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内市常信县橘洞刺绣村

沿着1A号国道,往南走约25公里就看到路边玻璃柜里摆着刺绣艺术品的商店。橘洞村位于常信县橘洞乡。这是越南传统手工刺绣之乡。经历多个世纪,橘洞村依然保留着越南北部平原村庄的古老风情。
走进河内市常信县橘洞刺绣村 ảnh 1河内市常信县橘洞刺绣村艺人。(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河内——沿着1A号国道,往南走约25公里就看到路边玻璃柜里摆着刺绣艺术品的商店。橘洞村位于常信县橘洞乡。这是越南传统手工刺绣之乡。经历多个世纪,橘洞村依然保留着越南北部平原村庄的古老风情。

村头榕树下是村城隍庙,旁边是被称为越南传统刺绣业“师祖”的黎功行的祭祠。祠里的碑上写着:黎功行博士本名裴功行,橘洞村人,生于陈末黎初。他曾出外工作,学习刺绣技术并回村传授。

据《越南之声》,17世纪,刺绣业在全国广泛发展起来,因此,橘洞村刺绣业的“师祖”也是全国刺绣业的鼻祖。

橘洞村老人冯文兴表示:“我村刺绣业师祖的祠堂已有200年历史了。祠里仍保留多件珍贵实物,其中包括石碑和古香炉。每年农历6月12是黎功行的祭日,各地方和河内市刺绣村的居民都来这里上香缅怀。”

走进河内市常信县橘洞刺绣村 ảnh 2刺绣作品。(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在橘洞村老年人的记忆中,刺绣业繁荣时期,得益于艺人的创新和精湛技术,该村产品闻名全国。村刺绣业代代相传,至今依然得到继承与发展。

橘洞村刺绣老艺人裴氏幸说:“我8岁就学刺绣。村里的小孩7、8岁就开始学,就这样继承祖业。当时,手太笨,只能做金线绣或凸绣。现在的年轻人做平绣比我们好多了。”

上世纪90年代,橘洞村有许多刺绣厂。大的厂要雇佣200至500名员工。按照生活规律,市场经济兴起后,一些传统行业失传了,但橘洞村民仍坚守祖业。如今,几乎每个家庭都有2至3人做这一行。

阮氏红艺人的房间仅有约30平方米,但墙上挂满了刺绣画。坐在绣架前的她告诉记者:“以前,我专做床垫、枕头、鞋面,出口到东欧。后来出口不行了就转向刺绣画、‘奥黛’和时装。越到后来技术要求越高,如双面绣、滑缝线刺绣,每一条绣线和花纹都要光滑。现在,村里有不少绣工,但技术才最重要。有的产品并不是谁都能做的。”

橘洞村最出名的是风景画,如:榕树、水井、小船,以及独柱寺、鸿泰亭、顺化古都等。绣出这些画,绣工要花几个月的时间,选择适合的线,每针每线都要非常灵巧,以表现出画的细节,如:波浪、光线,或投在水面上的光影、屋顶等。

肖像画要用数百针,才能表现脸部表情,如:眼角、笑容、皱纹等,并且要突出表现画中人物的姿态和个性。

橘洞的一些艺人闻名全国,如:曾为保大皇帝和南芳皇后绣衣的裴黎敬艺人,以及唯一荣获人民艺人称号的蔡文盆艺人。

蔡文盆艺人以其创作的国家元首肖像而闻名国内外。他创作的泰国国王像广受国际业内专家好价。

目前,国内许多地方投资购买多种先进刺绣机,但机器做的没有手工精致细腻。因此,橘洞村的传统刺绣业正一天天发展壮大。(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第13号台风“海鸥”致逾2.6万间房屋损毁。图自越通社

第13号台风“海鸥”致逾2.6万间房屋损毁

根据农业与环境部下属堤坝管理与防灾局统计,截至11月8日8时,第13号台风及其环流已造成245间房屋倒塌、26226间房屋受损或屋顶被掀翻,房屋损毁数量较7日下午增加8664间。

从以拾荒为生的妇女,如今她们已成为运用科技的“绿色战士”。图自越通社

顺化市塑造垃圾循环经济

顺化市的“科技拾荒合作组”模式正在为城市垃圾管理带来积极变化。从以拾荒为生的妇女,如今她们已成为运用科技的“绿色战士”,通过mGreen应用与再生供应链实现连接。不仅改善了成员的生计、提升社会地位,还助力构建可持续的垃圾循环体系,彰显顺化在建设绿色、清洁、循环城市中的先锋作用。

