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与印度双边合作发展潜力巨大

据越通社驻新德里记者援引越南驻孟买总领事黎光边的话强调,近期越南与印度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在经济、贸易等多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两国正努力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200亿美元。

viet-nam-an-do-3927.jpg.webp
越南国家主席苏林会见印度驻越大使桑迪普·阿里亚。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据越通社驻新德里记者援引越南驻孟买总领事黎光边的话强调,近期越南与印度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在经济、贸易等多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两国正努力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200亿美元。

黎光边表示,越南与印度都是快速发展、优势多样的经济体,因此双方贸易和投资合作潜力巨大。印度将越南视为该国“向东看”政策的主要支柱,同时是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愿景的重要伙伴。越南始终将推动与印度全面合作政策,特别是在经贸和投资等领域的合作置于优先位置,目标日益务实和有效。

基于两个经济体的上述互补优势,双方加强合作机会巨大的领域较多,包括制造业、科技、农业、可再生能源、技术转让、旅游、对接等。

在制造业,目前越南是东南亚重要制造中心之一,集中电子、纺织品服装和汽车。印度生产能力日益发展,原料丰富多样,拥有职业熟练劳动力,这是越南优势制造业适合的补充。

在技术领域,越南与印度都活跃的技术生态体系,拥有一系列在发展并集中于创新的初创企业。双方应加强该领域的合作,扩大各研发联营、技术转让倡议,在信息技术、金融技术、电商、可再生能源等服务领域的战略伙伴关系。

在农业领域,双方已互相交换技术转让的最好实践,对种植业、农业经营、食品加工、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通过利用彼此的优势,双方可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做好粮食安全保障,满足国内外优质食品产品日益增加的需求。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通过技术转让,知识和各联合研发共享,印度可援助越南开发太阳能发电、水利发电和风力发电等的潜力。通过充分利用相应的优势来推动合作,印度与越南可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取得巨大进展。两国可为实现各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一道解决全球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求。

在旅游领域,两国拥有自己的优势,已在对方举行多项重要旅游促进活动,展现出主动对接,推动两国旅游企业和管理机关双边合作中的努力和决心。此外,双方还不断发展独特、符合游客偏好的旅游类型。

在对接领域,近年来,越南与印度航空对接强劲发展,大力推动两国旅游。目前,两国之间的直达航班数量70个,其表明两国之间往来和旅游需求不断增加。此外,简化签证手续将有助于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完)

越通社

更多

越共中央委员、政府副总理梅文政9月16日在中国南宁会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韩正。图自越通社

越中关系进入日益有效务实的新发展阶段

越通社驻华记者报道,在出席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CAEXPO)暨2025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CABIS)框架,越共中央委员、政府副总理梅文政9月16日在中国南宁会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韩正。

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思维。图自越通社

第70号决议: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思维

9月16日上午,中央政策与战略委员会主任阮青毅就政治局于2025年8月20日颁发关于《越南国家能源安全战略2030年的目标和2045年的愿景》的第70-NQ/TW号决议作了专题报告。

越南公安部长梁三光大将与俄罗斯联邦总统助理、国家海事委员会主席尼古拉·帕特鲁舍夫。图自越通社

进一步巩固越俄安全领域合作

9月16日,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公安部长梁三光大将在河内会见了俄罗斯联邦总统助理、国家海事委员会主席尼古拉·帕特鲁舍夫。

第59号决议:融入国际体系助推越南迈入新时代

第59号决议:融入国际体系助推越南迈入新时代

9月16日上午,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越南外交部代部长黎怀忠在全国贯彻落实越共中央政治局各项决议的会议上作专题报告指出,第59号决议的出台是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越南融入国际体系的历史性转折点,确立了融入国际体系是越南坚定迈入新时代的战略动力。

越南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阮辉进出席东盟检察长会议。图自保护法律报

越南积极同东盟携手打击跨境犯罪

9月15日,越南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阮辉进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与印度尼西亚、文莱、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9个东盟成员国的总检察长共同签署联合声明,推动在打击跨境犯罪方面的合作。

越马旅游推介活动在胡志明市举行。(图片来源:马来西亚旅游促进局)

培育和维护越马友谊

越南和马来西亚都是东南亚国家,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始于数个世纪前。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克服了地区风风雨雨的种种困难,成为两国共同的骄傲,为两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出席会议并发表指导性讲话。图自越通社

越共中央总书记: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决议,将为实现发展突破注入新的强劲推动力

在会议上发言时,苏林总书记明确指出,第59号决议及第70、71、72号三项决议贯穿始终的精神是:从“颁布方针”迅速转化为“执行管理”,以人民和企业为中心,以实际成效为衡量标准。各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责任将决议内容转化为日常工作、具体的行动计划,明确资源、期限、可量化指标,并进行监督与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