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驻德国大使馆将18件古董送回祖国

8月9日在河内,越南驻德国大使段春兴向国家历史博物馆移交越南不同历史文化时期的18件古董。
越南驻德国大使馆将18件古董送回祖国 ảnh 1古董交接仪式场景。 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8月9日在河内,越南驻德国大使段春兴向国家历史博物馆移交越南不同历史文化时期的18件古董。

在上述18件古董中,石料古董10件,铜制古董8件,都是古人的生产工具和武器。其中5件属于同奈文化时期的物件,距今4000-2000年;5件属于西原新石器后期到铜器初级时期的物件,距今4000-2000年;8件属于东山文化时期的物件,距今2500-2000年。这些古董由德国柏林公安预防犯罪机构于2016年底在一名越南商人店铺里缴获。从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越南驻德国大使馆、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同德国外交部及有关机构密切配合,对这些古董来源作出鉴定,并完善手续将全部古董送回越南。2018年3月28日,柏林警察局代表和柏林文化部已将上述古董移交越南驻德国大使馆。

在交接仪式上发言时,越南驻德国大使段春兴表示,越南驻德国大使馆直接向国家历史博物馆移交上述古董,以供研究和展览目的。

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阮文强强调,这是首次越南古董通过官方途径送回祖国,充分体现了德国友人在执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0年通过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方法的公约》。在今后的时间里,国家历史博物馆将完善科学档案,制定计划逐步将这些文物向国内外公众推介。

此前,国家历史博物馆已同德方举办了300件古董展示活动,旨在向德国和国际友人介绍越南宏伟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旅法越南人代表在塞尔吉市文化节上表演节目。图自越通社

法越携手跨越边境 支援顺化古都克服灾害损失

在越南顺化市及中部多省正遭遇多年未遇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背景下,顺化市与法国塞尔吉市之间的合作关系已成为关键支柱。从地方政府到文化社会组织以及旅居法国越南人社群正一齐行动,及时支援顺化古都渡过难关。

救济大米被运往遭受洪水严重影响的地区。图自越通社

国际媒体:越南政府加大力度 全力应对洪灾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越南在此次灾害中的迅速反应、强有力的指导以及各力量之间的高效协同。诸多国际媒体机构和组织普遍认为,这充分展现了越南在气候变化日益复杂背景下应对自然灾害和保护人民安全的能力、团结精神和承诺。

附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将VNeID与渔船管理系统进行对接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近日致函社会行政管理警察局、边防部队司令部及越南军队电信集团(Viettel),内容涉及启用集成于VNeID应用程序的渔船与渔民活动监控系统。

附图。图自越通社

极端天气导致河内蔬菜价格大幅上涨 供应紧缺

在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的背景下,农产品市场,尤其是蔬菜成为首当其冲、受影响最为明显的行业。近日,受10月底至11月初连续强降雨和暴风影响,河内市内各大集市的蔬菜价格一律上涨,涨幅因品类不同而在30%至100%以上不等。

得乐省公安机关准备物资运往灾区。图自越通社

紧急向洪涝受困地区群众运送物资发放粮食

得乐省公安厅11月20日上午表示,面对省内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该厅业务单位及系统内团体组织已紧急调动各方资源,组建队伍为灾区群众运送生活必需品和应急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