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越南传统医学博物馆

位于胡志明市第十郡某条小街的越南传统医学博物馆收藏着数千件越南传统医学实物,成为喜欢探索越南传统医学的游客的落脚点。
探索越南传统医学博物馆 ảnh 1博物馆收藏了3000多件传统医药珍贵实物。图自《越南画报》

越通社河内 ——位于胡志明市第十郡某条小街的越南传统医学博物馆收藏着数千件越南传统医学实物,成为喜欢探索越南传统医学的游客的落脚点。

从外表看,该馆占地只约600平方米,但走进室内,映入眼帘的是历史悠久的大量珍稀藏品。单就建材就很讲究,据悉屋柱和砖石都是取自河内市被拆除的一间古屋运到到胡志明市的,其再现越南古屋的建筑模式。一砖一瓦一柱都由能工巧匠精心保护。

博物馆所收藏的从石器时代至今的3000多件传统医药珍贵实物,其中有的铡刀、研槽等药材加工器已有2500年的历史,有的铡刀来自慧静禅宗大师和海上懒翁黎有卓名医的故乡。

探索越南传统医学博物馆 ảnh 2游客对抓药治病的活动颇感兴趣。图自《越南画报》

此外还有杵、臼、杆秤、印刷药方的刻板等,尤其是从河内市河东郡、广南省会安市、平阳省莱绍等各个地方收集到的煎药壶、煎药铫子。

博物馆的大厅中央摆着奉祀两位越南医学鼻祖慧静和黎有卓(海上懒翁)的供台,两边挂着彰显名医功德的朱漆贴金横匾对联。右侧是越南名医室,陈列着13-19世纪15位越南传统医学名医的15幅朱漆贴金画。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百家医》木雕版,铭刻着12至20世纪为越南传统医学做出重大贡献的百位名医姓名。最为独特的是一幅镶贝画,描绘在河内市北药街、还剑湖古街区及胡志明市滨城市场、顺化古都等昔日经营传统医药的热闹繁华。

参观结束后,游客可以体验切药、研药、抓药等工作,也可请郎中把脉诊病抓药。 (完)

越通社

更多

附图。图自互联网

数字化转型:破解旅游数字化转型的障碍

在旅游目的地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工具的更替,更是一种运营思维的转变,旨在为游客、当地社区和企业创造新的价值。然而,当前仍存在一些“瓶颈”亟待识别与解决。

宣光省苗旺社把薇夏村赫蒙族社区文化旅游村一角。图自互联网

为高原旅游注入新活力

自2016年底动工建设以来,宣光省苗旺社把薇夏(Pả Vi Hạ)村赫蒙族社区文化旅游村已成为多个赫蒙族家庭共同生活、发展旅游、传承民族文化的聚居地。

资料图。图自《越南之声》

法式建筑在河内的积淀

100年前,欧洲式建筑,特别是法国式建筑传入河内,并通过当地工匠之手,形成了独特的越南建筑风格。陪伴河内人走过了两个世纪,法式建筑融进河内人的生活,连接着这座活力城市的过去与未来,也蕴含着深厚与古老。

“越南:往而忘返!”旅游视频创作大赛正式启动。组委会供图

“越南:往而忘返!”旅游视频创作大赛正式启动

庆祝越南旅游日65周年的题为“越南:往而忘返!”旅游视频创作大赛7月9日正式启动,意在为热爱旅游和热衷于数字内容创作的群体打造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以更加现代、富有感染力和传播力的方式,向国际友人推广越南风土人情与文化特色。

胡志明市旅游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引领新发展走廊。图自越通社

胡志明市旅游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引领新发展走廊

在胡志明市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正式运行的背景下,该市旅游业正从复苏阶段转向加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各地方和旅游企业界正主动调整产品定位,拓展地理走廊,促进区域互联互通,促进可持续发展,并以人民和游客为中心。

越捷航空开通飞往中国西安新航线。图自越通社

越捷航空开通飞往中国西安新航线

值此夏季旅游旺季来临之际,越捷航空公司7月7日正式开通河内至中国西安的直飞航线,为乘客往返两国尤其是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之间提供更多便利选择。

游客可以从船舷一眼望去,欣赏到一排排巍峨的岩山。图自越通社

探索庆和省永希湾的壮丽之美

位于庆和省南部地区的永希湾,隶属于主山国家公园(永海乡主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正逐渐成为今年夏季颇具吸引吸引力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研讨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推动越南与日本旅游合作

7月4日,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驻越南代表处在岘港市举行2025年日本旅游推介与商务对接研讨会。