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市农业新貌

在河内市的农业生产中,播种插秧素来沿用传统手工方法。
在河内市的农业生产中,播种插秧素来沿用传统手工方法。一年多来采用了盘播技术和机插育种播秧的新方法,标志着河内农业机械化迈进了一大步。

河内市种稻面积大约20万公顷。这些年来,在市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农民积极吸收新技术,稻子产量、质量不断提高。可是,播种插秧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手拉播种机播种面积仅占7% 。因此,这个环节的机械化是推动河内稻子生产同步机械化的决定性因素。

2013年冬春造,河内兴农中心在青威县新约乡和章美县红丰乡13至15公顷面积上试点应用TBR 45商品稻种盘播和机插秧技术。新约乡获得资助,购置一台机插秧和1500个秧盘。该乡农业合作社主任阮德山介绍,插秧40多天后稻株发育良好,分蘖率高,病虫害少。种子用量每分地(360平方米)大约700公斤,比手插省2/3。最近努力把机插率提高到30% 。在红丰乡,试点面积为15公顷。目前,全市盘播机插秧面积达1500公顷。

河内兴农中心主任阮文志透露:“生产实践显示,河内农业应用盘播机插秧一年多收效倍增,分蘖多,发育好,秧苗齐,行距固定在30厘米左右,田面宽畅,病虫害减少,产量增加10% ,公顷利润比手工操作高700万盾。此外,这方法还有助于改变零星分散的生产习惯,促进换田并地,建造商品稻集中生产基地。”

现在,河内有5种盘播机插秧生产组织模式,其中4种由合作社服务组担任,1种由企业承担从整地,播种,插秧到收获全套服务。为了有效开展这种模式,河内正在积极规划商品稻集中生产基地,完成换田并地。同时,升级完善渠道系统,田间交通,以便实行机械化;积极动员农民参加机械化生产服务组,加强“四家”联合以提高稻子生产能力,实现河内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来源:越南画报-VNA)

更多

众多个人、家庭、企业和机关单位主动将物资运送到救援接收点。图自越通社

首都与全国同心协力 共助中部灾民渡过难关

近日,河内市多个救援物资接收点持续收到社会各界为帮助中部地区同胞克服暴雨洪灾影响而捐赠的大量款项与物资。在首都各级政府、团体组织及民众的积极响应下,各项援助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力量。

得乐省公安力量为深度受淹地区群众运送食品。图自越通社

📝时评:越南两级地方政府抗灾实践 有力回击不实言论

2025年10月和11月,越南南部与中部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和洪灾,这对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但通过这次灾害,许多省、市和基层都证明了“四个就地”方针在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有效性。

旅法越南人代表在塞尔吉市文化节上表演节目。图自越通社

法越携手跨越边境 支援顺化古都克服灾害损失

在越南顺化市及中部多省正遭遇多年未遇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背景下,顺化市与法国塞尔吉市之间的合作关系已成为关键支柱。从地方政府到文化社会组织以及旅居法国越南人社群正一齐行动,及时支援顺化古都渡过难关。

救济大米被运往遭受洪水严重影响的地区。图自越通社

国际媒体:越南政府加大力度 全力应对洪灾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越南在此次灾害中的迅速反应、强有力的指导以及各力量之间的高效协同。诸多国际媒体机构和组织普遍认为,这充分展现了越南在气候变化日益复杂背景下应对自然灾害和保护人民安全的能力、团结精神和承诺。

附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将VNeID与渔船管理系统进行对接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近日致函社会行政管理警察局、边防部队司令部及越南军队电信集团(Viettel),内容涉及启用集成于VNeID应用程序的渔船与渔民活动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