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高度重视并优先巩固与发展两国间的特殊关系

越通社驻万象记者报道,越南政府常务副总理张和平在访问老挝期间于12月11日拜访了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沃拉吉(Bounnhang Vorachith)和老挝政府总理通伦·西苏里(Thongloun Sisoulith)。
 老挝高度重视并优先巩固与发展两国间的特殊关系 ảnh 1张和平会见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沃拉吉。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越通社驻万象记者报道,越南政府常务副总理张和平在访问老挝期间于12月11日拜访了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沃拉吉(BounnhangVorachith)和老挝政府总理通伦·西苏里(Thongloun Sisoulith)。

张和平在会上表示,在老挝人民革命党的英明领导下,老挝人民将成功实施经济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成功举办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面向2021年年初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等。

张和平还向本扬·沃拉吉通报了有关与老挝副总理本通•吉马尼(BounthongChithmany)的会谈成果。双方正在积极核查两国高层领导所达成的协议执行情况,积极为2020年初的重要外交活动,特别是政府间委员会第42次会议做出准备。

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沃拉吉在会上认为,张和平的此次访问将为老越双边关系的良好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同时对越南近期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越南体育代表团在第30届东南亚运动会上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本扬·沃拉吉强调,老挝人民革命党、国家、政府和人民始终重视并以最高优先与越南巩固和加强伟大、特殊团结、全面合作关系,并将其视为两个民族革命事业的无价之宝和关键因素。老挝领导人同时对越南为老挝在过去的独立斗争和当今的国家建设与发展事业所给予的宝贵支持和合作表示感谢。

本扬·沃拉吉希望,双方重视发展和平、稳定、友好合作与全面发展的边界线,着重改善两国边境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积极配合解决自由移民、非法婚姻、入籍和防止贩毒的问题,同意继续为旅居老挝的越南人社群创造便利条件等。

 老挝高度重视并优先巩固与发展两国间的特殊关系 ảnh 2张和平会见老挝总理通伦·西苏里。图自越通社

老挝总理通伦·西苏里高度评价张和平和本通•吉马尼之间的会谈成果,同时强调,将指示有关部委、行业展开落实此访所达成的共识,同意继续维持高层互访与接触机制,推动两国高层领导在2019年所达成的协议,积极为2020年年初举办的政府间委员会第42次会议做出准备,敦促按时实施、完成并确保重要项目的质量和效率等。

对于多边合作关系,老挝高层领导人强调,越南担任2020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和2020年至2021年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时老挝将继续与越方保持密切配合机制,同时加强与越南在CLV、CLMV、ACMECS等次区域机制中的合作关系等。

张和平在访问老挝期间还会见了老挝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汉法·辛达拉(KhamphaXengdala)和走访慰问了老挝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卡米·萨亚旺(Khammy Sayavong)等。(完)
越通社

更多

范明政总理与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出席越南与南非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图自越通社

越南坚定支持非洲提升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南非媒体认为,范明政总理此访以及与南非达成的协议延续了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近期对越南国事访问的结果,标志着双边关系进入新阶段,并在农业、可再生能源、数字化转型和科学技术等领域扩大合作。

河内市委常务副书记阮文锋代表首都党委、政府和人民,分别向得乐省、林同省和庆和三省各移交100亿越盾援助款项。图自laodongthudo.vn

河内市向得乐省、林同省与庆和省提供300亿越盾救灾援助

为响应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号召,践行“河内为全国、与全国同行”的精神,河内市于11月24日下午在国会大厦举行援助资金交接仪式,向近期遭受持续暴雨和洪灾严重影响的得乐省、林同省和庆和省提供总额300亿越盾的救灾资金。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主席潘英山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开幕

11月24日上午,由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在河内开幕。

弘扬多元文化 深化越美友谊

弘扬多元文化 深化越美友谊

11月23日,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美国驻越南外交使团及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在河内联合举办“越南—美国友好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是纪念两国建立外交关系30周年(1995—2025)系列重要活动之一。

得乐省公安力量为深度受淹地区群众运送食品。图自越通社

📝时评:越南两级地方政府抗灾实践 有力回击不实言论

2025年10月和11月,越南南部与中部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和洪灾,这对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但通过这次灾害,许多省、市和基层都证明了“四个就地”方针在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