更成为文化的桥梁,汇聚民族精神、创造渴望与社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