研讨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东南亚地区网络犯罪防治对策建议

11月7日,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人文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Tech for Good Institute,简称TFGI)在河内联合举办题为“公众对话——增强东南亚防范诈骗与欺诈的韧性:以越南为重点”的国际研讨会。

国际劳工组织资助越南开展交通安全项目。图自越通社

国际劳工组织资助越南开展交通安全项目

国际劳工组织(ILO)近日宣布,越南有三家工厂在“零愿景基金交通安全挑战赛”中获得资助。该赛事旨在鼓励各工厂提出创新且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提升服装行业工人的出行安全。

越南教师的数字化转型能力成为“亮点”。图自越通社

越南教师的数字化转型能力成为“亮点”

11月6日,越南教育与培训部表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日公布了2024年国际教学与学习调查(TALIS 2024)结果,其中越南是被OECD承认为受调查的55个国家和地区中比例高、实施效果好的典型国家之一。

政府副总理陈红河在会上发表总结发言时。图自越通社

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指示紧急开展第13号台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第13号台风(国际名称为“KALMAEGI”-台风海鸥)消散后,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于11月7日在嘉莱省主持召开与顺化、岘港、广义、嘉莱、庆和等省市领导以及各有关部门和相关力量代表的线上线下融合会议,商讨台风造成的损失、救助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

给越南中部—西原地区多个地方被淹。图自越通社

越南中部-西原地区全力开展灾后重建

11与7日上午,第13号台风“海鸥”已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台风来袭时威力巨大,给越南中部—西原地区多个地方造成严重损失,尤其是嘉莱、广义、得乐等省。目前,各地正全力开展灾后恢复工作。

第13号台风造成损失严重。图自越通社

第13号台风造成11人死亡和受伤 损失严重

据农业与环境部堤坝管理和防灾局消息,截至11月7日7时,第13号台风及其环流已造成5人死亡(得乐省3人、嘉莱省2人)、6人受伤;共有52所房屋倒塌、2593所房屋受损或屋顶被掀(其中嘉莱省2412所);“Star Bueno”号船被搁浅在广义省容橘海域。

助力越南企业发展绿色、可持续农业。图自越通社

助力越南企业发展绿色、可持续农业

11月6日,越南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院(MSD)在河内举办题为“环境、社会与治理(ESG)——为越南农业企业打开绿色市场与绿色资金之门”的业务培训研讨会,旨在提升农业企业在绿色转型和可持续融资方面的能力。

解除IUU“黄牌”警告:坚决处理违规渔船。图自越通社

解除IUU“黄牌”警告:坚决处理违规渔船

在水产品开发和捕捞管理方面,杜绝疏忽懈怠,必须坚决严厉地处理违规渔船,争取解除欧盟委员会发出的黄牌警告。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裴明盛11月5日在胡志明市盛安、芹耶和安泰东三乡解除欧盟委员会发出黄牌警告工作考察活动上作出的指示。

《菲德尔·卡斯特罗——革命只能是文化与思想的产物》一书的意大利文译本推介会。图自越通社

意大利友人视角下的越古巴友谊

意大利Anteo Edizioni出版社和古巴驻意大利大使馆近日在哈瓦那举行了菲德尔·卡斯特罗主席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并推介了《菲德尔·卡斯特罗——革命只能是文化与思想的产物》一书的意大利文译本。

第13号台风导致广义省李山岛海浪高涨。图自越通社

应对第13号台风:西原地区启动最高级别防灾措施

得乐省人民委员会主席谢英俊表示,为应对第13号台风及洪涝灾害,省领导要求各厅局、行业和地方以最坚决的精神,预判最坏情景,启动最高级别防灾措施,绝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人民和国家财产损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被动应付、措手不及。

边防部队与海警加强对渔民的宣传力度。图自越通社

广宁省多措并举 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本着高度的政治决心,广宁省正在开展全面行动,坚决打击非法、不报告、不受管制(IUU)捕捞活动,以尽快解除欧委会(EC)对越南渔业发出的“黄牌”警告,并推动渔业向可持续、负责任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