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据《人民报》,河内市人民委员会、河内市投资、贸易和旅游促进中心6月26日晚举行2020年河内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广计划启动仪式,其包括推广文化遗产、刺激旅游需求和推介河内特产非酒精饮料等活动。

22日,国家历史博物馆在河内举行了“祖国江山归一”专题展开幕仪式。这是庆祝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的活动。
经过50年的建设与发展,胡志明市的文学艺术始终维护和弘扬优良传统,在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始终走在前列,并创造了诸多成就。
越通社岘港市——据岘港市旅游局消息,2025年4·30南方解放日和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岘港市将举行多项特色文化和艺术活动,服务市民与游客。
为庆祝越南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河内市将于4月22日和27日晚在“南北相约”时政类艺术节目和“凯旋之歌永不熄灭”电视直播节目期间举行烟花燃放活动。
21日下午,俄厄文化遗址管理委员会在安江省话山县俄厄镇举行会议,讨论该省俄厄—葩梯考古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
值此越南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1975/4/30-2025/4/30)之际,4月21日晚,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在胡志明市大剧院举行“和平交响曲”交响合唱专场音乐会。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与会。
4月21日,越南政府总理夫人黎氏碧珍在北宁省李八帝庙(又称都庙,越文名为Đền Đô)历史遗址,与河内市东盟妇女小组进行会面交流。
天金邦节是越南最大的泼水节,通常于每年农历三月初十,在莱州省风土县孔老乡—白泰族文化发源地举行。当地人认为这个时间天地和谐、气候温暖、适合农业活动,特别是泰族人非常重视的水稻种植。
越通社驻俄罗斯记者报道,4月20日,由俄罗斯越南学生会“越俄一环”志愿者俱乐部在莫斯科成功举办了以“扎根大地·沐浴阳光·奋力向上”为主题的2025年“幼芽书展”。
4月19日晚,海防市文化体育旅游厅举行“2025年海防书街”活动开幕式。据组委会介绍,2025年海防书街设有16个展位,展出、介绍和销售来自全国15家大型出版社和书店的约一万种图书,涵盖儿童读物、科学书籍、文学艺术作品等多个类别。
在越共中央军委、国防部的指导下,庆祝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的大型文艺晚会20日晚在胡志明市统一大会堂内举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出席文艺晚会。
4月19日晚,胡志明市重大节日组委会举行“以胡伯伯名字命名的城市之色彩”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开幕式。这是纪念南方解放、祖国统一50周年(1975年4月30日—2025年4月30日)的重要活动之一。
据越通社驻北京记者报道,为纪念越南与中国建交75周年暨“越中人文交流年”,4月18日至20日,越南旅华侨胞在北京举办题为“越南奥黛——魅力时尚的文化传承”时装表演活动。
通往西北地区的门户——安沛省拥有30个民族共同生活,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绘制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文旅画卷。多年来,安沛省一直重视保护和弘扬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并将其与旅游发展相结合。
在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厅的指导下,2025年“越南河粉节”于4月18日晚在升龙皇城遗产区隆重开幕。此次活动以“越南河粉精华——数字时代的文化遗产”为主题,吸引了市领导代表、各国驻越外交机构、国际组织近200位代表出席以及众多国内外游客和市民。
升龙皇城、文庙 - 国子监和火炉监狱等河内市三大著名遗迹正式加入“深爱越南”项目。
宁顺省宁福县福民镇的宝竹(Bàu Trúc)陶艺村目前是东南亚最古老的陶瓷村,至今仍保持着传统陶瓷手工技艺。这里的人们不仅关注保存传统工艺,还不断创造新的陶瓷产品,推动旅游业发展。
在越南文化中,龙是神圣而不存在的生物,位居四灵(龙、麟、龟、凤)之首。龙本身汇集了九种真实动物最美好的特征:蛇身、鲤鱼鳞、骆驼头、鹿角、虎足、鹰爪、牛耳、狮鼻鬃、公鸡尾。
4月17日晚,胡志明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在广宁省下龙市举行2025年第24届越中青年友好会见活动闭幕式。
越南导演范玉璘的电影《懒猴从不哭泣》(Cu li never cries)在于4月8日至16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的第22届亚洲电影节荣获最佳电影奖。越南驻意大利大使馆参赞阮秋霞出席颁奖典礼并代表剧组领取奖项并转交给电影制作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