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和循环经济:中小型企业参与程度较低

目前,越南中小型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6%。该经济部门正在使用47%的劳动力,对国家经济增加值的贡献率达36%。
绿色转型和循环经济:中小型企业参与程度较低 ảnh 1附图 。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目前,越南中小型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6%。该经济部门正在使用47%的劳动力,对国家经济增加值的贡献率达36%。因此,推动中小型企业界的循环经济转型是很重要的事项,并在今后应得到更强有力的推动。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越南首席代表拉姆拉·阿勒哈利迪(Ramla Al Khalidi)女士表示,循环经济是越南企业的经济机会。因此,越南企业界,特别是中小型企业部门需要改变看法,以积极参与这一进程。然而,自实施多年以来,循环经济未能得到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重视。

循环经济发展研究院(ICED)院长阮红君副教授表示,越南中小企业在循环经济中的参与度仍然有限,这都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阮红君副教授分析,很多企业仍在以传统方式和短浅目光来运营经商,因此他们尚未意识到不参与循环经济的巨大挑战。此外,也未有任何压力或动力使他们转向循环经济模式。

绿色转型和循环经济:中小型企业参与程度较低 ảnh 2越南中小型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6%。图自越通社

同样的观点,越南环境总局自然资源战略和政策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经济委员会主任赖文孟表示,目前,除了政府总理于2022年6月7日发布有关越南循环经济发展提案的第687号决定(687/QĐ-TTg)外,关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多项具体的法律文件或广泛的宣传机制, 也没有动员和协助企业参与循环经济模式的机制。

为了大力推动企业的参与,特别是循环经济中的越南中小型企业,需要企业本身内外的诸多因素;从国家的机制和政策到地方的有效落实。显然,要想企业认真积极有效参与循环经济模式,并愿意把资金投入技术转型和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必须有足够强大的动力,其中包括人类正在面临环境压力的理由。

此外,与当前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同时,循环经济基础与数字经济相结合,加上改革创新因素也将是促使企业改变的一大动力。 因为,改革创新是每个人和每加企业创造的价值。不同的企业将在不同的数字技术平台上以不同的方式实施循环经济模式。 这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打造各种循环商业模式的多样性。(完)

更多

越捷航空与飞机制造商空中巴士公司公布订购100架飞机订单。(越捷供图)

越捷订购100架全新A320和A321neo飞机

越捷航空公司(越捷- Vietjet)与空中客车集团(Airbus)近日在2025年巴黎航展(Paris Airshow)上联合宣布达成一项特大订单,内容包括100架全新A321neo飞机和50项额外购买选择权。

Viettel集团旗下三家成员公司跻身东南亚500强榜单。图自越通社

Viettel集团旗下三家成员公司跻身东南亚500强榜单

与2024年相比,今年Viettel集团在《财富》榜单上新增了一家成员公司,即Viettel国际投资股份总公司(Viettel Global)。另外两家入选的成员公司分别是Viettel邮政股份总公司(Viettel Post)和Viettel工程股份总公司(Viettel Construction)。

越南驻瑞典大使陈文俊与越南驻瑞典商务参赞与H&M集团举行工作会谈。图自越通社

越南企业迎来与北欧合作的机遇

今年北欧企业代表团继续在越南驻瑞典商务处的协助下有序组织。代表团汇聚了来自零售、消费品、物流和可持续生产等领域的多家知名企业

越捷航空公司与劳斯莱斯签署40 台 Trent 7000 发动机订单。图自互联网

越捷航空与劳斯莱斯增签40 台 Trent 7000发动机订单

越捷航空公司(Vietjet)与劳斯莱斯(Rolls-Royce)日前正式签署了40 台 Trent 7000 发动机订单,为20 架空客 A330neo 宽体飞机提供动力。此前,双方也在2024年新加坡航展期间签署Trent 7000 发动机订购合同,使越捷航空订购的Trent 7000发动机总数提升到80台。

火龙果、香蕉、芒果、柚子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应加大力度加以开发与推广。图自人民报

越南着力实现果蔬消费市场多元化

据海关总局初步统计,2025年5月,越南果蔬出口额超过4.96亿美元,同比下降33.5%。这是果蔬出口额连续第五个月下滑,导致今年前五个月累计出口额仅达约22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17.8%。

Petrovietnam跻身东南亚500强企业 名列第11位。

Petrovietnam跻身东南亚500强企业 名列第11位

《财富》东南亚500强企业榜单于6月17日上午正式公布,越南国家石油与能源集团(Petrovietnam)荣登东南亚地区第11位,同时位列该地区能源企业五强,并成为越南最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