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简讯2018.4.15

据平顺、林同两省文化体育旅游厅的代表称,截至目前,两省企业在胡志明市开展的旅游项目分别为239个(占62%)和100个(占44%)。
越通社简讯2018.4.15 ảnh 1阮富仲总书记在会上发表讲话。越通社记者 智勇 摄

越通社河内——4月14日和15日两天,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已来到安江省,对该省经济社会、国防安全保障、党建等任务执行情况进行调研。

·4月14日晚,越南房地产协会(VNREA)同住房与房地产管理局和越南国家电视台联合在河内举行2018年越南国家房地产奖颁奖仪式。54个最佳房地产项目和房地产投资者获表彰。

[越通社简讯2018.1.17]

·越南科学技术翰林院越南宇宙中心,“微龙号”(Micro Dragon)地球观测卫星已制作成功,正等待日本职能部门签发安全许可证,并将于今年底发射升空。 

·截至今年4月初,富安省人工林木材产量达1.1万立方米,比去年增长一倍。该省预计今年人工林木材产量达6万立米。截至目前,该省人工林面积为2610公顷。

·据平顺、林同两省文化体育旅游厅的代表称,截至目前,两省企业在胡志明市开展的旅游项目分别为239个(占62%)和100个(占44%)。

·2018年招聘就业节15日在河内国民经济大学举行,吸引近50家企业参加,共设60个展位,为经济专业的大学生带来2500个就业机会。

·广宁省𠀧扯县于15日(即农历二月三十)举行2018年公庙—婆庙庙会开庙仪式。这是相应2018年广宁下龙国家旅游年的活动之一。

·纪念越南南方解放43周年和无五一国际劳动节,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将在2个地点放艺术烟花。

·15日上午,老街省芒姜县已遭龙卷风携带冰雹袭击,但没有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

·据平顺省文化体育旅游厅,今年前3月,该省接待游客量为135万人次,同比增长近14%。其中,国际游客量同比增长17%,旅游收入达3.1万亿越盾,同比增长15%。

·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国家图书馆近日透露,国家图书馆将于4月19日至22日举行题为“图书创造未来”的2018年图书节。 

·4月15日,越南政府副总理王廷惠出席新农村示范居民区及示范园建设工作开展会议。 据会议所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新农村建设计划展开落实7年后,全国达新农村建设标准的乡3289个,占36.84%;49个县级单位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

·4月14日,第10届“异国朋友文化特色”博览会在墨西哥索卡洛(Zocalo)广场正式开幕,吸引包括越南在内的世界90个国家代表团参加。 

·全球领先的旅游网站—猫途鹰(TripAdvisor)近日公布2018年亚洲“旅行者之选”最佳航空公司(Traveler’ Choice Major Airlines–Asia 2018)榜单,揭晓了全球最受旅行者喜爱的航空运营商。越南航空总公司(以下简称'越航')名列其中。 

·据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的报告,今年3月份,我国腰果出口量达2.6万吨,创汇2.65亿美元,将今年前三月腰果出口量提升到7.3万吨,创汇7.39亿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31%和43.6%。 

·据越南交通运输部车辆登检局已完善的《摩托车、机动车能源消耗量标识通知》草案,新生产、组装或尚未使用而进口越南境内的摩托车、机动车必须贴上能源消耗量标识。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越法友好协会胡志明市分会与法国驻胡志明市总领事馆和青年文化中心联合于4月15日至20日举行“越法友好文化周”。(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河内市委常务副书记阮文锋代表首都党委、政府和人民,分别向得乐省、林同省和庆和三省各移交100亿越盾援助款项。图自laodongthudo.vn

河内市向得乐省、林同省与庆和省提供300亿越盾救灾援助

为响应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号召,践行“河内为全国、与全国同行”的精神,河内市于11月24日下午在国会大厦举行援助资金交接仪式,向近期遭受持续暴雨和洪灾严重影响的得乐省、林同省和庆和省提供总额300亿越盾的救灾资金。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主席潘英山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开幕

11月24日上午,由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在河内开幕。

弘扬多元文化 深化越美友谊

弘扬多元文化 深化越美友谊

11月23日,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美国驻越南外交使团及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在河内联合举办“越南—美国友好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是纪念两国建立外交关系30周年(1995—2025)系列重要活动之一。

得乐省公安力量为深度受淹地区群众运送食品。图自越通社

📝时评:越南两级地方政府抗灾实践 有力回击不实言论

2025年10月和11月,越南南部与中部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和洪灾,这对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但通过这次灾害,许多省、市和基层都证明了“四个就地”方针在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