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大米出口价格时隔9年再攀高峰

今年前8个月,越南大米出口数量和金额分别达450万吨和22亿美元,数量同比下降1.7%, 金额则同比增加10.4%。
越南大米出口价格时隔9年再攀高峰 ảnh 1越南大米出口价格时隔9年再攀高峰。图自互联网

越通社河内——据《越共电子报》报道,今年前8个月,越南大米出口数量和金额分别达450万吨和22亿美元,数量同比下降1.7%, 金额则同比增加10.4%。

目前,夏秋稻米季进入收尾阶段引起大米供应量紧缺,由于受到上述季节要素的影响,越南大米出口价格再攀高峰,为2011年以来之最。

2020年8月,印度5%碎米率的大米单价从380-385美元/吨增至383-389美元/吨;泰国5%碎米率的大米从463-485美元/吨增至480-500美元/吨。越南5%碎米率的大米从470美元/吨增至480-490美元/吨,为2011年以来之最。今年前7个月,越南大米平均出口价格为487.2美元/吨,同比增加12.5%。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农产品加工与市场拓展局表示,亚洲各大米出口大国的大米出口价格均呈现积极上涨态势。其中,因洪灾和新冠肺炎疫情扩散蔓延的影响导致物流活动受阻,印度大米出口价格大幅上涨。

越南大米出口活动的亮点是8月份越南对欧盟出口的大米价格在《越南-欧盟自贸协定》8月1日生效后创下1000美元/吨的新纪录。具体为,芹苴市忠安高新技术农业股份公司与德国三个伙伴签署了3000吨大米贸易合同。按合同,芹苴米业公司向德国出口ST20和Jasmine两种香米,ST20大米出口价格达1000美元/吨,Jasmine大米约达600美元/吨。

EVFTA协定生效之前,越南对欧盟出口的ST20大米价格仅为800美元/吨,Jasmine大米为520美元/吨。获免关税和活跃的大米市场推高了大米价格。(完)
越通社

更多

研讨会场景。图自越通社

越南企业开拓清真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越南工贸部外国市场开发司副司长杜国兴表示,在市场多元化的趋势下,越南企业进军和开拓清真等新兴市场的需求非常迫切。目前全球清真市场规模每年达数万亿美元,消费人数超过20亿,占全球人口的近25%。 ​

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会见出席“一乡一品”(OCOP)模式高级别跨区域论坛的各国农业部长和高级官员。图自越通社

越南愿与各国分享OCOP发展经验与资源

7月15日下午,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会见出席“一乡一品”(OCOP)模式高级别跨区域论坛的各国农业部长和高级官员。该论坛由越南农业与环境部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联合举办的。

国家主席梁强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梁强主席:海防市投资促进会传达发展愿景

7月15日下午,在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第三次会议(ABAC III)框架下,海防市与越南工商联合会(VCCI)在海防市会展中心联合举行题为“新纪元战略目的地——海防市”的投资促进会。国家主席梁强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附图 图自互联网

越南股市:2025年6月HNX流动性增长20%

2025年6月,河内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市场波动较大,HNX(HNX-Index)指数在月初大幅上涨后,月中大幅下跌,下半月趋于回升,收于229.22点,环比上涨5.6%。

把握机遇继续推动第三季度增长

把握机遇继续推动第三季度增长

越南将利用机遇和优势,尤其是新出台的政策措施和两级地方政府模式的有效性,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推动今年第三季度和全年增长。这是政府在6月份政府例行会议和政府与地方视频会议后于上周末颁布的决议中提出的要求。

阮黄龙副部长与英国贸易政策国务大臣道格拉斯·亚历山大(Douglas Alexander)及两国各部委、使馆代表在第14次JETCO会议上合影留念。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英国推动经济贸易合作

越南工贸部副部长阮黄龙于7月14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越英经贸合作委员会(JETCO)第十四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表示,越英经贸合作委员会会议以及《越英自由贸易协定》(UKVFTA)贸易委员会的各次会议,对两国经贸合作的成效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助于解决合作中的障碍,为企业营造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

第58届东盟外长会议场景。图自新华社/越通社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双方合作前景广阔

经过近两年、共九轮正式磋商,《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于2024年10月基本完成。今年5月,在以视频方式召开的中国—东盟经贸部长特别会议上,双方经贸部长共同宣布完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升级谈判进程。

体制改革拓展房地产投资空间。图自越通社

体制改革拓展房地产投资空间

自2025年7月1日起,越南正式启动两级地方政府新机制。这是行政组织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增强地方自主性,以及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顺化金龙发动机制造工厂汽车制造与装配活动。图自越通社

越南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

为了实现2026-2030年阶段经济增长达10%以上的目标需要在国内外面临诸多挑战背景下制定全面战略、大力推进体制改革、有效挖掘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